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英兩國合作揭露日本侵華的見證—《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中英兩國合作揭露日本侵華的見證—《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原標題:中英兩國合作揭露日本侵華的見證—《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經盛鴻教授

經盛鴻,江蘇鹽城人。現為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其教學、科研的主攻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兼任江蘇省孫中山研究會常務理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會副會長等。從1997年至今先後出版專著有《西北王胡宗南》、《民國暗殺要案》、《辛亥往事》等代表性論文有《劉師培三次思想巨變述論》、《南京的慰安所與慰安婦》等。並擔任季我努學社顧問。


哈羅德·約翰·田伯烈是英國《曼徹斯特衛報》駐華記者。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後,在上海的田伯烈多次向日軍當局提出申請,要求赴南京採訪,但都遭到日方當局的斷然拒絕。田伯烈深感自己「身為新聞記者,職責有關,曾將所見所聞的日軍暴行,擬成電稿,拍發《曼徹斯特衛報》」,但他的電訊稿多次遭到駐上海外文電報局的日本檢查員的無理扣壓。於是,田伯烈「決定搜集文件憑據,以證明我所發電稿的真實性」。結果,他在「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以及在南京的西方僑民貝德士、馬吉、費奇等人的幫助下,從他們那裡搜集了大量的關於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書信、日記、報告等第一手材料,還搜集了上海租界報刊的有關報道,決定編寫出一本有份量的較長篇的專門著作來詳實報道與充分揭露日軍的在華暴行,特別是南京大屠殺。大約從1938年1月底、2月初開始,他開始寫作;在1938年3月21日,全書脫稿,約十餘萬言。他將書名定為《戰爭意味什麼:日軍在華暴行》。他準備赴英國尋找機會出版此書。



南京下關碼頭屍體

大約在1938年3月下旬,在武漢的國際宣傳處得悉田伯烈編寫完成英文著作《戰爭意味什麼舊軍在華暴行》後,將回英國出版,即派人在田伯烈離滬之前拜訪了他,一方面表示支持田伯烈的計劃,希望他去英國、美國出版此書,爭取國際和平力量對中國抗日大業的聲援和支持;另一方面,向他商購該書的中文譯本的版權與購買該書的英文原稿。田伯烈慨然應允,並將英文原稿的副本送給國際宣傳處。國際宣傳處立即組織力量據之日夜趕譯。



田伯烈所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


1938年6月中旬,國際宣傳處的翻譯工作完成,中文譯本定名為《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國際宣傳處特地邀請擔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的著名文化人士郭沫若為中譯本作序。為了迅速出版此書,蔣介石下令軍委會軍需署專門撥付出版印刷費用。國際宣傳處委託軍委會機關報《掃蕩報》負責承印。在1938年7月「七·七」抗戰一周年前夕,在田伯烈的英文版於倫敦出版的幾乎同時,該書正式出版,趕印出第一批1萬冊。至同年9月底,該書共印6萬冊。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後,該書又有加印,最後總印數達10萬冊。


國際宣傳處還將《戰爭意味什麼:日軍在華暴行》翻譯成日文出版,書名《所謂戰爭》,書首刊有日本著名反戰作家青山和夫寫的序文,並附有日軍暴行照片多幀,在香港、上海及海外各地發行了1萬冊。總之,本書強烈地譴責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刻地剖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劣根性,在國際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編輯:季我努青年學會會員賀清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天石談史 的精彩文章:

陶成章在致函反對孫中山3天後就被刺殺,是孫中山的報復嗎?
宋慶齡書信: 這是支持中國抗戰的「工合運動」, 我絕不能放棄

TAG:楊天石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