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話說武功古城傳奇之許國文章名不虛,時人譽稱大手筆

話說武功古城傳奇之許國文章名不虛,時人譽稱大手筆

前文所述明代康對山詩句「公子經綸才第一」中的「子」是指與「公(蘇瑰)」同朝為相、以「許國文章」著稱於世的蘇頲。父子同朝為相,這在數千年中國歷史上幾乎為鳳毛麟角,極為罕見。

蘇頲(公元670—727),字頲碩,京兆武功人,進士及第後入仕,初為烏程縣尉,遷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歷授監察御史、給事中、修文館學士、中書舍人、工部侍郎、紫微侍郎、知政事、益州長史、知吏部選事、補恆州參軍、朗歙(shè)二州刺史、禮部尚書、檢校益州大都督長史、按察節度劍南諸州、贈右丞相等二十多種官職, 受爵許國公,謚「文憲」。他滿腹經綸,博學弘德,起草的詔書使唐玄宗愛不釋手,開創了唐代「知制誥給政事食與別錄詔書留中」兩種制度的先例;在太極殿後閣做中書舍人時,思潮如涌,下筆千言,立馬可待,文詔填委,動以萬計,手操口對,毫無差誤。吏部侍郎馬載贊之曰「古稱一日千里,蘇生正應其言」;宰相張九齡常對人言:「蘇頲膽識過人,堪稱文壇雄帥」;後任宰相李德裕評價說:「近世詔書,惟頲敘事外,自為文章。」蘇頲與父親蘇瑰被時人授之以「大許、小許(父子均被封為許國公)」美稱。

康海《武功縣誌》載:蘇頲「幼敏悟,一覽千言能復誦。」他自小厭惡那些繁節縟俗,為了不受外界干擾,常到廄棚里徹夜讀書。這使他飽有學識,才華出眾,文思敏捷,功力雄厚,下筆成文,出口成章,其成年後文學才華為一時之冠。有一日,客人來訪,見其所作《用崑崙奴子》一詩中「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諸句,乃對其父曰:「此子必光耀蘇氏門楣!」又一日,其父之友裴談來家做客,讓蘇頲背誦廋信《枯樹賦》,他不假思索便出口道:「……昔年移柳,依依漢陰。今日搖落,凄凄江潯。樹猶如此,人何以任……」將原文中的「談」字改為「任」字,其他數處「談」字亦如此,既不變文意和押韻,又避諱了長輩名字中之「談」字。裴談對此感嘆不已,讚歎「賢侄文筆生華,來日必成大家」。再一日,有人給其父送來一隻兔子,懸掛於廡廊之下,蘇頲望後吟詩道:「兔子死闌單,將來持竹竿;試將明月照,無異月中看。」其父驚異,予以鼓勵。後一日,唐中宗召兩位宰相蘇瑰、李嶠之子進見,問「所讀何書」,讓「試為朕言。」蘇頲應聲道:「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李嶠之子接道:「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中宗嘆道:「蘇瑰有子,李嶠無兒。」嗣後,蘇頲年方弱冠,即舉進士及第,從此走入仕途。

武則天長安年間,蘇頲以監察御史之職,受詔複審酷吏來俊臣誣告武氏諸王、太平公主、皇嗣李旦謀反一案,順勢查證出來俊臣嚴施酷刑、羅織罪名、誣陷元老大臣、滿門抄斬千餘家無辜者的滔天罪狀,使武則天將其下獄處死。一時洛陽城裡,人們相賀於市,拍手稱快。

唐中宗神龍年(公元705—707)間,蘇頲官遷給事中,加修文館學士,拜中書舍人。蘇瑰其時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父子同掌樞密,時人皆慕其榮。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蘇瑰病逝。睿宗降詔授蘇頲工部侍郎,加銀清光祿大夫。蘇頲依制服喪,抗表固辭,睿宗被感改詔,許其終制。服喪後,出任工部侍郎,襲父爵許國公。

