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大幹貨,幫助我們修鍊、改善、提升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9大幹貨,幫助我們修鍊、改善、提升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人際關係是構成及維繫社會運轉的核心特徵關係之一,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體現、維繫、處理的一大學問!人際關係處理有其規律可循、有其藝術可講,有其方法可施、也有其技巧可用。

三國的故事,可以說對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從古自今一直以來,社會各界對三國演義的研究,未曾中斷,以至於中國的老百姓只要稍微有見識與知識的人都有所聞、有所了解,也能對故事中的曹操、孫權、劉備等三位關鍵主人翁評說一、二。

大家在論三國、品三國時,不管什麼人來品、怎麼品,作為先天條件最差、幾乎是一窮二白的劉備,最終能在諸雄中脫穎而出稱王稱帝,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是不爭的事實。也許劉備能成就大業的原因眾多,但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也是很多人都忽視了的就是:劉備有,而曹操、孫權都不具備的死黨(諸、關、張等三人)+死士(趙雲等)的強力支撐!劉備所打造具有牢固穩定性的死黨+死士格局,正是其人際關係應用與處理的高明、高超之處。應該說,三國里的劉備與曹操在人際關係處理上因理念、行為、結果的區別最終形成了鮮明對比與反差,這種反差恰恰說明了,好的人際關係與不好的人際關係對個人的影響。

儘管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感知、感受和體現人際關係效用、效能,可能很多人並沒有深刻領悟到人際關係對我們自己的重大影響是如此之大,因為認識不同、理解不同、效應作用的發揮不同,在現今日常中,處理人際關係上有的人就遊刃有餘,有的人卻顯得捉襟見肘。

不斷修鍊、改善、提升人際關係也是實現人生價值及目標的重要抓手與階梯!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1、懂厚德

「厚德載物」是中國哲學文化的精髓之一,厚德是什麼,就是經常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求回報地能主觀、主動地去幫助別人。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朋友,也都有自己的摯友。朋友越多,越不難發現,總會有某一兩個朋友經常來組織一下朋友間的飯局,而且總是主動搶著買單,之所以這樣,並不是這個朋友人傻錢多,也不是為了個人私利、有所企圖,而是在乎友情、在乎朋友。類似這種朋友為了朋友間的感情聯絡,不僅要花精力聯繫、安排場地,還要花金錢開銷的行為,其實就是一種不計回報的表現,也是厚德的表現之一。

厚既有多。也有大的意思,所以厚德就包含了經常幫、多幫忙,幫大忙、大幫忙等幾層含義。要達厚的程度,還要有積的過程,只有從小、從點滴開始,經過時間沉澱就會慢慢形成習慣、形成厚度,就如同我們基礎知識學習一樣,厚積薄發。至於如何厚德,具體則要根據每個人的思想、心態、條件、能力而定。為了利益幫別人那就成了交換、交易了。

現實中,儘管我們不可能人人成為聖人、也不可能去幫助所有人,但善於幫助別人無疑會贏得別人的尊重,也贏得相應的朋友數量及一定質量的朋友。要善於、主動、積極地能給別人方便。


2、有格局

格局就是你對事物和人所持的觀點、態度,繼而在此觀點及態度下所採取的行動。

一代梟雄曹操為了建立自己帝國大業,終其一生。可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後被其老部下給享用了。被不少人調侃為:曹操成了給司馬懿打工的高級打工仔。細想,如果曹操的格局能夠大,懂得識人、用人、待人的大謀略、大技巧的話,或許司馬懿也沒機會或者不會去奪取勝利的果實。曹操也用自己一生再次應證了「格局就是結局」的論調。

黃奕與前夫黃毅清因婚姻之事曾經一度成了吃瓜群眾議論、談論的熱點及焦點。儘管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說二黃關係破裂,誰對、誰錯,但事後二者尤其黃奕前夫一言不和就開撕且撕的如此激烈、如此公開就顯得過了。表面上看,是其前夫覺得自己吃了大虧、受了大累,不能便宜了對方,不能讓人好過、看不得別人過好,實際上是他自己的修鍊不夠、格局不夠。

試想,如果我們遇到了類似的事和此類朋友,你會怎麼做、作何感想?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會去重新審視一下此人或者暗地裡對此人行為打個問號。

曹操、「二黃話題」都體現了,一個人的格局對人的影響的重要性。所以一個人要經營好自己的人際關係,必須具備一定的格局,只有具備一定的格局後,你才會接納不同形態的人,也能寬容不同人的各種價值與行為,這樣你才能更具有廣納朋友的良好基礎。


3、能正道

道乃事物運行的軌跡與規律,正道即事物正確運行的軌跡與規律。一個人的正道,也就是指在個人思想執行下的行為要符合正確的規律、規則,具體到一個國家的人,你還必須符合自己國家的法律、法規甚至一些約定成俗的規矩。

