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會 我學到了什麼?

家長會 我學到了什麼?

這兩年里心情會隨著班級的狀況跌宕起伏,很容易焦灼,但好在自我調節能力尚可,友人循循善誘的力量也很偉大。想想如何避免心理問題的出現?首先,你要熱愛孤獨且主動安排安靜的時間自我思考。其次,你有一個能夠真正將你從自我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朋友。最後,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心要大一點。想想自己每次陷入自我漩渦的時候,這三點我都擁有。感激。

每次一到考試前夕,心情就會很好。最喜歡的還真是學生考試里的日子,老師除了監考,就能有大把時間停頓下來思考、做手頭上堆積著的事情。這個時候可以看看書,計劃考試後的教學進度及安排,提前備課寫教案。但是最最最討厭的是考後的一整個禮拜,特別是對於班主任而言,至今一直覺得是torture:1. 整理成績表,分析學生成績情況,從個人學科到班級整體6科。2. 根據學生的進退情況還要進行班科會,從科任老師角度進一步了解班級,年段會進行考試質量分析,討論近階段存在的問題及下一階段對策(當然平時科任老師也會反映狀況)。3. 學生無論進退都會同你約談,要麼是懺悔表示悔改,要麼是需要打壓防止孩子尾巴一下子翹高,忘乎所以。4. 更艱難的是期中考後的家長會。

有時候在想啊,得益於大學外院沒有期中考試這一教學安排,暗自慶幸順利躲過期中考四年,畢竟學生都厭倦考試。但是躲不過的是,四年之後的每一年,我都要繼續正面與之相遇,考學生何嘗不是考老師呢。躲不過的還有春夏秋冬每一天清晨六點半起床,以至於每一個必須得與被窩難捨難分的冬日清晨我都會羨慕一下別人的朝九晚五。但是要承認的是,我們的寒暑假也是別人艷羨的。但我還是熱愛著這份事業,痛並快樂著。

所以四年後的這兩年里,與期中考的交鋒最不讓人喜歡的是每次考後家長會。學生時代的自己對家長會是沒有多大感覺的,可能自己平時都循規蹈矩,並不調皮搗蛋,被投訴應該不存在,但是也不知道當時自己有沒有被表揚。工作兩年,到目前為止總共經歷了5場。以主講人的身份,真真切切感受著家長會。

第一次齊刷刷面對家長是高一新生入學的第一天,講台上的我強裝鎮定,至今還能想起當時微微顫抖的聲音。還記得當時坐在講台下第一桌的是浩景媽媽,她問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還要在教室集合?」也記得當時廖文宇一臉乖萌,他的父母最早到教室,且非常認真地同我交流孩子的情況。接下來的家長會主題大多是考試的反饋,高一下學期那時候的重點是文理分科的事宜。

每次家長會模式大抵相同,但也深知如果一直炒冷飯,家長也會厭倦,要如何做到精簡?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直佩服身邊有很多想法的班主任,會感嘆很多事情明明沒有人教,但別人就是很快就上手,輕車熟路。自知愚鈍且少根筋,雖然很多時候有心想做好,但無從下手,也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速度之慢。某次家長會之前的一天,在大課間走去看操的路上,同為班主任的昌昌跟我說,「家長也不耐煩,同樣的問題說了也沒用,因此我每次就只講一個或兩個問題。」 在後來的實踐中,我就一直遵循著這個被我視做「原則」的家長會原則。但是由於我自己置身其中,並不知道以家長的角度是否會意識到每個階段的不同問題。當然,我有時候會覺得集體的問題可能有階段性差異,但是學生個人的問題好像每個階段都相似。集體的風貌又是以每一個成員為基礎,與個人問題的抗爭引導場場是持久戰。每每這個時候就會想到當時自己的班主任好像也沒有這種困擾,真是時代不同,學生特點不同呢。

上周五轟轟烈烈於手忙腳亂中迎來了又一家長會。

這次期中家長會主要採取的方式:首先班主任反映兩個明顯階段性問題,自己為自己的學科明確提出需要家長就這兩個問題進行的配合工作。緊接著科任老師陸續講清楚各自學科的一些情況。更多的時間讓家長與科任老師直接交流,了解孩子在特定科目的具體表現與提升措施。

講真,就現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我還是有點懷疑家長的監督作用。每次家長會散會後會湧上一大批家長,無論成績好壞,基本上一直都是那麼幾位。但是難道沒有湧上來的家長就不關心自己孩子在校情況嗎?我想也不是。一個接一個的回應中,太多家長的反饋是「我家孩子都說不聽,我一啰嗦吧,孩子脾氣就上來了,我也不敢多激他/她」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她,只能報補習班讓孩子去上課」。究其原因,任何說不聽的孩子大多是從小就被寵大的。關於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那麼究竟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到底要如何以不做虎爸虎媽為前提地將孩子引上自主自立自強的正軌呢?當了老師之後至今與幾個百個孩子相處,在他們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與家庭關係。這點對於自己而言,可能也是非常寶貴的反思與經驗積累。

這次我點名了幾位家長會後留下交流,其中與一個家長的交流讓我印象深刻。

A家長反映的孩子的情況:

周五晚上一整晚都是非常放鬆的狀態,手機不離身,又玩到十一二點才睡。周六上午睡到九點,十點到十二點新東方某校區一節課,下午兩點到四點另一校區另一節課。周六一天就過去了。

適應性較差,對於新老師、新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自己跟上了,找到節奏了,成績才能逐步提升。這次某學科特別差,就是因為不會的太多,滾雪球似的不會的越積累越多,陷入惡性循環。

因為父母自己創辦工廠,暑假的時候會把孩子帶去工廠里,以10元/小時感受工作不易。所以孩能意識到認真學習是正道。

孩子與父母經常交流,特別是媽媽和女兒的相處關係很融洽,孩子有什麼想法都會與媽媽交流,因而對父母說的話後能夠聽進去。

家長會前與孩子一起吃晚飯,飯後在操場走,孩子主動表態,孩子為了抓住周六的碎片化時間,將時間整合,把上的補習班都調整到上午的時間,以至於能夠多出周六下午自我安排消化課內知識。

A家長的自我反思與教育方式:

覺得現在孩子學習很辛苦,以至於有些時候不忍心逼孩子,因此從小到大對孩子的管束是比較松的,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劃。

一直都跟孩子強調,未來的路都是靠自己,父母目前能做好的後勤保障一方面從學習上就是只要孩子自己有需要補習,能支持孩子,但是孩子一定要努力。未來父母不會幫助孩子,要通過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

A家長講了很多,現在回想起來我也記不全。但讓我有所感觸的總結起來就是三點:

家長也應是孩子的朋友,從小就養成與孩子平等交流的習慣,從生活細節等入手。

引導後需要適當施加壓力,帶著孩子前進,由此在成長道路上漸漸養成自我約束的習慣與目標意識。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定力與自立。

零零散散記下一點東西,過後回看估計會推翻我現在的想法也不一定。把不喜歡的東西化為所愛很難,那就堅信每一次都能有所收穫,接受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reetalkC 的精彩文章:

TAG:freetalk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