回補一筆:李隆基平定韋氏之亂,諸事紛紜,迫在眉睫,詔書一日數百,誰可堪此大任?蘇瑰便向李隆基推薦其子蘇頲。蘇頲來到太極殿內,一應承攬全部詔誥,他口授指點,數位書吏執筆記錄,往往苦告「蘇公慢些,記之不及也。」雖各類文策功狀千頭萬緒,但出其口後詞理典贍,曲盡其情,所撰詔書絲毫無差。一向才思敏捷的中書令李嶠觀之嘆曰:「舍人思如泉湧,嶠等難以望其項背。」

唐延和年(公元712),睿宗禪位,玄宗登基,破格任用蘇頲為中書侍郎,仍供政事食。有一日,玄宗對蘇頲說:「卿所知文誥,可錄一本封進,題雲『臣某撰』,朕要留中披覽。」適逢春日游賞,蘇頲《應制詩》詠道:「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雲。」玄宗御覽,大為讚歎,遂以御花親手插到蘇頲頭巾上,以示獎賞。

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蘇頲遷任紫薇侍郎、同紫薇黃門平章事,參與編修國史,與宋璟同執政事。宋璟剛正多斷,蘇頲顧全大局。每向玄宗當面奏事,宋猶言未及處,蘇為之補充;帝不解之處,蘇代申宋之意。因此,所奏之事、所諫之言,帝無不從。這使得蘇、宋二人相得甚歡。宋璟曾對人言蘇家父子說:「其父為人長厚,自是國器;其子獻可替否,克盡臣節,事至即斷,至公無私,則有過其父。」後玄宗因聽小人之言,漸漸不以宋璟、蘇頲為然,開元八年(公元720)借故將二人罷相。

蘇頲罷相不久,朝廷又讓他出任知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事,按察節度劍南諸州。玄宗詔令他收劍南山澤鹽鐵自贍。為不役擾百姓,他以金僱用戍邊之人,令開鹽井,置鐵爐,又量入為出,利用盈餘,買谷以積存現糧。繼破除織錦進貢前例,傳令停織免貢。前司馬皇甫恂受命到蜀中檄取庫銀,蘇頲不肯並欲上疏諫言。有人勸他「不可忤聖意。」蘇頲道:「明主不因私愛奪至公,我豈能因遠在朝外而廢忠臣之節!」遂起表上疏,玄宗見奏亦不再過問。這期間,當時年輕的李白曾謁見蘇頲,二人相談甚歡,蘇頲讚賞李白道:「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可成大器也。」

蘇頲俘獲間諜,得知雋州蠻苴院與吐蕃聯謀入寇,將士共請出討。蘇頲曰:「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為上策。」遂給苴院修書一封,深明大義,曉以利害,其主語云:「不可如此!」然後派人帶書信給苴院,苴院見信,既覺自己理屈,又知唐軍有備,遂下令撤兵,不再寇邊。眾將士對蘇頲未動一兵一卒、一刀一槍,僅憑一封書信四字主語便退敵兵之才舉大為嘆服,傳為佳話。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李隆基泰山封禪,蘇頲伴駕隨行,玄宗特令他撰寫朝覲碑文。回京後,玄宗命蘇頲分主吏部選事。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蘇頲病故,卒年五十又八。玄宗輟朝兩日,降詔贈蘇頲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命舉哀於洛城南門。玄宗正游成宜宮方將出獵,聞聽蘇頲出殯,愴然落淚道:「蘇頲出殯,朕怎忍游?」半路而返,回宮默哀。

蘇頲唯公是舉,以文著世。宋璟評其斷事過父,李嶠贊其文思泉湧,時人稱之為「燕許大手筆」。武功縣蘇坊鎮有一座「蘇公故里」牌坊,史料載為唐時所建,後雖因毀重修,但其上「許國文章」仍為原始之物,足見蘇頲當年名聲之重、文辭之美。

「善人君子,懷忠秉正。盡富文章,咸推諫諍。豈愧明自廷,無慚重柄。子子孫孫,演承餘慶。」時人對蘇頲的這首贊詩,實不為過譽之辭,公乃當之無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功古城 的精彩文章:

第三屆中國武功古城油菜花節今日盛大開幕!
話說武功古城傳奇之觸動潛規則,君臣生裂縫

TAG:武功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