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教會孩子「勇敢」,孩子卻回報你冷漠
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的第四期節目中,包文婧帶著女兒餃子到鄧莎家做客,餃子跟大麟子兄妹倆一起玩得很開心。
包文婧跟鄧莎張羅著給兩個孩子包餃子吃,餃子跟大麟子就忙前忙後跟著玩,一個不小心,正跑著的餃子突然在摔了個跟頭,臉差點就碰到地上。
受到驚嚇的餃子挺直身體,轉頭找媽媽,這個時候看到女兒摔倒的包文婧,已經跑到餃子身邊,沒等包文婧伸手,餃子就大聲說:「勇敢!」
包文婧伸手扶起快要站起來的餃子,給她擦擦臉上的麵粉,全程餃子的表現真的很「勇敢」,一點都不像不滿三周歲的小孩子。
後來四個人正在包著餃子,突然包文婧疼得喊了一聲,原來她手指上有一個傷口,餃子餡里的汁浸到傷口裡疼得厲害。
而餃子卻淡定地繼續玩著手中的餃子皮,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更不要談關心關心媽媽的手怎麼樣了。
當包文婧起身去給手指沖水的時候,鄧莎跟餃子說:「你的媽媽受傷了。」餃子這才楞了一下,平靜地說:「受傷了,沒事的,勇敢。」
不僅鄧莎被餃子的這句話驚得一愣,就連字幕都很配合地打上:「勇敢」解決一切。終於,等包文婧衝過水以後,餃子才想起來關心媽媽。
她說:「媽,媽,你別捏了,你手破了,你別捏了。」受寵若驚的包文婧淡定地說:「沒事沒事,這個手指頭一般也用不上它。」
餃子接著說:「你叫勇敢,你不叫勇敢,我就不跟你好了。」包文婧接連說了幾句:「勇敢,勇敢,這是媽媽教你的,媽媽怎麼會不叫呢?」
不難看出,是包文婧教會餃子要「勇敢」,而學會了「勇敢」的餃子,回報給包文婧的卻是冷漠,因為孩子覺得你也應該「勇敢」。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跟包文婧一樣,當孩子摔倒的時候,用「勇敢」來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希望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但是,當我們在教孩子「勇敢」的時候,更應該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他的愛一直在,而不是讓孩子誤以為「勇敢」就是只能自己靠自己,別人跟他沒關係。
我一個表姐的兒子楚軒上初一了,學習成績很棒,一直是親朋好友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最近表姐卻在反思,因為她覺得楚軒似乎對誰都很冷漠。
表姐是個性格要強的人,一路讀書到工作,都是她自己搞定,所以結了婚生了楚軒以後,她就覺得男孩子更應該嚴格培養,將來才能成人成才。
楚軒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一搖一晃走得很不穩,當他摔倒的時候,表姐就站在他身邊,跟他說:「你是男子漢,自己站起來,你最勇敢了!」
小小的人兒看著媽媽不幫他,委屈地大哭起來,表姐更是生氣,一個男孩子總是哭像什麼話?她嚴厲地說:「不許哭,自己站起來!」
即使孩子再小,他也明白了媽媽真的不會幫他,慢慢地擦乾眼淚,雙手撐著地,掙扎著站起來,然後轉頭走遠了,不再理睬媽媽。
而那個時候的表姐心裡卻覺得很開心,兒子終於學會摔倒了自己爬起來了,以後這孩子肯定會有出息,男子漢就要這樣硬氣。
楚軒越長大,性格越沉著冷靜,把自己的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從不要表姐操半點心,表姐更是得意,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非常正確。
直到前一段時間,表姐因為連續加班,三餐不規律,導致原本就有的胃炎加重,住在醫院裡治療。
周末楚軒放假,表姐夫說帶著楚軒去醫院看看媽媽,楚軒一邊寫作業一邊淡定地說:「我沒空,我又不是醫生,去看她也沒有什麼用!」
表姐夫當時聽了這句話很不舒服,就跟楚軒說:「生病的是你媽,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她的身體嗎?你不應該去看看她嗎?」
楚軒頭也不抬地說:「我生病的時候,媽媽都叫我要勇敢,現在她生病了,肯定比我勇敢啊!」
是的,是你教會了孩子勇敢,當你再想要孩子關心你的時候,孩子回報給你的卻是冷漠,而這卻並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表姐問我:「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我不應該教會一個男孩子學會勇敢?而是要跟那些大包大攬的媽媽一樣,給孩子遮擋一輩子的風雨?」
我只能說,父母教孩子要學會勇敢沒有錯,但是教育的方式錯了,不能教出一個「勇敢」但是卻「自私不懂得愛」的孩子。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礎,這比知識更重要。
父母可以用鼓勵孩子「勇敢」的方式教會孩子在行為上逐漸獨立,但是要注意不要切斷跟孩子在情感上的鏈接。
有一次,我帶著兒子去市裡的公園玩,看到一條鐵絲橋架在小河上,下面雖然有繩網兜著,但是想要走完大概五米遠的鐵絲橋,還真的需要一定的勇氣。
兒子跟我說他也想玩,我說可以啊, 你跟著其他小朋友後面,保持身體平衡慢慢走。兒子聽了我的話,鼓足勇氣排起了隊。
一會兒,兒子開始走鐵絲橋了,我看他臉上的表情似乎有點害怕,趕緊快步跑到對面,站在橋的另一端等著他。
我大聲跟他說:「慢慢走不著急,保持身體平衡,你是最勇敢的,加油!」兒子抬起頭看我一眼,然後專註地開始走起來。
等兒子終於走到我身邊,我一把拉住他,把他從橋上拉到站台上,兒子立馬抱著我說:「媽媽,謝謝你!」
我也順勢抱著他,跟他說:「你今天真的很勇敢,挑戰了自己,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
我用這樣的語言和行動讓他明白,學會勇敢是人生成長的必修課,但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媽媽對他的愛一直在,他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媽媽。
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儘快地學會勇敢,勇敢地面對人生的風雨,甚至有時候硬著心腸,板著臉孔,不去回應處於困境中的孩子。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在痛苦中掙扎,卻只得到父母「你要勇敢!」的口頭鼓勵的時候,孩子只會越來越冷漠,他會以為,父母不會幫他,只能自己靠自己。
這樣「勇敢」的次數多了,孩子的確是真的勇敢起來了,卻也漸漸關閉了他跟父母的情感之門,甚至是跟這個世界的鏈接之門。
而這卻不是父母希望看到的局面,因為父母雖然希望孩子勇敢,但是卻更希望孩子在學會勇敢的同時,接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是他內在的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客體關係」指我們心理中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
「我」是主體,而重要的親人是客體,這個關係就被稱為客體關係。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體就是父母,而這個客體關係,主要是指一個人內化的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在孩子摔倒的時候,父母可以蹲在孩子身邊,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同時父母伸開雙臂,迎接勇敢站起來的孩子,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懷抱。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勇敢,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當父母軟弱的時候,他才會給你溫暖和關心,這才是良性互動的親子關係。
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難,父母在鼓勵孩子要勇敢的時候,更應該給予孩子行為上的支持,而不是只希望孩子「勇敢」。
諮詢師袁榮親認為:真愛是尊重孩子獨立的愛,真愛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滿足他不同的成長需求。
父母愛孩子的心是最真實的,都希望孩子可以成長為獨立的人,但是要記住,在鼓勵孩子勇敢地獨立的過程中,愛要一直都在。
※春天常給孩子吃這幾種蔬菜,個子長得快,比鈣片還好些!
※小孩吃這個有害,誰敢給我孩子吃,當場翻臉!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