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再也不怕在車庫裡繞暈:機器人十分鐘幫你停車取車

再也不怕在車庫裡繞暈:機器人十分鐘幫你停車取車

愛車裝上這個機頂盒一樣的東西,就能自動幫你停車取車了。

你在地下車庫迷過路嗎?尤其當Shopping Mall越建越大,在地下車庫被繞暈是常有的事兒。急得滿頭汗卻找不到愛車時候,肯定很想它能乖乖地自己駛出來,找到主人吧?

想像一下:在停車場門口,刷一下二維碼,「叮「的一聲,一個橙紅色機器人緩緩走出,你的車就自動駛入停車場。不一會兒,機器人會在APP上提示,「您的車已停放完成」。當你逛完商場,出來時再重複一遍操作,便可像提貨一樣,悠閑地在出口等待愛車自動駛出,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

這段幻想,如今已變成現實。

杭州南山路上,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一台橙紅色AGV自動泊車系統就靜靜停在二樓展廳中,它和「新一代動力集中型動車組」在5月8日舉行的2018年中國設計智造大獎(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簡稱「DIA」)頒獎典禮上,摘得了最高獎「金智獎」,分別獲得100萬元獎金。

DIA已經是第三年舉辦,在近8000件作品中,最終僅有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42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總決賽參賽資格。

與此同時,「價值鏈接——2018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展」也在中國美院美術館開幕,像「泊車AGV」這樣的「好設計」,在佳作展上都能看到、摸到、體驗到。

百萬大獎贏家都來自中國

今年,兩件最高獎作品都來自中國。

開頭提到的「泊車AGV」,依託海康威視多年來的視音頻、成像採集與核心演算法等領域技術,並將其置入泊車機器人系統。

看似最日常的難題,化解的恰恰是最需要的社會痛點。在相同條件下,採用「泊車AGV」的智能車庫,車位數量將比傳統車位增加30%-50%,能耗節省60%-80%。

而另一件「新一代動力集中型動車組」,在佳作展上也吸引了眾多觀眾。

二樓展廳里,這件巨大模型很是顯眼,背後一張巨幅地圖,標記著從非洲到歐洲的若干地名——那都是它將來會「涉足「的區域。

和普通動車組相比,它有什麼特別?

「新一代動力集中型動車組」在整體上做了輕量化改造,它集成多項智能技術,在不需要重新建造新的鐵路系統的前提下,成本卻能下降30%,並填補了動車在250-300公里時速之間的市場空白,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性價比更高的解決方案。

設計師、高級工程師高楠說,作為本次大賽「重量級選手」,參與設計這件作品的團隊,平均年齡僅為31歲,且以女性設計師為主。年輕化和獨特的設計專業性,讓這個團隊在設計中有更為細膩的考慮。

「很多細節都經過了反覆推敲,比如說內室裡面窗沿到底是拐角還是斜面;車內部顯示座位號的車牌都會用液晶屏;全部車頂用的都是無縫拼接的照明燈,不會使人有密閉空間的壓抑感。」

據了解,目前樣車已經試製完畢,未來將廣泛應用於國內鐵路網。下一步,還準備向東南亞市場及歐洲市場推廣。

好設計能安頓未來人心

除了這些厲害的展品,此次DIA大獎佳作展本身,也是一次卓越的設計。

從美院美術館一樓到二樓,六個展廳分別以「細胞群組」、「圖靈眼睛」、「手與義肢」、「身體形態」、「血脈網路」、「FACE與八門」作為展演主題。漫遊各個區域,就像是走在人體系統之中,各個區域被天然連接起來,又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特徵。

展廳各處可見寬屏投影、地面投影等交互方式,當然,你也可以親自動手體驗這些前衛的設計。

比如,看似簡單的36個一模一樣的積木方塊,可以巧妙地拼出幾乎所有簡體漢字、英文字母及各種創意圖形——這是巧而美的「中國積木」,用最少的積木數可以實現無窮的可能性。

還有可降解的跑鞋、為老年人如廁專門設計的馬桶、為殘疾人設計的助力裝置等等……在展廳二樓的產業對接會,所有獲獎的參賽作品還可以直接與投資方對接。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DIA競爭格外激烈,最終入圍率僅0.5%。「進入前十的作品都是較好實現了對未來的貢獻、民生貢獻和產業貢獻,關注的是社會影響力和行業示範力,這兩點是專業評委判斷的目標。」組委會主席宋建明教授這樣解釋大賽的評審標準。

而在昨天《2018全國工業設計教育研討會暨設計中國產業論壇》上,中國美院院長許江在發言中也特別提到:「我總認為設計不僅指向人的生活,更是用這種不斷更新的生活倡導更加合理的生命方式,開啟善美之志,安頓未來人心。」他說,前兩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標舉以東方智性為本,現在已經改為人文自信,具有更加樸實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庫 的精彩文章:

沃爾瑪啟用貨架機器人,工作效率高出人類50%

TAG:機器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