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評」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別把學校當企業管
曾有人把學校比作企業,培養學生就像來料加工。這個比喻很形象,卻是錯誤的,它會誤導我們對學校的認識。學校不是也不應該是企業,如果我們把學校辦成了企業,也許會取得經濟效益上的成功,卻可能意味著教育的失敗。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學校看上去卻越來越像一個企業,而且是一個缺乏遠大理想的企業。
為什麼我們不能按照企業的模式去辦學校?如果社會根據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質量進而衡量學校質量,如果學校根據這個標準去努力提高學生質量進而提升學校質量,那麼,學校的產品其實不是學生,而是考試分數。學生變成了生產分數的工人,而且是童工。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非但不是在辦教育,反而是在毀滅教育,所有動聽的教育理念都會變成空話。
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第一步是嚴格挑選原材料,學校也是這樣做的。那些精明的校長早就意識到,生源是決定學校辦學質量的第一步。所以,他們千方百計地去各地尋找成績優異的學生,甚至為此不惜一切代價。
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第二步是優化技術和工藝,以儘可能達到顧客需求的標準。學校也是這樣。既然社會通過考試成績衡量學生質量,學校就會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提高學生考試成績。
為了讓更多的人購買產品,企業還要進行市場營銷,最主要的方式是廣告。學校也會這樣做,他們會在媒體、校園圍牆和電子顯示屏上,大張旗鼓地宣傳有多少學生考進了北大清華,升學率上升了多少個百分點。這和企業進行市場營銷的方法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家來說,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解決兩個問題:激勵與監督。前者關心的是怎樣讓人儘可能地多幹活,後者關心的是怎樣讓人儘可能地少偷懶。在一定意義上說,後者比前者更重要。因為據說偷懶是人的天性。
如果把學校辦成企業,教師就變成了工廠的工人。問題是,教師是一類非常特殊的職業,對教師的監督極為困難。困難之處在於你無法觀測教師的真實投入,從而無法判定教師是否偷懶。
作為管理者,既無法根據教師的工作表象來判斷——因為他(她)在同樣的行為中是否投入精力或者投入了多少精力你根本看不出來;也無法根據教師的工作結果來判斷——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而學生受教育的效果往往要等很多年後才能逐步顯現。
因此,企業里的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對於教師都是失效的。如果採取計時工資制,比如,按照上課時間給教師發放工資,那麼,教師完全可以通過消耗課堂時間來偷懶,況且,上課只是學校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實際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些時間又該如何計算呢?
教師是無法被監督的,至少無法被有效監督。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只能採取激勵的方式,喚起教師心中對孩子的愛,對教育的情懷,以及自身的職業榮譽感。只有真正調動起教師對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他(她)們才會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之中。
古往今來,凡是好學校在教師管理上大體採取了相同的辦法:
一是在招聘之前極其嚴格,反覆考察之後才會決定聘用;
二是一旦聘用,就會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和自由,一定時間之後還會給予終身教職,以解除教師的後顧之憂;
三是在學校事務中,給予教師充分的參與權、自主權和決策權。
我們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教師是不能被「管」的,只能被尊重和信任——尊重他們的勞動,尊重他們的專業,尊重他們的價值,喚起他們內心的良知和對教育的激情,相信他們能真心對待學生,教好學生,這樣的效果要比所謂嚴格科學規範的管理強得多。
對教師採取的管理措施越複雜、越嚴格、越瑣碎,其效果就越差,越會引起教師的反感。在走訪學校的過程中,我經常聽到教師們的抱怨:別沒事找事整天煩我們,讓我們安心教書就行。其實,教師都是些很簡單很感性的人,他們的所求並不多,教育管理者需要聽這些聲音,不能裝作聽不見。
(作者:秦春華,系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原載《現代教育報》,有刪改)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14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