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為教育子孫,做了誰都想不到的事,只是最終子孫卻都不爭氣

忽必烈為教育子孫,做了誰都想不到的事,只是最終子孫卻都不爭氣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國,但是很不幸,沒有收尾就去見長生天了,他的孫子也就是忽必烈,繼承他老人家的遺志,幫他爺爺完成了遺願(主要是滅了南宋),建立了一個真正意義上大統一的王朝——元朝。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他的父親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兒子拖雷。成吉思汗分配家產時,遵循蒙古幼子守產的古老傳統,將大興安嶺到阿爾泰山之間的蒙古本土,以及自己的絕大部分營盤、帳幕、國庫、百姓、軍隊等都留給了拖雷。成吉思汗去世後,雖然窩闊台登上了大汗寶座,可作為「也可那顏」的拖雷卻主宰著蒙古的核心地區及部眾,這就埋下了拖雷家族日後奪取蒙古大汗寶座的伏筆。

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元朝。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使得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鄰國,但多遭失敗。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忽必烈恢復的行政機構治癒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創傷。宋朝滅亡後,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機構和全部行政官員,而且還盡一切努力得到了當時任職官員們的個人的效忠。在位期間,忽必烈注意選用人才,重用漢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稱其為董大)、劉秉忠、張弘范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馬掌管國家財政。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忽必烈發明了「鈔」即紙幣。他把鈔票引入流通領域,並使它成為財政的基礎與儒家保持良好關係。在開始建設大都的1267年,他下令建造太廟並且製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而且他選定了國家的曆法,這是農業社會統治者必不可少的工作。他的王朝名稱的選擇對於儒士將是一個最重要的信號。並且他贊同用傳統的中國方式記載元朝歷史的建議,這也使他得到儒士的稱讚。

「臨御以來,躬行儉素,思復淳風,如輕紵衣而貴繒,去金飾而朴鞍履。」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雖然,忽必烈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花天酒地」的皇帝,但他卻有個大優點——儉樸。按理來說,儉樸是一件美德,可是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元朝兵強馬壯,又有這樣英明的開國皇帝,為何忽必烈的後代子孫卻將萬里江山給弄丟了呢?俗話說的好,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離不開一個賢惠的女人。而忽必烈背後的女人就是察必氏。忽必烈特意讓察必氏親手趙璧縫製一件蒙古袍。袍子做好後,察必氏讓趙璧當面試穿,有不合身的地方,她當場修改,讓趙璧心中暖暖的,察必氏王妃如此深明大義沒有架子,可以想見,忽必烈也畢竟是一代明君。

人難免貪圖享受,更何況是一國之母呢?察必氏名身邊的宮女去國庫中取了絲帛一匹,不料事情卻傳到了忽必烈的耳朵里。忽必烈十分生氣,嚴肅地對察必氏:絲帛表裡本是國庫之物,不是你自己的私物,怎可隨意取用。從此以後,她變得更加節儉。忽必烈為了讓子子孫孫記住保持節儉,如今得來的一切不容易,他命人取來漠北草原特有的青草,並將其栽在皇宮前的石階梯下,還用欄杆將其圍起,起名為「思儉草」。可是,隨著忽必烈的去世,元朝竟在25年,換了36個皇帝,後代子孫登基後,大多數不理朝政,只知道貪圖享樂,最終,貴為一國之君的皇帝,竟成為權臣手中的「傀儡」。忽必烈則以文治著稱於天下,當真是這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第二年正月,連人帶馬掉進南宋軍隊挖的陷阱里,被亂槍活活戳死
民間故事:涮羊肉的來歷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