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卻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卻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

◆◆◆◆◆

一位寶媽跟我講了這麼一件事。

1

她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小學三年級。

平時學習和生活都很散漫,上課不能老實坐著,要麼就文具盒當玩具,要麼抖腿。

學習不集中,身邊男孩朋友居多,也很愛踢足球。

一次,她帶著兩個孩子去看電影,女兒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停地問媽媽這個那個問題。

坐在旁邊的人多次警告不要說話,女孩兒還不小心打翻了旁邊人的爆米花,無奈之下她只好帶著女兒匆忙從電影院出來。

她希望自己的女兒文靜而且懂事。

也給女兒報過舞蹈班、鋼琴班,可是還是沒有多大效果。

女兒還是那樣散漫、學習不集中。

有一次媽媽實在忍不住,責備了女兒「你看弟弟這麼乖,你怎麼都不如你弟弟?」

媽媽在教育子女這方面也學過一些育兒方面的理論知識、也參加過各種親子教育培訓、也諮詢過相關專業的專家,可是為什麼孩子越長大越難管?

2

做父母的,固然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可是,養育子女感覺力不從心,不知如何著手。

孩子小時候父母的說教也許管用,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說教。

父母就開始命令式的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很多父母都犯一個錯誤,就是自己的心情不好時,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也不好。

孩子也有人格,也有感情。

父母說話的方式,如果傷了孩子的感情,那麼父母說的再正確、再有道理,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所以,比起父母說教的內容,表達方式更為重要。

往往父母先傷了孩子感情之後,再用命令的語氣說孩子。

結果可想而知,父母的話不僅沒有說到孩子的心裡去,反而遭到孩子的嫌棄。

好好說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可為什麼在生活中卻很難做到?

想要孩子改變,首先從改變父母的意識開始。

因為父母的意識一旦改變,言語表達就會改變,那麼孩子的情感就會受到影響,最終孩子的行為也會改變。

3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意識變化的新理論 - X、Y理論:

X理論是,基於未成熟和不足點,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弱點上。

Y理論是,把焦點放在孩子的潛在力和未來可能性上。

X類型的家長不斷努力想改掉孩子的缺點。

在人際關係上誰贏誰輸很重要、重視上下級關係,在這種關係中,解決方法一般在領導手裡,所以通常是單方命令式的做事。

如果你是X類型的父母,那麼你就像領導一樣,由你來決定孩子的未來和行為,子女服從你的命令。

一般家庭的父母與子女關係通常是X類型。

子女年齡小的時候這種關係是可行的,但孩子長大了,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這種理論就行不通了。

Y理論關注的是孩子的潛在能力和可能性。

Y類型是相互尊重、相互依賴和雙贏的關係。所以雙方手裡都有解決方法,不是以父母為主來解決問題,而是父母幫助孩子,以孩子為主導解決問題。

所以Y類型的關係不是單方面的命令,而是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維持良好的關係,加強孩子的強項盡情發揮其能力,不斷肯定、讚美孩子,讓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

我問過很多家長,你屬於哪種類型?

有的家長說,根據情況有時是X類型的,有時是Y類型的。

比如孩子讓我生氣了,我就變成X類型的,實在不行,想跟孩子好好溝通,就變成了Y類型的,來回變換。

孩子年齡較小的家長,更偏向X類型。

舉一個生活中的案例,就說說我的父母吧。

媽媽是X類型的,爸爸是Y類型的,媽媽比較嚴格,經常指點我的不足之處,總想讓我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當然媽媽這樣是因為愛我。

相反,爸爸從來不命令我,或者說你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

遇到問題,爸爸總會問我的意見,讓我自己去尋找解決方法並等待。

如果你也是家長,或者回顧一下自己的父母,就能理解這兩種類型的父母。

4

那麼怎樣才能改變父母的意識呢?

在這裡告訴大家一個,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比如你的孩子很怕羞,不要說「你怎麼這麼怕羞」,而是要說「你是一個文靜的孩子」;

比如你的孩子總是過於憂慮、擔心太多的事情,你就說,你是一個細心、謹慎的孩子;

比如你的孩子太愛表現,就說,你是一個主導性強、積極的孩子;

比如你的孩子死板、一根經,就說,你是一個原則性強的孩子;

比如你的孩子自私、任性,就說,你是一個集中精力自我規劃的孩子;

比如你的孩子散漫、做事不集中,就說,你是一個好奇心強、充滿活力的孩子;

不要把焦點放在孩子現在的問題上,給孩子充分的信任。

告訴孩子,你是優秀的!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未來會更美好,也要讓孩子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更美好。

因為心境一旦改變,行動也會改變;行動一旦改變,命運即將改變。

日本精神科醫生、作家岡田尊司在『改變型對話(Change Talk)』中說到:

為了能夠讓某個人的行為發生變化,需要先改變他的語言

5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通過實驗告訴我們,好好說話有多麼重要。

當研究員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

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美麗工整,而聽了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

聽了江本勝博士不喜歡的搖滾樂時,結晶就顯得醜陋。

研究員進而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

結果不管是哪種語言;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或者「煩死了」的水結晶破碎而零散。

簡而言之,研究者認為只要水感受到了美好與善良的感情時,水結晶就顯得十分美麗;當感受到醜惡與負面的情感時,水結晶就顯得不規則且醜陋。

連水都是需要聽到好的聲音、文字,才會結出美麗的結晶,那麼更何況是孩子呢?

一個時常被讚美的人都是美麗的。

6

神經生物學家瑪麗安.戴蒙德研究出,一個人如果經常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就會導致一系列的負面行為:

認識上的偏差、學習能力下降、舉止輕浮、工作能力下降、經常失誤、決策能力降低、不明原因的無力感…

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長不大的,總有那麼多不足。

與其說擔心的話,不如說正能量的一句話。

1997年,神經外科醫生本·卡森成功分離了連體男嬰。

兩個嬰兒頭部連在一起,手術非常困難,卡森和他的團隊用了28個小時,讓兩個男孩成功分離活了下來,並且沒有任何腦損傷。

本·卡森是從貧民區走出的傳奇人物。

因為黑人的身份常會受到歧視與挫折。

兒時的他,成績很差,他一直以為自己就是一個愚鈍笨拙的小孩。

他的母親每天像念咒語一樣,跟兒子說:「本,你能做到,只要你有心凡事都能做」

我們不能小看我們每天說的每一句話,因為話是有力量的!

本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學會了想像,學會了用看電視的時間去閱讀書籍。

在知識的海洋里,他進入到一個未知的精彩世界。

他考上了世界著名的耶魯大學,後憑藉優異的成績,進入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用智慧與醫德,接受種種挑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他的媽媽目不識丁,與丈夫離婚後,獨自帶著孩子來到了底特律,給別人當清潔工,靠著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的孩子。

但就是這樣一位在普通人看來不成功的母親,卻默默地給孩子滿滿的愛與支持,並鼓勵他,可以做的比別人更好。

7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把焦點放在你希望看到的結果上。

而不是過分在意孩子的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弱點。

同樣的一句話聽了21遍,大腦就會產生意識。

問題不容易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語言。

讓我們多說一點,有你真幸福、今天也辛苦你了、謝謝你…

因為,當語言改變的時候,心靈也會隨之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靈Sketch 的精彩文章:

真正會溝通的人,從來不用嘴

TAG:心靈Ske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