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

聯拍在線鑒定專家

鑒定範圍:高古瓷

人物名片

葉英挺,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人,1963年7月生,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館長,資深古陶瓷收藏家。 1981年8月畢業於麗水師範學校龍泉分校,從事教師,並於1983年-1986在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進修深造。1994年任校辦廠廠長。1996年開始到麗水發展,2004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以龍泉窯青瓷為專題的民間私立青瓷博物館——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

他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走上收藏之路,三十餘載里遍探龍泉窯窯址,收藏龍泉窯青瓷1000多件,從教師、實業家轉身成為一名龍泉窯青瓷鑒藏家和研究者,迄今已出版個人專著四部,在知名收藏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尤其2005年《發現:大明處州龍泉官窯》問世,將其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龍泉存在明代官窯」這一顛覆性的重大發現公諸於世,轟動一時,被有關陶瓷界考古專家譽為「改寫陶瓷史」。引發中央台等各大媒體的競相報道。

近幾年來,他還身體力行傳播與光大龍泉窯青瓷文化,受邀在多所高等院校及各地藝術鑒藏沙龍做龍泉窯青瓷專題講座。此外,他還熱心文物保護事業,致力于海外文物迴流,並和港台以及日本、美國等海外藏家、業內人士多有交流。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此講要說的「官窯」直頸瓶是英國 V&A(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一件珍藏。

該瓶原為艾倫 · 巴羅夫婦(Sir Alan Barlow and Lady Barlow)收藏,1967年捐贈給V&A。艾倫·巴羅是20世紀英國,在中國和東方陶瓷收藏領域比較著名的一個藏家。尤其在1943年至1961年,他擔任了「東方陶瓷協會」的主席。我們從瓶底貼的標籤可以看到,這件瓶子還曾參展過數次,時間上即在艾倫 · 巴羅任職陶瓷協會主席期間。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關於這件直頸瓶,相關著錄及V&A官網的說明均標位「官窯」,年代則為「南宋晚期至元代」。雖然實物未曾上手,但從造型、胎釉上判斷,筆者認為該瓶系龍泉所燒,且年代為南宋早期。

不妨細作端詳:瓶呈小盤口,束頸,膽形腹,圈足較高微外侈,鐵足,足端修胎規整。黑胎,胎骨細薄,質堅,釉色粉青泛黑,質溫潤,開片疏朗。

與南宋官窯器相比,無論胎質、釉質均存在一定區別。具體來說,胎骨質地上南官較疏鬆,而此器較堅硬;釉質上南官質感偏乳濁,而此器偏玻璃質感。另,遍查杭州老虎洞、郊壇下兩處南宋官窯遺址出土器物,均找不到相同或類似造型標本,而龍泉窯中已發現同類造型及殘片標本,更有大量類似胎釉特徵的瓷片出土。

與普通龍泉窯直頸瓶相比,式樣區別明顯。具體來說,普品器式比例較中庸,高度以15公分左右最為常見,筒形直頸稍長而細,多作球形腹,圈足較低且直。而此器瓶式偏寬矮,高僅13.4公分,直徑卻達8.6公分,頸部與膽形腹自然過渡,頸腹飽滿豐碩,圈足則高挑顯眼。龍泉窯直頸瓶燒制數量較多,但這類寬矮型直頸瓶非常罕見。從多例窖藏及墓葬等可靠器例分析,此類寬矮型膽式腹直頸瓶在燒制時間上應早於中庸型球式腹直頸瓶。前者在式樣上更接近銅器,其燒制時間在南宋早中期,後者更似變體,以南宋晚期至元初產品為主。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南宋龍泉窯黑胎直頸瓶及底圖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珍藏

此器造型與上述V&A直頸瓶非常接近,從比例看,頸部似更見豐碩。足端囤釉較厚,修足風格亦與V&A直頸瓶一致。類似圈足風格還見於以下這件黑胎盤子: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南宋黑胎青釉盤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藏

比較兩者底部可見出,黑胎盤與黑胎直頸瓶圈足風格如出一轍。類似還有以下殘底標本,均是細薄且規整的大圈足: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南宋早期類官殘底標本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藏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直頸瓶瓷片標本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藏

此標本非正品,釉色還原不佳,偏黃,但釉面仍帶玻璃質感。胎色稍淡,呈香灰色。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白胎粉青釉直頸瓶標本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藏

此標本因兩器粘結而見棄,呈色粉青,釉質純正,玉質感強。器式較前述黑胎直頸瓶已有一些變化,但仍保留了膽式腹。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南宋龍泉窯直頸瓶

麗水市處州青瓷博物館藏

此瓶造型為龍泉窯直頸瓶最常見之式樣。窖藏、墓葬出土及傳世藏品大多為此式直頸瓶。

是龍泉還是官窯之惑,不僅有海外博物館的藏品例子,近年來於國際大拍上更是屢見不鮮,比如香港蘇富比2008年春拍玉津園款「官窯粉青釉紙槌瓶(LOT 2601)」、中國嘉德2013年秋拍「13世紀官窯鬲式爐(LOT 5190)」、倫敦蘇富比2015年春拍「南宋官窯米黃釉直頸瓶(LOT 0032)」等都是爭議不斷。尤其後者米黃釉直頸瓶,筆者曾為之寫過《南宋「官窯」米黃釉直頸瓶辨正》一文並發表於《東方收藏》2016年第3期。值得指出的是,米黃釉直頸瓶在造型上明顯為龍泉式樣而非南宋官窯,相同式樣的器例在龍泉窯中較為多見,且為釉色非正燒產品。而本文所述寬矮式直頸瓶雖為龍泉所產,但其式樣有別於龍泉窯普通直頸瓶,且數量十分稀少。此兩例同將龍泉誤作官窯的器物,在性質上並不一樣。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13世紀官窯鬲式爐

明人早就說過「古宋龍泉窯器,妙者與官窯爭艷」。言下之意,存在質量非常高,可媲美官窯器的龍泉青瓷,且這類製品與官窯風格類似。以往我們將這類現象稱之為「仿官」,但隨著考古發掘的推進,新標本的不斷發現,「仿官」說已很難解釋所有問題。

葉英挺:從一件「官窯」直頸瓶說起

南宋官窯米黃釉直頸瓶

另,龍泉核心產區大窯的豐富性尤值得我們去探索。據朱伯謙先生所說,大窯僅宋代窯址就有260多處。當年他在大窯區片調查龍泉窯,只是一個點一個點探方,挖一個小坑,了解一下這個地方有什麼窯而已,並未進行全面發掘。即使近年來楓洞岩、小梅窯等處的發掘也只是局部區域。而目前我們了解到的宋龍泉高質量類官標本,包括本文所述黑胎直頸瓶均出自大窯一帶,可想而知,大窯還埋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耐人尋味的是,這件V&A直頸瓶,雖標為官窯,但並未註明產地,或許在外國人的眼裡,以純鑒賞的角度而言,這樣的瓶子,擁有如此精湛做工,如此非凡氣質,無論何處所產,其本身就可判定為「官窯」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近3000件好貨!這裡有場來自東瀛的超級大拍@你!
盧瑞勇:我的收藏故事,從撿漏開始!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