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殊途亦同歸——《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讀書心得

殊途亦同歸——《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讀書心得

2018年5月5日,一年一度的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照例在美國奧馬哈舉行,88歲的沃倫·巴菲特和94歲的查理·芒格現場回答來自股東、記者和分析師的提問,吸引了來自全球的五萬名參會者見證這一盛況。

美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大會盛況(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為股神沃倫·巴菲特的摯友、搭檔和智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查理·芒格到底具備怎樣的投資智慧和人格魅力呢?我們從《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這本書中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圖書信息:[美]羅伯特·哈格斯特朗著,鄭磊、袁婷婷、賈宏傑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版。

查理·芒格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智慧是在投資中熟練運用各種學科,對待同一個投資問題,他習慣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因為他相信當不同的路徑指向相同的目的地時,投資的決策將更加正確。他自己將這種技巧總結為格柵思維模型(latticework)。這是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像籬笆那樣把不同的學科知識和思維方式交織在一起,相互支撐,把前人的間接經驗和自己的直接經驗穿插其中,加深和鞏固理解,形成深刻的投資哲學。

這本書的有趣之處是其跨越了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數學等多個學科,生動地詮釋了查理·芒格的格柵思維模型。能縱橫馳騁於這麼多學科,作者功力非凡、旁徵博引、滿腹經綸。作者在書後羅列了超過百篇的文獻,包括以原始著作閱讀為教學特色的聖約翰學院的推薦書目,極具參考價值。書中有很多相似概念在不同領域之間應用並彼此強化的例子。比如,物理學中兩個相等的作用力能產生均衡,像是天平;生物學中遺傳存在均值回歸,即高個子父母和矮個子父母的子女都更趨向於中等身高;經濟學中價格與供需之間有均衡,投資回報和風險之間也有均衡,而股市泡沫就出現在基本面交易者和趨勢交易者之間的均衡被打破之時與均衡相對的概念是進化,標普500指數就是以進化方式適者生存的生動例子。50年前,標普500指數主要由製造業、能源和公共事業的公司組成,而現如今很多已被技術、保健和金融類公司取而代之。生物進化與投資策略進化也是相輔相成的,其概念對比舉例如下表所示。心理學上的短視性損失趨避也是投資領域的大敵。這些概念衝破了學科的界限,在投資中的運用出神入化。

由於本書建立在如此浩瀚的人類知識庫上,所傳遞的不僅僅是投資的理念,亦是集大成的普世智慧。細細想來,查理·芒格不是唯一成功運用格柵思維模型的人,前有發明了避雷針的科學家、領導美國獨立運動的政治家、創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教育家本傑明·富蘭克林,中有同時獲得圖靈獎的計算機科學家和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赫伯特·西蒙,後有創辦了支付工具PayPal、電動汽車特斯拉、回收火箭的SpaceX的「鋼鐵俠」埃隆·馬斯克。雖然他們的任何一項成就都足以名垂青史,但是他們的才華卻又都突破了單一領域的局限。他們成功的共同秘訣不正是格柵思維模型嗎?

通過對這本書的探索,我想掌握格柵思維模型有兩把鑰匙,一是廣泛的閱讀,二是嚴謹的思考。當閱讀突破了專業的藩籬,知識的雪球就會越滾越大。但是如果只讀不想,就僅僅是個信息的接受者,不會成為價值的締造者。閱讀的積累使思考更有力量,深刻的思考使閱讀更有營養,兩者相得益彰。傳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靈感來源是一顆掉落的蘋果,但用牛頓自己的話說,「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彼時開普勒已經證明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伽利略也已經發現自由落體的固定加速度,牛頓在深刻地理解這兩位前輩觀點的基礎上,創新地將兩個理論相結合,並通過20年的努力用數學精準地證明了萬有引力,為經典物理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人類認知邊界的擴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如火如荼的人工智慧也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上的交叉學科,遺傳演算法和神經網路涉及到生物學,語音識別又涉及到了語言學。正是這種對真理前赴後繼的追求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紮實的積累和嚴密的分析對格柵思維模型的建立缺一不可。這讓我不禁聯想到現實的教育體系使得專業不斷細分,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維度也過於單一,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眾接受寬泛的文理教育。學生在學業上投入的大量精力,家長在教育上投入的大量金錢,以及企業用人的及時化要求,使得人們對知識的追求變得功利。在互聯網時代,雖然知識的獲取更加便捷、廉價,但信息的洪流卻也提升了辨別真偽的難度。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然而對時尚和潮流的追逐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被洗腦」呢?如果在浩瀚的信息碎片中迷失自我,獲得的也許僅僅是「噪音垃圾」而已。懷疑精神是進步的動力,對權威的依賴迷信和盲目的自以為是都是對創新的桎梏和枷鎖,都會導致固步自封。

查理·芒格常引用一句格言「對於一個手裡只有鎚頭的人來說,他看到的每個問題都像是一枚釘子」只有通過不斷學習,盡量擴展自己知識的寬度、深度、廣度,鍛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才能克服固化的思維、刻板的印象,保持思維的活躍。我們作為普通讀者,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格柵思維模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那麼即使不能像偉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里留下璀璨的明珠,至少也能激起一朵朵浪花,更有益於社會、事業和家庭。

作者簡介:

蔡然: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現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清華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後,從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郵銀研究 的精彩文章: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模式——《重新定義公司》讀書筆記

TAG:郵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