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曹操和袁紹本是盟友,年少時竟一起干過這種荒唐事!

三國:曹操和袁紹本是盟友,年少時竟一起干過這種荒唐事!

曹操和袁紹本是政壇上的盟友,而早前,還是一對京都遊俠。

古時候那些輕生重義、勇於救人急難的人,稱作遊俠。名門公子袁紹是一名遊俠,隱居在京都洛陽,不隨便結交賓客,如果不是海內知名人士,他就不肯相見。他跟張邈、何顆、許攸等遊俠同聲相應,結交為"奔走之友〃,常常冒著生命危險,援救遭到當權宦官迫害的同類"黨人〃,使"黨人〃脫難,保護了一批正直的人。這時候,曹操從家鄉憔縣來到洛陽求學,當了太學生,同樣的敢做敢為。太學作為東漢的最高學府,開了議政的新風氣。曹操十五歲的年紀,就曾上書皇帝,替遭受當權宦官迫害的竇武等人說公道話。他也成了一名遊俠,成天養鷹弄狗的。這些都很合袁紹的脾胃。袁紹大曹操十幾歲,兩人結成忘年之交。

這一對遊俠政治上敢於擔當,生活上卻放蕩不羈,喜歡惡作劇。有一次,別人家舉辦婚禮,驚動了曹操和袁紹。這家的親朋故交,上司下屬,都來祝賀,吃酒席。婚禮上,有歌有舞,場面熱鬧。漢代婚禮講熱鬧,沒有平時那麼多的忌諱,袁、曹便趁機鬧一鬧。

婚禮那天,少年曹操帶把刀,約了袁紹,翻牆頭,進入主人的園子里,摸到青廬外面。青廬是用青布搭建的,是專為迎接新娘舉行婚禮的帳幕。只聽青廬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曹操猛然扯著嗓門大喊:"抓小偷呀,抓小偷呀〃嚷嚷得四下里都聽到。賓客們同新娘正在青廬里,聽到外面喊叫,賓客一齊擁出青廬,幫主人家捉拿小偷。

曹操十來歲,個頭小,乘亂閃進青廬,見青廬里只剩下新娘,回頭做了個鬼臉,招呼大塊頭袁紹進來。曹操抽刀,架住新娘,輕聲說:"不許喊叫,跟我走。〃新娘嚇得花容失色,不敢做聲,被劫持出了青廬。曹操和袁紹架著新娘,翻過牆頭,出了園子,慌不擇路,深一腳淺一腳地逃走了。那天月色無光,天已漆黑,走不遠,迷了路。袁紹掉在後邊,悶聲悶氣地叫了聲:"哇啊,我走不動了。〃曹操押著新娘回頭問:怎麼回事?"

袁紹苦著臉說:"我闖進酸棗樹林出不來了。"

原來主人園外有一大片酸棗樹林,袁紹誤打誤撞,闖了進去。那酸棗樹渾身是刺,棗林裡面雜生著枳,枳葉子上也長滿了刺。袁紹三十來歲了,一副公子做派,吃不得苦,怕刺疼,在樹叢里動彈不得。

曹操知道這裡不能多待,眼珠一轉,扯著嗓門又大喊:"小偷在這裡!喊得遠近都聽見了。

袁紹嚇出一腦門汗,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噌〃地躥出了酸棗樹林,臉上和胳膊上被刺劃破,沁出血來也不覺得痛,跟著曹操一陣猛跑,才脫了險。

上面這一幕,是曹操和袁紹早年友誼的寫照。他們借著劫持新娘鬧婚這個插曲,向世人顯示,身為遊俠,能幹普通人幹不了的事情。

後來他們先後步入政壇和軍界,政治目標一度相同,成了盟友,三次合作,三次成功。

第一次,共同反宦官。東漢末年時利用政治體制的弊端,宦官竊取了朝政大權,政治腐敗黑暗到極點,傷害了袁紹這些世家大族和士人的利益,也引起社會公憤。從出身看,袁紹天然地反宦官;曹操則出身宦官後代,照例應該支持宦官才是。可是他不,他痛恨政治腐敗,先後做出幾件反宦官的驚人舉動,蠃得袁紹等人的信任。在老皇帝死後的非常時期內,袁、曹都暗中參與了乘機剷除宦官的驚心動魄的謀劃。那時,袁紹掌握要害部門,在一次政變中,率部沖入皇宮,殺了宦官二千多人,取得鬥爭的最後勝利。

第二次,共同反董卓。袁紹出力剿滅宦官,政權卻落到帶兵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的手裡。董卓憑著手中的精兵專權,廢少帝,另立獻帝,引起幾乎全部朝官的強烈不滿。但是只有袁紹敢於站出來,責問董卓說:"天下勇健的人,難道只有你董公嗎?〃說完,橫刀作揖,離開大殿。隨後溜出洛陽,到渤海郡避難去了。董卓提拔曹操做驍騎校尉,要曹操幫他的忙。曹操暗地裡改名換姓逃出洛陽,潛回家鄉。袁、曹怎麼肯同董卓合作呢?他們各自招兵買馬,準備武力反抗。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等十家州刺史、郡太守同時起兵討伐董卓,軍隊各有幾萬人,公推袁紹當聯軍盟主,曹操為代奮武將軍。

