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濃墨載筆寫春秋——訪書法家祝寶龍

濃墨載筆寫春秋——訪書法家祝寶龍

點擊「神州雜誌」關注我們

濃墨載筆寫春秋

——訪書法家祝寶龍

本刊記者 韓艷

書法是瞬間表現的藝術,是書法家追求內心世界和筆墨形式的統一,背後卻是書寫者一生功夫的沉澱,喜悅、沉思、感懷都可在素紙上涓涓流淌。這些瞬間定格的一招一式,無不是其「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積澱的結果,思想和意境的呈現。

作為地道的山東人,祝寶龍自幼就浸潤在文化底蘊豐厚、鍾靈毓秀的齊魯大地,對於書法這種不可以「重複」的藝術而言,他的字儒雅大氣、蒼勁雄健,韻味神采兼具。簡單地說,祝寶龍用濃墨傳達著他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獨到見解。

自作詩《鳶都行》(1994年書,時年53歲)

三尺講台獻青春 一支柔毫寫春秋

祝寶龍,筆名鄉農,山東曹縣人。五歲起,因受一鄉村郎中的影響,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母親早起紡棉花,他則早起寫字。他常常以樹枝當筆,大地當紙,忘我地寫字。到七歲入學,教室牆上貼的都是他寫的大仿。土地改革時,本村各家土地牌子都由他書寫,「聰明孩子」的名聲不脛而走。讀中學時,由於各科成績特別優秀,加之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常被老師同學稱為「才子」!

大學期間,祝寶龍的書法在校內已小有名氣,老師、同學,甚至還有領導向其索字留念。記者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山東師範大學60年校慶時,校報上刊登有一幅書法作品,那是祝寶龍50年前為學校展覽會題寫的詞:「教育事業是幸福歡樂的海洋」。

祝寶龍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濟南任教。他在三尺講台上耕耘37年,捧丹心,播撒智與愛;育良才,散發光和熱。他講課,生動幽默,常常讓學生百聽不厭,他的板書,更讓學生驚艷。

授課之餘,他埋頭寫字,與毛筆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省、市書法展,祝寶龍的作品都應邀參展。祝寶龍夫妻兩地生活二十多年,每當他寂寞或肚飢時,他便開始寫字。「一寫字,就什麼也不想了。」祝寶龍戲稱,毛筆是他忠實的朋友,是他親密的伴侶,是他精神的寄託,是他生命的支柱。特別是在他的三個孩子先後考上大學之後,便一心撲在「讀書寫字做文章」上。

祝寶龍的書法作品曾先後在《大眾日報》《中國書畫報》《齊魯晚報》《濟南日報》《山東大學報》《山東師大報》《山東僑報》及《對聯》雜誌、《家庭》雜誌、《山東勞動》《山東檔案》等多家報刊發表。《作家報》之藝術世界、《都市文化報》等還整版報導了他的書法藝術成就。

1992年,他的草書《前赤壁賦》獲全國體育系統首屆書畫大賽三等獎;2005年,刻字作品《得一》獲山東省首屆現代刻字藝術展優秀獎。1995年百幅書法作品赴日本展銷,2007年赴韓國訪問,並為盧武鉉總統題寫嵌名聯「武能治國平天下,鉉可扛鼎震乾坤」,同年還為曾蔭權先生撰書嵌名聯「槐蔭啟瑞紫荊千朵嫵媚,主權興業香港一片光明」。

祝寶龍開辦的龍寶齋畫廊在當地小有名氣,吸引著眾多有共同愛好的文人藝術家常來交流,以文會友。祝寶龍多次舉辦個人書法藝術展,2016年書法作品在法國展出。最令人欽佩的是,他退休後,先後寫了九本書,其中《鳳凰地》《瓜果嶺》《俺們那個村》三本書是詩文類作品,其他六本是書法類作品。

論語《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2008年書,時年67歲)

自成一格,避開浮華靜心修道

書法是中華經典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特殊的筆法、結構和章法,成為中國文化長廊中最富美感的藝術作品之一,可稱為我國之又一大國粹,曾有人將其美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祝寶龍一直用他那流水般的筆觸和深厚的功底踐行著這種美的精神。他的書法作品,每一個字的點畫都有生命的頓挫,每一個字的筆墨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質感,讓人不自覺的沉浸在這流動的筆墨之美中。尤其是他的行書,看似行雲流水,但在行雲與流水間裹挾著是自己的書寫格局。他的筆法,時而峻健,時而圓潤,時而老筆粉披,時而臨風絞轉,頓挫提按變化微妙,翻折方圓縱逆自如,但見連綿奔放舒捲如雲,踔厲風發激情無限。他注意把線條發揮到極點,長短、粗細、濃淡、強弱、乾濕、直曲、圓方、靜動、綿軟飄息的線,飛揚跋扈的線,以線的流動分割空間,以線的變化構架藝術生命。他的章法、筆法、墨法均有打破常規的獨創之處,尤其是章法變化無窮,大起大落,既實既虛,騰盪飛動,有意無意,愈變愈新,愈化愈奇,無造作之態,更無流行之弊,涵蓋著民族文化精髓,樸實無華而又舒暢疏闊,溫潤秀氣卻結實勁道,讓筆墨的線條在布局間揮灑出古韻。

古人常說:「字如其人,書如心畫」。祝寶龍避開浮華靜心潛修,探索在古人的墨跡中,踐行在歷史的古道上,追索民族文化的腳印,書寫出舒暢而唯美的符號。修心養性是一種境界,傳承民族文化是崇高的視野。在寂靜無華的書寫中,日復一日,逐漸升華而形成一種自我獨特的大格局!

