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興事件結束了嗎?這或許是中國AI晶元彎道超車的開始

中興事件結束了嗎?這或許是中國AI晶元彎道超車的開始

5月13日晚間,特朗普發布推特:

我正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道,試圖讓中國最大的手機廠商之一中興通訊儘快重返市場。對中興通訊的貿易禁令會導致大量工作崗位的流失。我已責令美國商務部儘快妥善處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興事件到此也已經告一段落。

今年4月,美國商務部以違反對針對伊朗及朝鮮的貿易禁運為由,對中國通訊設備大廠中興通訊實施制裁,要求美國相關公司在7年內不得向中興通訊提供零部件,其中就包括最關鍵的微型晶元等產品。

中興禁令一出,對這一事件的輿論討論也逐步升級,從中美貿易戰爭一直到核心技術的主導權。當然,其中被質疑最多的就是國內晶元產業的創新力,不少吃瓜群眾也認為,技術受制於人,中興的鍋應該由國內晶元公司來背。

不得不承認,中興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國內晶元產業總體上來講依然落後於國外;但通過對晶元以及相關行業的分析,我們需要認識到一件更重要的事,中國晶元產業正在迎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興事件的到底應該誰來背鍋?

縱觀中興事件的始末,美國之所以有底氣宣布這一禁令,歸根結底是因為中興大量晶元供應依賴於美國晶元企業,一旦斷絕供應後,中興的通訊業務與消費者業務將受到巨大打擊,庫存晶元數量只能維持2個月的訂單量。

因此有不少人在質疑,中興為什麼不能自己研發晶元,而一定要依賴進口呢?

這對於中興來說真是一場無妄之災。中興是國內第二大、世界第四大通信設備運營商,佔據了全球通信市場10%的份額,在研發和專利上的投入產出並不少,截至2017年年底,中興有6.9萬餘件全球專利資產。

就像我們不能要求一家餐館要自己種菜一樣,晶元作為通信產業的上游產業,我們並不能要求中興也將其攬入懷中;哪怕是排名在中興之前的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在晶元供應上同樣需要上游產業鏈夥伴的支持。

於是矛頭又指向了國內晶元企業,為什麼不能用國產晶元替代國外產品?對於這個問題,國內晶元企業也是一臉無奈。

晶元是一門贏家通吃的生意,一步慢就步步慢。億歐採訪了在國內從事多年晶元研發工作的李先生,他表示,國外的通訊行業和電子產品起步早,因此相應的晶元產業同樣在起跑線上領先,這讓他們在專利上面佔據了很大的優勢,當國內晶元企業要自主研發晶元時,需要要繞過別人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產權),同時還要在性能上保持優勢,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但企業都是做生意的,那就必然要去考慮成本和收益。晶元是高度依賴投資的產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看到成效;但是由於投資回報周期太長,風險也太大,從設計原理到流片再到量產,無論哪一步都有返工的風險。因此對於企業來說,轉而通過購買國外的知識產權加快投資回報、降低成本,也是商業行為上的無奈之舉。

所以總結一下,「中興事件」的最根本原因,是國內晶元產業起步太晚,因而落後,「落後就要挨打」。而國內晶元產業自始至終依然在追趕中,不過缺少一個突破的契機。

如今的高通帝國,能帶給國內晶元行業什麼啟示?

在中興的禁令中,有一家美國公司同樣引人注目,那就是高通。它的故事或許能夠給追趕中的中國晶元產業一個啟示。

高通的發展史,簡單來說就是一場賭博,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高通看到了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重注CDMA,豪賭3G。「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最終高通依靠技術專利和出售晶元,稱霸3G、4G市場,成為了晶元產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贏家。到2016年,高通47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坐穩了自己智能手機晶元市場龍頭老大的身份。

為了在中國與MTK競爭,高通甚至還降低了專利收費標準,並與中國手機企業重新簽訂專利許可協議。其中包括華為、小米、聯想、OPPO 、 vivo 在內的110多家國內廠商都與高通簽署了新的專利授權協議。

高通高管曾直言「沒有小米就沒有驍龍800系列」,從側面來說,不止是小米,而是整個中國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成就了高通。

其實,每一次晶元行業的洗牌,都伴隨著下游產業趨勢的變化,高通正式把握住了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才成就了今天的晶元帝國。

AI晶元將是國內晶元企業的彎道超車機會

在diss中興的同時,還有更多人表揚了華為海思,在推出麒麟系列晶元後,這款晶元已經應用在了華為多款旗艦機上,反響不俗。而引人注目的是,麒麟970晶元中還搭載了寒武紀提供的人工智慧模組,來為華為手機提供更多符合AI應用的計算能力。

於是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麒麟970晶元提升了華為手機的算力,促使軟體利用算力提供主動服務能力;算力的提升又讓更多感測器的加入成為可能,從側面提供了提升其它硬體能力的土壤。這種手機AI能力的螺旋式上升,讓人工智慧落地越來越接近現實。

對比與高通,可以發現華為也在賭,賭的是人工智慧的發展與AI晶元的未來。而且,正在豪賭的不止華為一家。

擁有GPU的英偉達不用多說,它本來就是AI晶元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2017年,谷歌也發布了兩代TPU,這是一種專門針對深度學習框架TensorFlow進行優化的AI晶元。

傳統晶元巨頭英特爾儘管在AI晶元行業萌發階段,錯過了第一波機會,但隨後就買下Nervana 、Movidius、 Altera、以及Mobileye等多家AI晶元領域的實力初創企業。

不久前,阿里收購國產晶元公司中天微,這家公司曾發布過阿里雲基於AliOS軟硬體框架的3款「雲晶元」,包括計算機視覺晶元、融合接入安全的MCU平台晶元、以及與中興微電子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基於AliOS的極低功耗NB-IoT物聯網安全晶元。

更多的競爭者出現在初創企業中。

之所以說AI晶元是一次新的機會,是因為AI晶元要圍繞深度學習或者人工智慧演算法,對這顆晶元內部的架構和計算、存儲單元進行專門設計。

目前AI晶元領域還存在大量的創新空間。由於還不存在適應所有環境的「通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因此AI晶元也就沒有確定的架構,而新架構的出現必然將是一次巨大的商業機會。在這種時候,過去一家企業在晶元行業的體量能夠發揮的優勢被壓到了一個較低的層面。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國內公司還有一定的優勢。AI晶元的要求往往不是晶元本身,更包括了晶元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但由於AI人才存在斷層,所以國內AI晶元創業團隊中的人工智慧研究型學者或偏演算法型人才,相比於傳統晶元行業開發者更有價值。

國內AI領域的應用落地速度已經處在了世界領先的水平,但在晶元這件事上,誰都沒有安全感。中興事件為AI晶元領域彎道超車帶來了驅動力,這或許是個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璞映智能左右「開攻」,瞄準健康險和後端服務兩片藍海
發布新GPU股價下跌7%,英偉達的AI晶元要涼了?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