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齊國出了那麼多軍事思想家,為何統一天下的是秦國?

齊國出了那麼多軍事思想家,為何統一天下的是秦國?

文/媯滿聰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能夠稱得上軍事思想家的人有四位,分別是姜太公、司馬穰苴、孫武、孫臏。這四位嚴格來說,都是齊國人。姜太公是齊國的建立者,而另外的三位無一例外全是齊國貴族後裔。一個國家出四位一流的軍事思想家,讓人震驚。

有意思的是,齊國有分為兩段,春秋時期是姜齊,而戰國時代是田齊。在姜齊時代,齊桓公讓齊國達到了當時各國的高峰,在田齊時代,齊宣王時也達到了各國的高峰。遺憾的是,齊國最終還是被秦國給滅了。齊國出了那麼多軍事思想家,為何干不過秦國?

由於姜太公是齊國的創立者,所以他的軍事思想暫時不論。下面我們簡單看下司馬穰苴、孫武、孫臏的經歷,大致能看出齊國面臨的問題。司馬穰苴是齊國貴族田氏的後裔,應該屬於旁支。他是姜子牙之後,春秋時代又一位偉大的軍事思想家。

他曾經率領齊軍打敗了晉國、燕國的聯軍,因為功勞高,所以被封為大司馬。他的子孫後代,以司馬為氏。嚴格來說,司馬穰苴叫田穰苴。他的軍事思想記錄在《司馬法》中,至今閃耀著光輝。司馬穰苴因為齊景公聽信讒言,被罷黜,憂憤而死。

孫武是齊國田氏後裔,孫武的祖父叫田書,以為征伐莒有功,所以被賜姓孫。孫武並沒有在齊國受到重用,而是在吳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伍子胥與孫武關係非常好,連續十次向吳王闔閭推薦孫武,最終孫武輔佐闔閭滅了越國。伍子胥被殺後,孫子隱居江湖,再也沒有出來。

再看孫臏,史料中記載,他是孫武的後人。毫無疑問他也是齊國貴族後裔。孫臏幫齊國打贏了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立功顯赫。然而,成功之後,孫臏並沒有貪戀權貴,而是立即辭職回到了老家,著書立說,壽終正寢。

從司馬穰苴、孫武、孫臏的事迹可以看出,齊國是典型的留不住人才。孫臏算是幸運的,為國建立的功業,但也沒有持續下午。司馬穰苴憂憤而死,孫子一生都沒有報效祖國。那麼齊國為何留不住人才呢?

齊國田氏奪得政權後,認為姜齊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任用賢能之士造成的,所以田氏齊國基本上對人才是拒絕的。即便是田氏宗室的人才也得不到重用。高層想通過這種方式,讓齊國更純粹一些,也更簡單一些。結果,齊國的大量人才都流入了其他國家。如,孫子。

與齊國相反,秦國的政策是包容天下人才。在秦國建立巨大功業的很多人才全都不是秦國人。當年,秦王嬴政在這個問題上與李斯有過辯論,最終同意了李斯的建議,不驅逐賓客團體。李斯這篇《諫逐客令》也成了千古名篇。

秦國的軍功爵制度,讓六國大量的的人才看到了翻身的希望,幾乎一半的優秀人才都流入秦國。以齊國的孟嘗君為例,他如此優秀,在齊國也待不下去。這是齊國用人格局出現的問題。從一開始,齊國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格局,所以註定敗給秦國。

參考文獻

1.《史記》;

2.《齊國史》;

3.《兵家始祖:田穰苴》;

4.《歷代論孫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登基後,為何三次派僧團去西天取經?
流放寧古塔比死刑殘酷百倍,看看這幾個細節就知道了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