明·郭正域《丈人峰》

博學多識,厚積薄發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

沒有任何一門藝術像書法這樣,與漢字、與傳統文化特別是國學如此天然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因此,傳統文化的學養深度對書法家便顯得尤為重要。腹有詩書氣自華,書法要有韻味,要顯神采,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要認真學習國學知識,豐富學養,這樣寫出的作品才能夠雅俗共賞,形成自己的特色特點。」談到文化底蘊與書法的關係時,祝寶龍深有感觸地說。正如他在《瓜果嶺》一書中所說:書法是功夫和悟性的產物。功夫,一是童子功,二是太極功,三是愚笨功,四是字外功,五是堅持功。悟性,乃是一個人對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非悟性高,方能登上書法藝術的殿堂。

因此,祝寶龍走萬里路,讀萬卷書,從大自然與大社會中獲取靈感,從古今中外書籍里索取智慧,來豐富書法藝術的文化內涵。同時,他不願做一個孤陋寡聞的寫字匠,而有志於成為博學多識的學者和書者。

深厚的文化底蘊,使祝寶龍對書法有自己獨到的看法。「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而我尚情。」他希望書法作品養眼、養性、養情、養心,給人以愉悅,給人以啟迪。

《祝寶龍書法》一書,涵蓋了先生大學與工作44年間的65幅作品。郭震先生在序言中以十二字「路子正,功夫到,性情有,文化足」概括其書法成就,並曰:「時下書界以一能名噪一時擅稱書法家者屢見,余實不敢恭維。反觀吾友寶龍,書隸得漢魏之古拙蒼勁,書楷得魯公之莊嚴整肅,草重使轉姿肆之勢,行見搭配布局之功——吾獨愛其行書,他人之月旦則非某所敢知。」

《我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一書是為歌頌家鄉山東而寫的。韓述斌先生在「序一」中寫道:「泰山是山東人的脊樑,黃河是山東人的命脈,孔子是山東人的智慧。這一山一水一聖人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山東人的驕傲和自豪。」本書收錄風采各異的書法作品56篇,潘景年先生在「序二」中贊道:寶龍書法,姿肆揮灑,蔚為大觀。竊以為有如下特點:一是功底深厚,二是雅俗共賞,三是剛柔相濟,四是不斷求變。每每潑墨揮毫,「自由」性情躍然紙上,把先生的自由主義思維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哉孔子,千古論語——論語經典一百單八句》《守先待後,直養四端——孟子經典一百單八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經典八十一句》三本書,先生懷一顆弘揚國學的虔誠之心,以多年的書法功底,採用多種字體和多種表現形式,將其書寫出來奉獻給讀者。《論語》飽含立身之則,仁孝之道,守禮之教,為政之本,學習之法,全書充滿了睿智與博愛的思想。吉常宏先生序言:《孟子》一書,其文章氣勢充沛,如決江河,頗有縱橫家氣派;又言:《老子》一書,雖只五千字,卻處處閃爍著睿智的光輝,尤可貴者,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且在我國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

而今,年過古稀的祝寶龍,依然徜徉在書法王國的海洋里而樂此不疲。他曾感慨道:「現在寫字編書,就是為了多活幾年,別無他求。」看他滿屋的書籍,滿案的筆墨,特別是他那高雅的氣質和深邃的眼神,無不讓人感受到,他書法藝術的內涵正詮釋著生命的真正意義。

【個人檔案】

祝寶龍,字遠見,號瓜果嶺居士、葫蘆村夫,筆名鄉農。1941年生於山東曹縣,1964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物理系,畢生從事教學工作,教授職稱。現為中國物理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會員,濟南市書法家協會會員,舒同書法研究會會員,明湖詩詞學會會員,鳳凰樓詩書畫院院長。

書法作品曾載於《中國書畫報》等多家報刊。詩歌、散文、楹聯常見於諸報端,尤擅長撰書嵌名詩聯。1992年,草書《前赤壁賦》獲全國體育系統首屆書畫大賽三等獎。1995年,百幅書法作品赴日本展銷。2005年,《得一》獲山東省首屆刻字藝術展優秀獎。2006年在濟南等地舉辦個人書法藝術展,2006年,《鳳凰地》一書出版發行。2007年為香港特首曾蔭權先生撰書嵌名聯《槐蔭啟瑞紫荊千朵嫵媚,主權興業香港一片光明》。同年赴韓國訪問交流,為盧武鉉總統撰書嵌名聯《武能治國平天下,鉉可扛鼎震乾坤》。

2016年,書法作品在法國展出。

退休後,先後寫了9本書,如下圖所示。第十本書《身邊的美麗》,正在整理編輯中。

刊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複製,請註明來源於神州雜誌,標註作者,並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州雜誌 的精彩文章:

淺談隸書創作的風格
邊緣人的無聲「吶喊」

TAG:神州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