這兩天網上一則關於旅客打滴滴順風車被搶的新聞引人側目,不知道網友們是否注意或關注。該事件大致就是講,一個在上海的旅客通過滴滴平台打到了一輛順風車,在路途中,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該車司機竟然搶奪了乘客大約價值近萬元的物品。事情已過多日,還沒找到司機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作為計程車司機如果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通過拉客正道賺錢,為了賺錢正道拉客,天經地義、光明正大,可偏偏事件中的司機卻偏離了「拉客換取正常、正當收入」的軌道,一下子由拉客變成了「截客、搶客」,也因邪念導致邪道,最終因為觸犯法律而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儘管此事屬於個別極端事件,但也說明邪念、貪戀的下場。

還有,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總是喜歡去占點朋友或者別人的便宜(比如一些物品等)且還習以為常。雖說此種行徑不犯法也不違規,相信大家如果遇到這樣的人,即使不說出來或者指出來,但至少在心裡為此人貼上一個「愛佔便宜」的標籤,進而影響到關係進一步的發展。因此,人際關係營造與改善,離不開正念。有了正念才會有正行。


4、保身正

古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斜」,講的就是一個人只要身子正、行為端,自然就是清白的,最終會獲得別人的理解,贏得尊重。

大家曾經熟知的錢學森、季羨林,張瑞芳等老一輩楷模,為什麼能得到國家的認同並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國學大師」、「人民藝術家」等稱號,也被老百姓普遍認可、尊重,想必是除了他們的藝術成果、成就外,更與他們厚德、正道、格局、身正的做人有關。

大家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一些人,比如一個家族裡有6個兄弟姐妹,如果其中一個兄弟身正能處處做好表率,相應就會贏得周圍包括其它兄弟與姊妹的尊敬。其實,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不管我們自己如何,對於那些行為端的人,我們還是心懷敬重的(也許我們不會直介面頭表達出來),也更願意相信此人或者更願意與此類人接觸。所以,身正其實是經營或改善人際關係的基礎支撐。


5、會言適

言即說話與表達。語言會影響甚至左右人的情緒、情感,最終因情緒和情感而影響行為。

三國里,諸葛亮就是一個話術大師,無論是為了聯吳抗曹而單身赴會,通過針對不同人的心理採用不同話術,最後取得孫權認可,實現了既定的戰略聯盟,還是北伐時罵死了魏國三朝重臣王朗等事件都在充分體現卧龍先生話術高超的同時,也告訴大家,言就是一把雙仞箭,可以是「毒箭」,也可以是「蜜箭」。

馮鞏,一個廣為人知相聲表演藝術家,作為春節聯歡晚會的「釘子戶」,他那句經典的「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話,想必大家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在一年一度的春季晚會現場的場景與背景下,他這句話不僅接地氣,一下子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調動了觀眾情緒,關鍵還符合馮鞏的身份、專業,這就言適的體現及表現之一。

在我們平時生活、工作中,同樣一句話無論是讚美還是指正或者批評,會因為諸如朋友、同事、領導、父母等人物身份、關係遠近的不同而引發的情緒不一樣,也會因為場所比如是公開場所還是私底下不同,從而導致我們的心理感受不一樣,當然還有其它比如說話者的神情、語音、語調的不同導致心裡反應不同等。

平時,在我們身邊經常出現那些一張嘴就會把天聊死,一開口就能把路堵死、一發飈就必把人定性等口無遮攔、不分輕重、不分對象、不分場合的表達方式,相信大家都認可也不喜歡,而更樂意接受與之相反的表達方式,也更願意與會表達、會說話的人接觸、交流。

總之,說話有藝術也有技巧,因而就有了話術之詞,比如讚美要大聲說、公開說,批評要當面說、私下說等。因此,一個會說話且管得住嘴的人,是一個更容易接觸、結交到新朋友的人。


6、能行妥

行妥就是行為妥當、恰到好處,也就是你的行為不會傷害別人,且讓人感覺自然、合理、合適又舒服。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因為各種原因下館子、上飯店聚餐、吃飯。

在吃飯時,會經常碰到幾個現象:現象之一,大家都知道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抵抗力力很差,對氣味、聲音比較敏感,可現場就有些人絲毫沒有覺察或考慮到小寶寶的就在自己旁邊,在一個封閉又不怎麼通風的環境里吞雲吐霧開始抽起了煙來,對此行為,如果你是寶媽、寶爸會怎麼想?現象之二,你和朋友正邊吃,邊聊正事,可突然周圍的人開始喧嘩起來,嚴重地影響到了你們的談話,他們的行為,你會怎麼看?現象之三,你去結賬準備埋單,結賬的服務員主動提示說「先生,我看你們桌上有人喝了酒,您看需不需要我幫你們叫代駕」時,你又會是怎樣的感受?現象之四,你和朋友們邁出飯店大門時,才發現外面已經下起了雨,此時門童或者服務員快步走來並遞上雨傘,你又會作何感觸?一場飯局,四種現象,不妥與貼心的兩組行為對比,我們會喜歡誰,不喜歡誰,是不是就小蔥拌豆腐--一清二楚了!

