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女孝心若在,每天都是母親節

兒女孝心若在,每天都是母親節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這個來源西方的節日,在我國已經有廣泛的認可度。人們通常在節日當天向自己的母親和女性長輩送上節日的祝福和一束康乃馨,表達自己的感激和祝福之情。

母親節由來已久。西方母親節的傳統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在1月8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致敬。到了古羅馬時期,慶祝活動的規模變得更大。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

母親節,是兒女表達對母親敬意、感謝母親生養之恩的節日。每一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都在大肆慶祝母親節,到了六月,又熱捧父親節。中國至今還沒有自己的母親節,每年我們慶祝的其實是舶來品。對此,很多人紛紛贊同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節日特色———既然要過母親節,就應該設立一個中華母親節。話雖如此,但也有人提出母愛無國界,無需多此一舉。

筆者認為設不設立母親節都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內心思考斟酌,不必要糾結於要不要、該不該,關鍵其實在於這個節日本身所要傳達的情感以及能否真正能帶給自己的母親溫暖、快樂。

「百善孝為先」,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孝文化傳統的國家,但這種濃厚的孝道文化缺少表達和承載的平台。母親節是以宣揚母愛、改進家庭生活為宗旨的節日,以此來表達對母親和女性長輩的敬意。美國的安娜·賈維斯當初提倡創立母親節,正是想藉此節日感念母親的養育之恩,呼籲世人孝敬自己的母親,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思想是一致的。

中國人的母親節更有中國味道。中國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濃濃的親情,在母親節這一天,人們會送給母親鮮花、蛋糕、親手烹制的飯菜等等禮物。從小就孝敬父母的中國兒童會嘗試著為母親做飯、洗臉、化妝、演奏音樂、繪製圖畫,讓母親們快樂地過節。人們在這一天除了孝敬自己的生身母親之外,還會以慈善募捐,志願服務的方式向更多的母親回報親情。

人們總是偏愛通過慶祝節日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愛更是平日生活的點點滴滴,陪媽媽說幾句家常話,不去埋怨她的嘮叨而是認真傾聽她的忠告,沒事洗洗碗掃掃地。孝心若在,每天都是母親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外視界 的精彩文章:

美女和同學在宿舍包餃子,用黃瓜當擀麵杖,別有一番滋味
流浪貓被保安大叔提著走,貓咪的造型笑壞圍觀同學

TAG:局外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