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評論 | 讀史心得一周精選

讀史評論 | 讀史心得一周精選

原標題:讀史評論 | 讀史心得一周精選


讀史,我們是行家


關注


編者按


在過去的一周里,瑤湖讀史秉持讀史原則推送了幾篇精彩的學術文章,每一位讀者對於文章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期推送精選了部分讀史評論,與諸君共同回顧精彩的讀史心得。


【閱讀材料】選自顧頡剛、鍾敬文等:《孟姜女故事論文集》,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第7—24頁,原載於北京大學《歌謠》周刊69號。



點擊此處回顧原文


顧頡剛先生的《孟姜女故事的轉變》一文作為二十世紀的民俗學經典,不但研究的主題讓人耳目一新,文章所顯露出的深厚史學功底更有值得不斷學習的地方。


本文是對於廣為流傳的孟姜女故事的追溯考證,孟姜女的故事,其實中國各地區都有相關的故事,大家也大都知道故事有點誇張,但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個故事到底是怎麼傳播到現在的,是什麼原因能讓人們對於秦朝的痛恨延綿至今?尤其是於我輩而言,近來常強調「問題意識」,彷彿每天談論一些陽春白雪,便是具有了問題意識,但往往高深的史學理論問題,談起來沒有底蘊,所以迴避不談;而對於一些與我們常伴的問題,因為過於粗鄙,又不屑於談,對於學界已經研究多年又沒有最新史料的問題又抱著不放,一邊高呼「時運不濟,投錯時代」,一邊又不願去做基礎工作。所以,老師所說的「生活即學術」,不是玩笑,不是空話,還是需要我們去感受,去落實。


其次全文從《左傳》開始追溯,按照時間推進,不斷考證出《左傳》記載「杞梁之妻」卻郊吊,以讚揚其知禮。而到了戰國時期,只因為《檀弓》中多了「哭之哀」,便給後世多了不少發揮的餘地。而音樂界的托古改制更使得「杞梁之妻」的名聲傳播的更廣了。在劉向誤聽誤信之後,《烈女傳》中開始多了崩城的情節。在唐朝多戰的時代下,將士戍邊成為常態,而經過婦人們思怨、詩人們渲染之後,使得秦朝成為了替罪羊,長城崩塌也成為了可能。文章都是以確實史料進行論證,「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的態度和底蘊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編輯部李爭偉


就像文中提到的,「孟姜女」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在此之前我也默認為這是一個為愛情而悲痛的女子,和《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合稱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也著實為人感動,雖帶有神話色彩,但也不妨礙她在人們心中的形象。而本文中,作者將這一傳說的原始形態上溯到《左傳》中的一個故事——杞梁妻,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杞梁妻的形象也不斷的進行演化。系統的看完這些變化,讓人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多種看似機緣的巧合誕生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文中通過很多前後記載的對比,反應故事的變化。例如在《檀弓》中相較《左傳》中,只增加「其妻迎其樞於路而哭而哀」一語。雖然只是很短的一句話,但比起《左傳》中單為禮法,則增添了感情色彩。而後古今無數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這「哭之哀「的三個字上轉出來的。哭長城與杞梁妻兩個看似無關的兩個事物之間的聯繫,如今看去也很神奇。長城,從國家和種族來看是重鎮,但在閨中少婦心中,確實如同妖孽。自然而然的,哭倒城的杞梁妻和長城也聯繫到了一起。也許,所有人」想要哭倒長城的怨氣「借著杞梁妻的形象釋放出來了吧,成就了一個」丈夫遠征不歸的悲哀「結晶體。古代民間的故事,假如都要追根溯源,也許每一個故事都無比鮮活而有趣的。


——編輯部李旖晴

顧頡剛先生的這篇《孟姜女故事的轉變》,史料翔實,脈絡清晰,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孟姜女故事的變化歷程。史料的時間跨度大——先秦時期的《左傳》寫到五代後唐時人馬縞的《中華古今注》,共引用了約23部史籍;每個時間段之間的變化十分清晰——戰國之時「杞梁之妻」不受郊吊,到西漢以前悲歌哀哭,再到西漢以後悲歌變為崩城,最後就是五代時期明確提出所崩之城為長城;並且顧頡剛先生在大量運用史料考證孟姜女故事的轉變的同時,也對轉變的原因做出了解釋——經由那時人的感情的渲染和塗飾,故事就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了,也就是說,每個時代不同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況促使了孟姜女故事的轉變。


