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傳承千年的吟唱
4月18日到5月9日,有幸參加了石油大學組織的「與《詩》為伍,經典共讀」活動,與石大師生一起共讀詩經21首。
每天,通過微信群學習一首詩經,每天寫一點小感言,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此次共讀21首篇目如下:
風
(周南) 關雎卷耳 漢廣
(召南) 小星野有死麕
(邶風) 綠衣靜女
(衛風) 碩人木瓜
(王風) 黍離
(鄭風) 大叔于田子衿 溱洧
(秦風) 蒹葭無衣
(豳風) 七月
雅
(小雅) 常棣 鶴鳴
(大雅) 綿 生民
頌
(周頌) 載芟
詩經是古老的吟唱,翻開書頁,瀏覽一篇篇古老的詩章,耳畔響起的是一聲聲古樸又遙遠的迴響。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美好純潔的情詩
詩三百篇,第一篇就是《關雎》。這是一首情詩,寫一位男子追求美麗賢淑的姑娘。詩歌以關雎的鳴聲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一主題,然後用賦的手法鋪敘,重章復沓,形象生動地描寫出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時的焦慮急迫,日思夜想難以入眠的情景。
愛情是詩歌永恆的主題,詩經里當然也不乏對愛情和婚姻的描繪,「漢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漢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秦風·蒹葭》),同是思慕心愛之人而不得的吟唱;「綠兮衣兮,綠衣黃里」(《邶風·綠衣》)「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鄭風·子衿》),一則睹物思人,一則度日如年,唱出了千百年來思念之悠長;「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召南·野有死麕》)「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邶風·靜女》),則寫出了青年男女約會,贈送禮物的美好情感。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襢裼暴虎,獻於公所」
——最標準的審美尺度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衛風·碩人》),手指如初生的幼苗,膚白如凝脂,脖頸細又長,牙齒如葫蘆籽白又齊,多麼標準的美人,更有那「巧笑倩兮」的醉人的笑,「美目盼兮」的脈脈秋波。
「叔于田,乘乘馬,執轡如組,兩驂如舞。」(《鄭風·大叔于田》),叔,是一位年青的獵人,騎馬去打獵,手執韁繩,驂馬飛奔如舞。這樣的風采吸睛無數,以致小妹們在一旁見叔赤手搏虎時,忍不住喊,「將叔無狃,戒其傷女!」(勸叔不要太大意,小心猛虎傷害你。)
女性柔美,男性陽剛,詩經里有著最標準的俊男靚女,傳達的是最正確的審美觀,這是最好的美的教育,也是最無形的思想教育。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小人物的悲哀
西周是農業社會,農民一年到頭忙碌不休,從春到冬,耕種收割,採桑摘茶,養蠶紡織,砍柴打獵,鑿冰釀酒,築場蓋屋,可是歲暮將至,卻「無衣無褐」(《豳風·七月》),難以過好一個冬天。而貴族們,可以穿著顏色鮮亮的衣服,狐狸皮做的裘衣,吃著大豬,他們享受著農人們的勞動成果,過著優裕的日子,與農民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人類走過漫長的食物採集的階段,進入了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農業社會,卻出現了階段的分化,產生的剝削和壓迫,農民的辛勞換不來豐衣足食。
「嚖彼小星,三五在樂,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召南·小星》)描繪了一位下層小吏日夜當差,疲於奔命,只有自傷勞苦,自嘆命薄,長怨一聲「寔命不同!」而已。
這些都是小人物的吟唱,正是他們撐起了西周的大廈,他們創造了社會財富,卻不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貧富的分化,社會的不公,凝聚成文字,鐫刻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上。
「詩三百篇,大抵聖人發奮之所為作也。」其實,詩經里的大多數篇章,並不知道作者是誰,但卻是最早的對生命的歌唱。「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王風·黍離》)唱出了最早的亡國之悲音;「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秦風·無衣》謳歌了慷慨激昂,英勇無畏的精神;「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小雅·鹿鳴·常棣》)則宣揚了兄弟應和睦,血濃於水的道理。
《詩經》被儒家奉為五經之首,據說孔子親自刪改《詩經》,將三千多篇古詩,刪減至三百零五篇。孔子對詩的作用評價很高,他曾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蟲魚之名」,這樣說來,《詩經》既是文學作品,又是行動綱領,還是百科全書。他還教導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學《詩》更可以美化語言。從《詩經》中留傳下來無數的成語至今仍琅琅上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投桃報李」「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兄弟鬩牆」「七月流火」等,都能從《詩經》中找到源頭。
《詩經》作為最早的詩歌集,分成「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作品大約產生於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形成了「賦、比、興」的藝術手法,而重章疊唱的迴旋,更是加強了詩的音樂感、節奏感,這些也成為了我國民歌的重要特點,至今傳唱不息。
此次有幸參加石油大學組織的《詩經》共讀活動,共同學習了21首詩歌,每天朗讀著這些古老的篇章,將一個個詰屈聱牙的詞句讀到流暢,更有老師用吟誦的方式唱出的每一個音符不斷於耳畔,眼前依稀著先民朦朧的身影,真彷彿穿越了千年的歲月。
共讀的日子就要結束了,感謝李老師和全體書友的分享!期待再見!
GIF
TAG:逸文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