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帥項羽為啥敗給了草根劉邦?跟天命無關,這三條才是主要原因
楚漢戰爭相持四年,最終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作為勝利者的劉邦在項羽的墳墓上建立起了一個對歷史影響深遠的王朝——漢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草根皇帝,劉邦是非常幸運的,從村裡的潑皮到皇帝的逆襲,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而劉邦則完成了這次華麗的轉身,從雙方的身份地位和實力上來看,劉邦和項羽根本沒有可比性,一個是名將之後,在故國有著很強的影響力,英勇無比,一呼百應,一個是村裡的潑皮,鬥雞遛狗,那麼劉邦究竟是怎麼贏得這場戰爭的呢?
其實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劉邦自己雖然不能文不能武,但是卻非常善於用人,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楚漢戰爭後期,項羽方面所謂的人才基本上全是武將,好不容易有個謀士范增,還被項羽氣走了,而劉邦方面則不同,文有張良、蕭何,武有韓信、樊噲、彭越等人,實際上劉邦的用人理念和項羽也有很大差距,項羽重身份,看門第,而劉邦則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得到重用,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韓信,在項羽軍中,韓信因為自己曾經受過胯下之辱而備受歧視,項羽覺得韓信沒有氣節不予重用,後來韓信投奔劉邦,成為了劉邦的三軍統帥, 結果幫助劉邦平定了天下,項羽就是想後悔都來不及了,如此一個能臣卻被自己輕易放走,實在是非常遺憾,這也註定了項羽最後的失敗。
第二是項羽心存婦人之仁,而劉邦則心狠手辣,劉邦雖然武力值不如項羽,但是卻懂得抓住時機,當年劉邦攻下咸陽,本來想好好快活一把,但是想了想自己今後的霸業還是忍了,面對項羽的四十萬大軍,劉邦及時服軟,在鴻門宴上低聲下氣,結果項羽沒聽范增的建議,放走了劉邦,項羽後來抓住了劉邦的老父親,威脅劉邦,讓劉邦出來和自己單挑,否則的話就將劉邦的父親煮了,沒想到等了半天劉邦回了八個字::「吾寧鬥智,不能鬥力」。結果把項羽氣了個半死。後來劉邦將項羽圍困在垓下,劉邦不給項羽留活路,先讓人唱楚歌瓦解軍心,又吩咐手下能殺項羽者封萬戶侯,最終項羽被逼無奈,自刎於烏江邊,一代梟雄就這樣隕落在歷史長河之中。
第三是在軍事上在軍事上,劉邦對於戰爭全局處置得比較得當,能做到正面堅持、敵後騷擾和兩翼牽制相配合的戰略原則,因而迅速改變了雙方力量的對比,完成了對楚軍的戰略包圍,使楚軍陷於多面作戰、疲於奔命的困境。在項羽勢衰力竭、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的時候,劉邦立即集中優勢兵力,轉入追擊,全部殲滅了楚軍,取得了最後勝利。而項羽則恰恰與劉邦相反,他盲目自大,隨心所欲,並不注意利用智謀,而是一味的好勇鬥狠,結果使自己腹背受敵,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落得個「四面楚歌,一敗塗地」的結局。
參考文獻:《史記》
※一代名將白起,生前斬殺上百萬人,卻被此人用九個字取走性命!
※溥儀登基大典上載灃說的這句話遭後人嘲諷,載灃晚年回應:胡說
TAG:拍案驚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