顧頡剛先生的文章中體現了他的疑古思想,運用了豐富的史料去考據一個歷史事件。論證一個歷史事實是需要大量的史料作支撐材料的,並且,有些史料不一定是準確的,故而還需分辨史料的準確性,本文中《中華古今注》的史料就不準確,但也可以從中看出一定的歷史變化。


——編輯部肖玉梅


【閱讀材料】汪舒明:《戰後美國猶太組織「群際關係運動」及其影響》,本文源自《史林》2017年第5期。



點擊此處回顧原文


民權運動不僅是非裔為改善自身民權在美國掀起的社會政治運動 ,也包括了不同少數族裔群體爭取民權的鬥爭,猶太人為爭取自身權益就開展了一系列名為「群際關係運動」的民權行動 。本文主要討論了探析猶太人民權運動的條件、途徑、策略,及其對戰後美國民權運動的重要影響。 對了解美國猶太族群的民權運動很有幫助。


——張欣雨


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的生存和發展與美國民權狀況息息相關。來自主流社會的歧視偏見和憎恨,表現在對少數族裔群體及其成員的人身攻擊形象詆毀,社會排斥和限制,甚至轉化為公共政策。而猶太組織則是參與並影響美國民權事業的一支關鍵力量。利用了當時時局開展一系列「群際關係運動」,致力於維護少數族裔群的民權。隨著時局的不斷變化,猶太人在推進民權的過程中不再僅僅關注於自身的安全,同時也致力於總體上的民權以及消除所有的種族偏見。猶太民權運動的發展,成功的改變了美國主流社會對少數族裔群體的歧視與偏見,提升了猶太人在美國的社會政治地位,鍛造了更加自信、成熟、強大的猶太組織網路,塑造了猶太人在美國國內社會政治生活中的自由派的形象和聲望。猶太民權運動對美國社會和美國的非裔民權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


——魚文傑

美國作為由移民及其後裔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自殖民時期至20世紀末,美國已歷經多次移民浪潮。自南北戰爭後,美國移民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於美國工業的繁榮和航運交通的發展,加之東歐反猶浪潮的興起,使得大批來自東歐和南歐的猶太人開始紛紛移民美國。相較於最初到達北美殖民地北歐與西歐的老移民來說,這些被稱之為「新來者「的新移民們在宗教信仰、文化模式及政治傾向上仍與老移民存在諸多相異之處,從而與老移民之間產生嚴重的隔閡。尤其在19世紀末,由於美國的排外主義開始趨向於組織化發展,並對少數族裔(包括猶太人)有計劃有組織性地進行排斥和打壓,這使得部分猶太人不得不聯合起來成立猶太組織來反抗美國本土主義的打壓與歧視。


而本篇文章主要聚焦於二戰後20年間美國猶太組織所推動的「群際關係運動」,並從「群際關係運動」的有利條件、途徑與策略及其對民權運動的影響三個方面來管窺美國主要猶太組織是如何積極投身於「群際關係運動」。雖然「群際關係運動」改善了美國主流社會歧視與排斥猶太人的行為與態度,重塑猶太人在美國國內中自由的形象。但如何做到融入與適應美國的本土文化,繼而形成思想上的認同與融合,猶太人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肖文翔


【閱讀材料】陸慶夫:《唐宋間敦煌粟特人之漢化》,本文源自《歷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25-34頁。



點擊此處回顧原文


西域的歷史和文化內涵異常豐富,按照張廣達先生的話說,這值得人們像法國年鑒學派費爾南·布羅代爾處理地中海世界那樣進行一番長時段架構。然而,西域作為世界三大文明的交匯之處,研究西域的困難遠在研究地中海區域之上,這也使許多中外學者望而卻步!陸慶夫老師以唐宋間敦煌粟特人漢化這一實例,得以揭示出西域史地和中西文化交流有諸多面向可供研究。也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和民族的多元,而非思想的統一,成就了唐宋間中華文明的輝煌!


