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社團活動:尋找致美中國風——別緻的油傘
小油傘的溫度
四(2)班 陳日麗
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在東漢蔡倫發明紙以後,出現了在傘紙上刷桐油用來防水的油紙傘,文人雅士亦會在上桐油前在傘面上題詩作畫,以遣情懷。
我家也有一把小油傘,這把小油傘是媽媽16歲生日那時,外婆送給她的。
小油傘的傘面是幅《初荷鴛鴦圖》(是我自己起的),碧綠的荷葉滾動著晶瑩的露珠,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站在荷葉身邊,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清純可愛,嫵媚動人。清澈碧藍的水裡有兩隻鴛鴦,它們應該是對夫妻,正在水裡捕魚吃呢!傘面上面寫著:荷花有情,水中開。鴛鴦有意,成雙對。
小時候我常問媽媽,為什麼這傘這麼舊還不扔掉?媽媽總是這麼回答我:「這傘有你外婆的溫度」。媽媽的話我似懂非懂,不過看到小油傘我確實就會想念外婆,想起外婆那慈愛的笑容,想念外婆那可口的花生糯米糍粑。
直到有一天,小油傘還真把奶奶的溫暖傳遞給我了。
那天,天剛蒙蒙亮,一束陽光透過窗戶射進我的房間。媽媽為我準備了香噴噴的早飯,吃過早飯,我便到了學校。
中午放學了,這天空不作美,本來還是晴空萬里,此時卻下起了大雨。這雨是越下越大,我沒帶傘,要讓同學遮我回家嗎?我家那麼遠,讓同學遮回去,那真不好意思啊!正當我不知所措之時,媽媽撐著那把小油傘來了,說:「對不起啊,沒帶雨具。媽媽正在修這傘,來的時候急,只好讓這把小油傘頂一頂,沒事,走吧!快點回家。」
那天正好是媽媽的生日,也許她也想念外婆了,本來想修好小油傘珍藏,卻臨時把它派上用場了,我看見小油傘破了個小洞,剛剛好就爛在了那朵粉嫩的荷花上,可惋惜了。傘太小,媽媽的衣服濕了一大半,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被外婆呵護的嗎?
傘面那荷花上凝著小水珠,分不清是畫還是雨滴,那荷花依然是那麼鮮亮動人。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為什麼要修理收藏它,小油傘見證了兩輩人之間的愛。
雅緻的油紙傘
春城一小四(1)班劉語晴
隨著現在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傘應有盡有。有抗紫外線的,有全自動的,有專為老人設計的......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可是,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傘,它們都是油紙傘的子孫們,都能隱約看到油紙傘的影子。
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傘是魯班的妻子云氏心痛丈夫在鄉間勞作多遇雨淋而發明的。「劈竹為條,蒙以獸皮,收攏如棍,張開如蓋。」但初期的傘多以羽毛、獸皮等物料製作。油紙傘的使用要到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古人嘗試將桐油塗在傘面上,以達到更好的防水和耐熱的效果,油紙傘正是因此得名。
油紙傘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日用雨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了。油紙傘,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辭彙,似乎早已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卻又好像在生活中常在。油紙傘並不像現在的傘那樣顏色亮麗,款式多樣,卻比現在的傘來得更加精緻唯美。一般的油紙傘,都是油紙與竹子製作而成,圖案一般以花鳥蟲魚、山水風景為主;有時也會配上一些文字;有的甚至什麼也不畫,只有純凈的顏色。但是,油紙傘的圖案卻是栩栩如生,讓人彷彿身臨其境,陶醉在畫中,久久不能忘懷。
一把油紙傘承載著中國的千年文化傳統,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可以說「傘」是中國象形文字的傑出代表,字形像一把撐開的油紙傘,簡潔而美觀。「油紙」諧音「有子」,寄託著中國人傳統的多子多福的理念。圓形的傘面象徵著團圓平安,竹做的傘柄象徵著節節高升。油紙傘因其歷史悠久,古典懷舊,內涵豐富,寓意吉祥,因此,深受各類人們的熱愛。
油紙傘已經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把油紙傘集合了瀕臨失傳的工藝,文人墨客之書畫和富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古樸懷舊,精緻唯美,是一件高雅的藝術品,更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油紙傘的歷史意義值得我們去回憶,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