在反董卓的鬥爭中,曹操和袁紹又站到了一起,袁紹是帶頭的,曹操充當骨幹。他們最先勇敢地站出來反對、壓制董卓。董卓處境狼狽,在內部政變中被殺。袁紹和曹操第二次合作,再次取得成功。

第三次,共同反袁術。群雄討伐董卓過後,開始割據。袁紹和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袁術,風雲際會,成了兩家勢力最強的割據者。各自糾集同夥,彼此兼并。當時曹操割據兗州,自任州牧,因為同袁紹聯合,遭到袁術方面的攻擊。袁術帶著朝廷任命的兗州長官金尚,親自率兵前來,要接管兗州。袁術方面另兩股割據勢力公孫瓚、陶謙,對兗州也蠢蠢欲動。曹操聯合袁紹,合力反擊,袁術戰敗逃走。曹操窮追不捨,袁術節節敗退,狼狽地遠遁淮南,不久也就衰落了。指向兗州的公孫瓚、陶謙兩支部隊,也退了兵。袁、曹聯合保衛了曹操的割據地,迫使共同的敵人袁術慘敗。

袁、曹共同反宦官、反董卓、反袁術,經歷了三次大的風浪,始終站到一起,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

不過,袁、曹的密友形象,只是外界的印象,在知情者那裡,卻分明感受到兩人的外密內疏。

那還是很早以前,因為母親去世,袁紹與袁術兄弟倆扶棺柩從京都出發,回外地老家安葬。曹操約了好朋友王鐫前去送行。不料來到現場,只見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攢動,送行人竟達三萬之多。曹操深知袁紹懷有野心,當下驚訝他社會影響力如此之大。曹操指著二袁,悄悄地對王鐫說:"天下眼看要大亂,作亂的魁首準是這兩人。要拯救天下,為百姓請命,不先殺這兩人,那大亂就要開始了。"

雖然在隨後的日子裡,歷史把袁、曹推進同一個戰壕,但是,袁紹傾向搞分裂,曹操傾向維護統一,兩人的政治主張出現過三大分歧。

分歧之一,是要不要另立新的天子。當時,天子是漢獻帝劉協,位於西部長安。雖說他是董卓所立,可生米煮成了熟飯,已經被海內接受。再說獻帝儘管受制於董卓,但本人幼小,並沒有失德的地方,早成了亂世中維持統一的象徵。袁紹作為討董聯軍的盟主,深惱對獻帝鞭長莫及,遂密謀推舉新的天子,以便於操控,他看中的是北方一位姓劉的宗室——幽州牧劉虞。這個陰謀如果得逞,中國將並存兩個朝廷,徹頭徹尾地分裂了。

袁紹拉曹操支持他。曹操毫不含糊地對袁紹等人說:"諸位一定要稱臣於北面,那我就獨自朝拜西方。"袁紹派出使者到北方,表示要擁戴劉虞,劉虞不敢接受擁戴,說:「別逼我,再逼我,我逃走。〃在曹操、劉虞的抵制下,袁紹導演的這出鬧劇草草收場,不了了之。

分歧之二,是要不要由袁紹做天子。袁紹在亂世中坐大,很想自己當天子,要拉曹操做左膀右臂,並多次進行試探。

袁紹得到一枚玉璽,在曹操的坐位上拿給曹操看,暗示將掌握玉璽所代表的最高權力。曹操大笑,說:"我不聽你的。"袁紹又派人勸曹操,說:"現在袁公勢盛兵強,兩個兒子也長大了,接班後繼有人,天下眾多英雄,誰能超過袁公昵?"曹操默然不語,愈加覺得袁紹不正直。

分歧之三,是要不要迎接漢獻帝。漢獻帝擺脫涼州軍閥的控制,離開長安,自西向東,返回洛陽,在地域上靠近了曹。袁、曹要不要乘機迎接獻帝到自己的割據地昵?袁紹部下建議,迎接獻帝到袁紹的鄴城,遭到袁紹否決。曹操則機智地

把獻帝迎接到自己的許縣,實際控制了朝廷,自己也一躍而成為東漢政府的首腦。曹操充分利用了獻帝這一難得的政治資源,要說什麼話,辦什麼事,都打著天子的旗號,效果果然大不一樣。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袁紹頓時陷入政治被動,後悔不迭,對曹操十分痛恨。

從此,袁、曹政治地位倒置。過去,反宦官、反董卓、反袁術,基本是袁紹定調子、唱主角,曹操是個追隨者。自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曹操在中央,袁紹在地方,曹操發號施令,袁紹接受命令,雙方地位對換。袁紹十分氣憤,逐漸產生敵意,使袁、曹矛盾一天天加劇。到袁紹堅辭太尉時,兩人的矛盾便公開化了。

大風大浪中的盟友袁紹和曹操,從此分道揚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啟明星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啟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