——胡溫旭


唐代之後,中亞粟特人大多居住於敦煌,而敦煌被吐蕃佔領之後,有一部分粟特人遺留下來。作者把關注點集中於這些遺留下來的粟特人的漢化情況。分別從職業分布、婚姻關係、社會組織、宗教信仰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在職業分布方面,粟特人主要從事商業、手工業以及農牧業生產,甚至還有少數粟特人在吐蕃及歸義軍政權中任職。在婚姻關係方面,在從化鄉消失之後,粟特人與漢人及其他族人雜居,婚姻關係由族內婚向族際婚發展。在社會組織方面,粟特人積极參加社會組織,在當地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宗教信仰方面,許多粟特人開始皈依佛教,而且其尊奉的襖教也日趨漢化。於是得出結論,正式由於從化鄉的消失,使粟特人的漢化進程加快,同時這一漢化過程還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黃逍

敦煌作為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必然吸引了經商意識極強的粟特人來此行商,在此定居下來。本文從職業分布、婚姻關係、社會組織、宗教信仰四個方面論述了粟特人的不斷漢化的過程,而粟特人的漢化則不僅是陸上絲綢之路在不斷發展的體現,更是東西方文明不斷互相影響,並且相交融的表現。


——何明玉


【閱讀材料】陳宥成 曲彤麗:「兩面器技術」源流小考,源自《華夏考古》2015年第1期第18-25頁。



(可點擊今日推送查看)


《「兩面器技術」源流小考》一文從「兩面器技術」入手,對兩面器石器技術從「起源」到「發展」再到「消失」的源流過程進行了探究。


作者首先對「兩面器技術」進行了概念解析,概括出三層含義,並通過這三層含義將「兩面器技術」與「兩面修理」、「交互加工」等概念進行了具體區分。同時,也對「兩面器技術」進行了廣義和狹義的區分。


接著,作者通過出土兩面器的各個遺址的時代將「兩面器技術」劃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四個階段。並概括出了各個階段出土的兩面器的形態、打制技術,得出了「『兩面器技術』從早到晚歷經硬錘修理、軟錘修理和壓制修理等演變過程以及形態從早到晚表現出小型化和多樣化的趨勢」這一結論。


同時,作者在文中也反映了「兩面器技術」隨著人類遷徙、交流而傳播,「從早期在東非零星的分布到後來在非洲廣泛分布,之後『走出非洲』到達以色列」,並且「到達了東亞的百色盆地、洛南盆地」。從這可以看出作者至少認為百色盆地、洛南盆地的手斧是受到了西方影響的。


兩面器打制技術的變化也讓小編不禁產生了小小的疑惑,當打制技術傳入到這個地區時,可能由於原料、實用型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人類對最初傳入的技術進行改進,使之更加適應其所處環境的需要,那麼我們在對打制技術變化進行分析時是否也應該聯繫地區環境以及製作原料等進行說明呢?

——編輯部 黃艷敏


兩面器是考古學界尤為重要的一種手斧。本文中作者條理清晰的梳理了兩面器技術的三層含義,同時指出「兩面器技術」與「兩面修理」與「交互加工」兩個概念之間的差別,並分析其廣義與狹義之分。兩面器技術在東非的起源問題,作者更是指出阿舍利遺址的兩面器其源流情況。作者將目光投向「大石片阿舍利」的發展情況,更是指出人類石器進步的特徵。


文章目光犀利,探討兩面器技術的目光獨到,從阿舍利文化切入分析其古人類如何為生計而更新改變生產工具的路程。從雙面器的發展源流,作者也帶著我們進入了另一種深思,即應以更理性的方式探討雙面器技術在古人類手中進步的契機與發展。


——編輯部 肖麗頻


《「兩面器技術」源流小考》一文把兩面器技術的發展分為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四個階段。作者首先對「兩面器技術」這一名詞就概念進行了詳細透徹的分析。


然後,作者對兩面器技術各個時期進行了回顧與思考。如在兩面器技術早期,作者結合已有認識和新的發現,得出阿舍利傳統應該在距今170萬年左右前起源自東非,以戈納(Gona)和西圖卡那湖地區為代表的結論。而到距今100萬年左右,兩面器技術進入了兩面器技術的中期,以「大石片阿舍利」技術傳統為標誌,所以也稱作「大石片阿舍利」階段,在這個階段大石片阿舍利也成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石器工業的主要特點。同時,「大石片阿舍利」再次走出非洲,到達以色列死海北岸亞科夫女兒橋(Gesher Benot Ya』aqov)遺址,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石片阿舍利延續到很晚。