在人際交往中,一個懂得場合、懂得分寸能讓人省心、放心、舒心的行為的人,是不是更容易俘獲人心、贏得人心。行為妥當、恰到好處的行為是不是營造與改善人際關係的支撐之一?!


7、敢吃虧

吃得起虧、享得起福,是中國一貫倡導的修身養性的理念之一。吃虧,就是就是受到了身體上、精神上、金錢上、關係上等方面的一些損失、損耗甚至損傷等。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禮尚往來是我們禮儀文化的體現之一,也是我們維繫及處理人際關係的禮貌、禮節之一。

在禮尚往來中,請客送禮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什麼結婚、生小孩,親朋好友一起熱鬧熱烈的同時,禮金是必不可少的。上多少禮,每個人都盤算著,有的人是看上次自己收禮時對方送了多少,本著不虧不賺的原則同等金額奉上;有的人會考慮到對方正需要用錢之時或者目前物價已經上漲,另外自己條件還過的去,應該多送點;有的人則會想,自能少送就盡量不多送。可見送禮這事雖小,可送禮的背後反映出的各式心態卻大。說是大,因為最終體現的是人性。

比如在職場上,同事一起干一項工作,有的人就怕多干、就怕身累了,有的人見利就上,見累就躲等種種表現,也都是不願吃虧,吃不起虧的細節表現。

古人云:吃虧是福,也正是說,一個人只要、只能吃的起虧,才能最終獲得福分、享得起福。不管你是很有權,還是你是很有錢,倘若你不能吃虧,也吃不起虧,你會因為不能心安、安心而得到平靜容和的幸福感。

要敢吃虧,但記住,吃虧並不是無底線、無原則、無標準的(必須在符合法律、法規,相對公平的、對自己不構成太傷筋動骨的情況和框架下的虧),而是對一些小虧比如付出點體力、腦力、甚至蠅頭小利等虧則要淡然、坦然。改善和提升人際關係其實是從小利開始的,所以敢吃小虧就有助擴大朋友圈,也是改善、提升人際關係的武器之一。


8、勇利他

利他,就是給予他人方便和利用時不求回報,也指使別人獲得方便與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為,出於自覺自愿的一種利他精神的有益於社會的行為。

坐計程車出行,絕大多數人尤其城市裡的人都體驗過。人們經常會或抱著孩子或拖著大行李箱或扶著老人去坐車時,就會發現,有的司機就會主動幫你開車門或者幫你抬行李,有的司機則目視無睹、無動於衷。儘管開車門、抬東西等不是法律法規或者約定成俗的義務之舉,兩個司機,一個喜歡利他而主動動手幫忙,一個習慣利己而坐視不管,你會更喜歡、樂意坐那個人的車?相信,不用考慮,大家一定會選擇前者!

再比如職場上,我們在工作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有經驗的人來點撥,儘管你身邊的某個同事有這個能力,可他就是不出手,如果另外一個同事該出手時就出手,你又會怎麼想?

我們身邊應該都不缺做生意的朋友,你不僅自己會照顧朋友的生意還會介紹自己其它朋友來消費,這就是捧場抬庄之舉,更是利他的具體行為表現

司機如此、職場如此,生意如此,世界上人及事務大都如此。在能為他人解困、解圍時盡量提供方便與幫助,尤其是以利他的心態去幫人時,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緣會越來越好,朋友會越來越多。


9、知分享

分享,即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諸如快樂、喜悅、知識、經驗、物品、人脈、項目、金錢等說出來、拿出來或者掏出來與他人共同使用。

分享有什麼意思及價值,聽聽古書及名人們怎麼看?《詩經·衛風·木瓜》里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培根也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雷切爾·卡森曾說;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嘗,好機會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我們必須與其它生命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

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的朋友,在帶寶寶的過程中應該感受禾體會過,小寶寶在某一個時段或者時期特別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包括玩具和食品拿去與同齡小朋友共享(當然到了另一個時段又開始變得獨享了),這其實就是一個分享,小寶寶覺得把他的東西給了同齡小朋友,同齡小朋友就會很他一起玩,一起玩就變的開心,這也是小寶寶們分享東西的邏輯思維及行為價值。小寶寶都知道分享的價值,何況我們大人呢?

所以能將知識、閱歷、歡樂、成果、成就、物品甚至金錢等凡是有價值的東西能與朋友分享,將有助於你擴大人脈圈、提高人脈的粘性,也更是改善、提升人際關係的利器之一。

總之,儘管人際關係是一門大學問,但簡而言之,要改善人際關係就是從言行舉止、接人待物上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大家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棧 的精彩文章:

TAG:知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