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漢第一迷案——竇嬰偽造先帝遺詔,看完令人不寒而慄
竇嬰,絕對是一個耿直boy,坦率直接,就事論事,有時候還有點死心眼。或許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儘管他對於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卻沒有落得好下場。
竇嬰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便是矯詔事件,而這也正是他被殺的原因。
竇嬰,(?-公元前131年),西漢大臣,字王孫,清河觀津(今河北衡水東)人,是漢文帝皇后竇氏侄,也就是景帝時期竇太后的侄子。由於外戚關係,他先是被漢景帝任命為大臣。
竇嬰是諸多外戚中有才幹的一個,在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任命為將軍,因為守護滎陽,監齊、趙兵,在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所以戰爭結束後便被封為魏其(jī)侯。
在景帝朝,竇嬰可以說權勢熏天,因為他有著兩個強大的靠山景帝和竇太后。但是,遺憾的是,由於景帝和竇太后的紛紛去世,導致竇嬰原來的權勢地位也迅速下降。
於是,歷史進入了武帝朝。這個時候,朝廷權勢的天平便傾向了田蚡,竇嬰的門庭從此就冷落了起來。
不過,一向謹小慎微的竇嬰,(除了耿直以外,真的是這樣了)卻偏偏遇見了一個楞頭青的好友灌夫,以及權勢熏天的田蚡。這才導致了後來的矯詔事件。
一次,灌夫去拜訪田蚡,田蚡對灌夫說:「什麼時候我跟你一起去拜訪竇嬰。」或許這只是田蚡的一句客套話,可是同樣耿直的灌夫卻當真了。
所以,灌夫回去之後,便告訴竇嬰,竇嬰就受寵若驚,各種準備。很顯然,作為權勢熏天的田蚡根本沒有當回事,所以他們純粹瞎忙活。於是,被耍了的灌夫感覺到十分不爽。後來在一次宴會上,灌夫請田蚡一起跳舞(這就像西方交際舞一樣,是一種節慶儀式),田蚡又不給面子,灌夫便在宴席上諷刺田蚡。
當然,作為本朝大佬,田蚡肯定是不會輕易原諒他的,還好竇嬰從中勸解,才避免了一場衝突。但是,田蚡和竇嬰、灌夫肯定就結下了冤讎。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的夏天,田蚡因為迎娶了燕王的女兒做夫人,所以奉其姐王太后命令,讓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賀。當然,其中就包含了竇嬰和灌夫。
在宴席上,田蚡敬酒的時候,所有人都畢恭畢敬,伏在地上。可是等到竇嬰向大家敬酒的時候,有很多人卻不太恭敬。其實,這對於竇嬰來說也沒有什麼,可是作為好友的灌夫卻不能忍。
於是,他索性就朝田蚡發難,直接舉著酒杯走向田蚡,田蚡就說:「不能喝滿杯。」隨後,灌夫就大鬧宴會,估計這口氣他憋了很久了,可偏偏在這個不合適的時候爆發了。
當然,田蚡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幾次三番刁難自己的人,這次又正好是奉太后懿旨舉辦的宴會,可以說有一個很好的理由。於是,他將灌夫交給廷尉處理。
作為灌夫的好友竇嬰自然不會見死不救,在田蚡緊鑼密鼓地搜集灌夫的劣跡的時候,竇嬰決定使用景帝生前給他的詔書來救灌夫。(詔書寫的是「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意思就是要是遇見什麼事情,直接跟皇帝說就行,其實就相當於免死金牌。
可是,不拿這個免死金牌還好,拿了便招來連殺身之禍。因為在漢朝,詔書都是要登記在冊的,而且在尚書處還有一份,就相當於合同一樣。後來一查,竟然在檔案保管處沒有找到竇嬰所持有的詔書的副本。所以,竇嬰就成了矯詔的罪人了,這個罪名當然是很重的。
就這樣,竇嬰被處斬了,還有另一說是被夷滅三族。這便是西漢第一大迷案「竇嬰偽造遺詔案」!
那麼,竇嬰是否真的有偽造遺詔呢?
首先,竇嬰向來是一個謹小慎微的和事佬,他絕對不可能會去矯詔。其次,儘管灌夫是他的好友,但是也絕對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去欺騙當今聖上。
那麼,是否是漢武帝、太后、田蚡一起合謀的呢?
第一,竇嬰之所以拿先帝詔書出來,是為了救灌夫,只要並沒有對田蚡構成威脅,所以田蚡沒有除掉竇嬰的必要。
第二,即使是他們想要趁此除掉竇嬰,毀滅詔書,那麼也不太可能實現。因為,當時除了存檔以外,還要登記在冊,可以說,一份詔書,在皇家保管的就有兩份證據。
毀滅遺詔可能比較容易,但是要毀滅專門登記的冊子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這種登記需要好幾個人在場,即使是皇帝也沒有私自篡改的可能。
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排除了以上兩種情況之後,那麼就只有一種情況了,那就是景帝給竇嬰遺詔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的能夠得到竇嬰的忠心耿耿的輔佐。但是,又害怕竇嬰會憑藉此詔書來要挾自己的子孫,所以沒有給詔書存檔,這不過給竇嬰吃了顆定心丸而已。
這便是帝王心術啊!然而竇嬰就這樣被無辜地害死了!因為他的要求就是救回灌夫的命。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伴君如伴虎,君王在重用大臣的時候,又不放心,所以常常會用一些權謀來控制住大臣。歷史上這樣的帝王實在是太多了!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為什麼會無動於衷?
※他被稱為達芬奇式全才,晚年卻過得如此凄涼
TAG:史中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