而最後,作者通過兩面器技術從早到晚歷經硬錘修理、軟錘修理和壓制修理等演變過程,其形態從早到晚表現出小型化和多樣化的趨勢,這背後則反映了石器功能和人群流動性的變化。


——編輯部 張 偉


【閱讀材料】方誌遠:明朝百年啟示錄


(可點擊今日推送查看)


方誌遠先生此文大開大合的格局,睿智深邃的洞見,行雲流暢的筆觸,為我們呈現了學術做到極致——現實的關注、人文的關懷,理應成為其靈魂。文章以明王朝自我發育過程中的社會進步與社會問題為個案,分析其從凋敝走向繁榮但最終不得不衰亡的過程,然後從中提取「明朝百年啟示」以為現實的借鑒。其問題意識是明朝社會多元化是如何產生,社會多元化又如何導致了國家主導作用的弱化、缺失,最終社會渙散和國家敗亡。為此,作者分析認為明代多元化社會的形成,不僅僅表現在仕途、財富、文化三種價值體系的並存和滲透,還表現在至嘉靖、萬曆時期,形成了三大中心的並存:政治中心——北京,經濟中心——蘇松江浙及周邊地區,文化中心——南京—蘇州。接著,作者具體闡述了明朝多元社會對政治、思想、文化、經濟諸多層面的影響,比如社會多元化推動著思潮的多元化,國家的輿論引導機制難以建立,政府的影響力日漸消退;多元化社會還決定了政策決定者的立場、觀點和對時局的認識,政策決定者的地域構成和民族構成,使得決策層難以制定出保護、發展海外貿易、邊境貿易乃至境內工商業發展的國家財政政策,也無法制定出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對非農業地區、對邊疆地區海疆地區、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保護政策等等。最後,作者再次提醒到要吸收歷史教訓和智慧,避免再次演繹「樂極生悲」的故事。拜讀此文,既可獲得對明朝百年發展脈絡的大歷史認知,又有「不為學術而學術」的深切感悟。


——瑤湖讀史指導老師溫海波


方誌遠先生站在「歷史學的基本功能——為現實提供借鑒」的角度,著重關注了漢和明兩個朝代,並主要通過明代多元化社會進程中錯綜複雜的社會進步與社會問題,為我們呈現了來自前人的歷史教訓,也展示了他們為化解矛盾、推進社會而做出的多種努力(雖然他們最終沒有能夠解決他們那個時代發生的問題)。最後方誌遠先生由歷史聯繫現實,為現代社會提出了從歷史中得到的借鑒,體現了歷史學家對現實和人文的關懷。


歷史上所發生的事件為我們今天的生活提供了當代啟示,或能讓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少走些彎路。但歷史不會再次重現,因為隨著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轉移,所處的情境將不再相同。因此,我們必須站在今時今日的語境下看待問題。正如方誌遠先生在文章的最後所言:「必須用現代的眼光來剖析當代的問題,必須吸收當代人類的全部智慧,制定出真正符合中國國情的方針和政策,不斷化解和解決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保持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編輯部 張欣怡


通過讀了方老師的這篇文章,感受到了一個王朝的興衰不單單是一個政權的決策問題,與其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息息相關;而這些因素共同促使社會結構多元化的同時也引發了社會矛盾。眾所周知,明朝的滅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官員腐敗,但官員為何而腐敗致使統治階層敗落的原因是什麼呢?從本文中來看,由於明朝經濟越來越繁榮,國家向商人伸出援助之手使得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因此財富的擁有象徵著一種權力,而官員們手中的權力如果沒有金錢的輔助就很難發揮作用。在社會結構方面,這一時期形成了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與北方的政治中心對抗,文化代表著輿論導向,經濟財富也象徵了一種權力,使得政權的統治受到了多方挑戰,統治者在解決這一系列社會問題時提出的方法並不能扭轉社會轉型。因此,明朝的社會問題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典例,明朝百年社會的發展為後世提供了借鑒和啟示的意義。


——編輯部 蔣玉琪


以上是瑤湖讀史本周讀書心得,請注意查收~


過去的一周你讀了些什麼呢,歡迎留言分享~

本期編輯:魚文傑 張欣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瑤湖讀史 的精彩文章:

特別推薦 | 方誌遠:明朝百年啟示錄

TAG:瑤湖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