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親教給我的美學

母親教給我的美學

1

母親是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卻以言行教給我什麼是簡單的美。

記憶中,母親幾乎沒穿過什麼顏色鮮亮的衣服,幾乎一年四季都是藍白黑。這是因為,其一那時生活貧困,物質匱乏,衣服的色彩普遍單調;其二,她在40多歲才生我,我記事起就覺得她已經是老年人了——老年人自然穿得都比較暗淡。

雖然母親終年穿的都是色彩單調甚至是打著補丁的衣服,但都是乾淨合體的。自己縫製的藍士林帶大襟的布衫,配上一條黑色的棉布褲子,腳上是自己做的白底黑面圓口布鞋,配在一起清清爽爽。當時不懂,現在竟覺得有點兒民國女子的韻味(她確實是從民國走來的)。

2

母親自己的衣服很單調,可她總想方設法讓我穿得鮮亮美麗。

小時候,村子裡的孩子幾乎穿的都是自己媽媽做的衣服鞋子,我也不例外。和別的孩子稍有不同的是,小學3年級之前,我穿的幾乎都是繡花鞋。普通的斜紋藍布或黑布面的帶襻鞋,正前方的鞋面上要麼是一兩朵鮮艷的桃花,要麼是一兩隻展翅欲飛的蝴蝶,這讓我感到自己一直在花叢中穿行。

小女孩幾乎天生都愛粉紅色,做父親的不一定了解,但母親一定明白。

記得有一次父親給我扯了塊做上衣的布料,是果綠色的底兒,印有白色小菱形方格的圖案。母親認為圖案和顏色都不太好看,下次趕集時她親自出馬,不過到了百貨商店實在看不到很漂亮的花布,就扯了塊同樣花型但顏色是粉色的。一下子擁有兩件新衣裳,我可是美死了。至今,那一粉一綠兩塊布料的樣子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3

母親有一雙巧手,種田織布,洗衣做飯,裁剪縫紉,幾乎無所不能。

農閑時,挑著貨郎擔的小販會在村子裡轉悠,邊搖著撥浪鼓,邊大聲吆喝:針頭線腦花璣團(用糖水粘成的圓圓的米花團)啦!糖豆一分錢仨啦!

在給我買了幾個糖豆後,母親總要買幾根針或是買一仔洋線,然後再精挑細揀,買上一兩毛錢的花線(繡花用的真絲線),回到家小心地將它們放到自個兒用牛皮紙摺疊的大大的針線包里。

這些花線光滑柔軟,色彩靚麗,有的一根線上竟然有粉紅玫紅深紅幾種顏色(後來才知道是漸變色),我也非常喜歡,常常偷偷地拿出來賞玩,端午節做香袋時還會抽出幾根做穗子。

有空的時候,媽媽就用這些花線為我繡鞋面,順便告訴我紅花配綠葉,告誡我「黑配紫,chinai死」。「chinai」是家鄉方言,語意豐富,這裡是污濁難看的意思。所以,直到現在,我都認為黑色和深紫搭配在一起很難看。

4

村子裡有紅白喜事的時候,手巧又熱心的母親經常被請去無償地幫忙。

有白事的人家經常請母親去做壽衣。

我記得女人的壽衣大致有白色的襯衣、紅色的小襖、藍色的大襖、黃色帶折的裙子,有條件的用綢緞,沒條件的用細棉布。而且這種衣服的樣式都是民國時期的,紅黃藍白配在一起,真的很漂亮。我常常詫異:為什麼人死後穿的衣服比活著的時候還要好還要漂亮呢?

村子裡若有娶媳婦嫁閨女的喜事,也是母親施展身手的時候,她常常被邀請為新人縫製被褥或剪紙。

被挑選做喜被的,都是兒女雙全家庭圓滿心靈手巧的嬸子大娘。人們認為這樣的人會給新人帶來福氣。

通常挑選一個晴朗的雙日子,將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在地上鋪幾領高粱稈皮編成的大席,在席上鋪上雪白或豎條紋的被裡,絮上雪白蓬鬆的棉花,再蒙上或是綢緞或是斜紋細棉布的被面,嬸子大娘們邊說說笑笑,邊飛針走線地縫製起來。被面多是大紅大綠的底色,上面有著龍鳳呈祥或是牡丹花胖娃娃的圖案,特別喜慶。

調皮的小孩子愛躺在剛縫好的被子上打滾兒,大人們至多嗔怪幾句,但一點兒也不惱。晴朗的藍天,華麗的色彩,溫暖的被子,說笑的大人,嬉戲的孩童——當時只道是尋常,而今卻覺得是那麼美麗那麼和諧!

縫被子因受天氣限制,所以多是婚禮前好幾天就得準備好。而剪紙一般是前一天才進行。

我們那兒不太擅長剪紙,圖案都比較簡單。通常是要辦喜事的人家,頭天晚飯後拿著幾大張紅紙來到我家。母親將紙摺疊幾下,拿起剪子。笑談之中,就剪完了。打開,方紙已變成了圓形,上面或是大大的雙喜,或是並蒂的荷花。雖然樸拙,卻透著和美、熱烈、喜慶。

5

就是在這些日常的點滴中,我受到了美和愛的啟迪、熏陶。

母親竭盡所能,給了我很多很多。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無形的;有些是特意為之的,有些是潛移默化的。這些最初的美的啟迪和熏陶,對我感知世界影響甚大,讓我至今喜愛一切美好的東西。

2018年5月13日 母親節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在此表示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下絮語 的精彩文章:

那些暮春的花兒,你怎麼看?

TAG:月下絮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