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看到海報你就知道是部好片
本文授權轉載自 | 虹膜(ID:IrisMagazine)
沒有海報的影片會是什麼樣子?電影海報除了是營銷的一部分外,其自身也發展成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展示了世界上最棒的插畫家、設計師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他們的巧思精功,還有大膽而富有創意的想法。
從別出心裁的設計到標誌性的劇照,再到學生最愛,我們選出了有史以來最棒的15張電影海報,它們足以閃耀電影院的牆壁櫥窗——看看我們是否選到你心中所想。
《曼哈頓》
馬特·尼德爾的設計現在看來有些平淡無奇,這正體現了這張海報的普遍性和影響力。但它的設計確實精心巧妙、思慮周全,黑白的顏色表示伍迪·艾倫的影片是黑白片,實體周圍的白色空間暗示了冬季時節,文字徐徐地變成天際線,皇后區大橋下的著名的長椅照片佔據了最搶眼的位置。
《社交網路》
在人臉上印有大寫字母的海報趨勢並不是由《社交網路》開啟的,但這張海報是最有記憶點也最有效的。巨大的標語——用的是大衛·芬奇最愛的 Futura 字體——影片的標題反常地放在右手邊,大肆戲仿了 Facebook 圖標以及搜索欄。與芬奇所有電影一樣,營銷過程也處處是他的痕迹。
《蒂凡尼的早餐》
有時候,在樹立形象、打造傳奇方面,海報和電影一樣重要。《蒂凡尼的早餐》的海報讓奧黛麗·赫本從大眼的天真女孩變成了社交名流,把霍莉·戈萊特麗塑造成夜總會夢中情人,這可比忙亂的精靈女孩形象早了幾十年呢。
《月球》
鄧肯·瓊斯處女作的海報讓人想起索爾·巴斯迷幻又讓人眼花繚亂的線條,這幅引人注目的作品來自倫敦的創意公司 AllCity,他們近年來創作了一些有趣又有創意的海報(《愛樂之城》《斯大林之死》)。海報極簡但形象,山姆·洛克威爾飾演的角色需要面對月球的流亡生活,喚起孤獨與偏執感。
《現代啟示錄》
催眠、困惑、幻覺、神秘,《現代啟示錄》的海報從各方面來說都與影片完全般配。馬龍·白蘭度的大光頭像海市蜃樓一樣,逐漸消失在閃耀的陽光下,飛過的直升機有一種不真實、故障的感覺。鮑勃·匹克憑藉這幅海報還有其它作品躋身好萊塢熱門海報設計師,僅次於德魯·斯特贊吧。
《驅魔人》
多產的海報藝術家比爾·高德依靠這張隨即名聲大噪的剪影海報突然賺了個盆滿缽盈。該海報直接取材自馬克斯·馮·敘多夫飾演的莫林神父第一次準備開始驅魔工作的場景。影片展現了導演威廉·弗萊德金對德國表現主義光影、哥特式恐怖的熱愛,它很快成為了學生寢室的大熱影片。
《禁忌星球》
對特定時代的觀眾來說,機器人羅比是通往科幻中神與怪物的全新世界的入口,它極其現代的臉龐在電腦迷對天堂的幻想中佔據了核心位置。影片(包括海報)的影響力之大,連書獃子心中書店界的麥加都用了和影片一樣的名字。
《野戰排》
奧利弗·斯通的戰爭片海報因為兩點而相當經典:大寫粗體的片名,用軍人身份牌代替了兩個字母;渾身是血的威廉·達福跪倒在地,當他發現自己被拋棄,在越共的追堵下走投無路時,絕望地向天舉起雙手。海報鞏固了影片最著名場景里富有震撼力的形象,並引來諸多模仿(如《反斗神鷹 2 》)。
《好傢夥》
忽略羅伯特·德尼羅取代了影片真正主角雷·利奧塔佔據海報的領銜位置的事實吧,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德尼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但利奧塔顆粒無收。不論怎麼說,這是一幅出眾的海報,三名黑手黨成員位於受害者上方的位置,隱匿在陰影中,像是義大利裔美國人的幽靈。「我喜歡這個故事:一條狗往一個方向走,另一條狗走另一個方向,這個人就說了,你要我怎麼辦?」
《猜火車》
有史以來最佳英國電影海報?這幅海報難得的是同時概括了一種民族情緒、一種亞文化、一代人和一部影片。《猜火車》標誌性的橙色、以角色為核心的陣容姿勢、對某電影雜誌的高調引用,都確保了它在海報史上的地位。
《沉默的羔羊》
相比有著紅色的漢尼拔形象的那一版海報,發白的朱迪·福斯特的照片海報更出名,也更有力量。鬼面天蛾據了中心焦點,它背部的頭骨由赤裸的女性形體組成(從薩爾瓦多·達利的作品《 In Voluptas Mors 》中提煉出來的)。你可以從顏色、細節和飛蛾的位置中找出各種象徵意味,但除此之外,這仍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形象。
《侏羅紀公園》
這張海報沒有虛張聲勢,也沒這個必要。侏羅紀公園的標誌與簡單的黑色背景相映襯,配上一句煽動性的標語「一次 6500 萬年前的冒險經歷」。這張海報識別度極高,並以簡單優雅的方式傳達所有信息。事實證明,有時,少即是多。
《異形》
這張海報與雷德利·斯科特令人毛骨悚然的太空恐怖主義相呼應,儘管它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在最後一部電影中出現的異形蛋。一個簡單的視覺形象——裂開的蛋,可怖地發著光,表面還有外星生物的紋理——與零落加粗的突出鉛字字體相配,孕育著不祥和的美,最後還有一句讓人不寒而慄的電影標語。這對一個用石膏做成的雞蛋來說還不錯。
《 E.T.外星人》
以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的作品《創造亞當》為基礎,用 E.T.的手代替上帝,用埃利奧特(實際上是海報設計師約翰·阿爾文女兒)的手代替亞當。這是電影宗教寓意的恰當反映,對於影迷來說也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形象。在後來的海報中,它被安培林公司現在的標誌——飛天自行車所取代,但這第一次的嘗試仍然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大白鯊》
這是有史以來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海報。《大白鯊》中慢慢浮出水面的白色巨物,一口吞下毫無察覺的受害者。這個恐怖形象是一個簡單卻刺激的視覺營銷。從那隻大到離譜的野獸,到布滿參差牙齒的血盆大口,這是一幅直擊心靈的可怕畫面,它令世界各地的游泳者心中充滿恐懼,甚至讓一代人遠離了海灘。
TAG:真格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