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胃炎胃病胃潰瘍如何治療
胃炎(gastritis)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按臨床發病的緩急,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型;按病因不同可分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應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變亦不同,通常包括三個過程即上皮損傷、黏膜炎症反應和上皮再生。急性胃炎根據其病理改變又可分為單純性、糜爛出血性、腐蝕性、化膿性胃炎等,慢性胃炎根據其病理改變可分為非萎縮性、萎縮性和特殊類型胃炎三大類。各型胃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主要依據胃鏡檢查。
癥狀體征.
1、急性胃炎發病急驟,輕者僅有食欲不振、腹痛、噁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嘔血、黑便、脫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有細菌感染者常伴有全身中毒癥狀。
2、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患者常無明顯癥狀或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反酸等。
臨床表現
1.急性胃炎
起病較急,臨床癥狀輕重不一。最常見的為急性單純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痛、腹脹、噯氣、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有沙門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所致者,多伴有腹瀉、發熱,甚至脫水、休克。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可有嘔血和黑便。急性化膿性胃炎則以全身敗血症和急性腹膜炎為主要臨床表現。急性腐蝕性胃炎癥狀最為明顯,表現為吞服腐蝕劑後口腔、咽喉、胸骨後、上腹部的劇痛,伴噁心嘔吐,甚至嘔血。唇、口腔、咽喉黏膜可產生顏色不同的灼痂,有助於各種腐蝕劑的鑒別。
2.慢性胃炎
不同類型胃炎的臨床表現會有所不同,但癥狀缺乏特異性,且輕重程度與病變嚴重程度常不一致。部分患者可無癥狀。
(1)上腹痛或不適 大多數胃炎患者有上腹痛或不適感。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疼痛一般為瀰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
(2)上腹脹和早飽 部分患者會感腹脹,尤其是餐後有明顯的飽脹感。常常因為胃內瀦留食物、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早飽是指有明顯飢餓感但進食後不久就有飽感,進食量明顯減少。
(3)噯氣、反酸、噁心 有噯氣,表明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反酸是由於胃酸分泌增多所致。
(4)其他 嚴重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消瘦、舌炎、腹瀉;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伴有貧血。
急性胃炎併發症較少較輕,慢性可見:
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並不少見: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二、貧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後伴有兩種貧血:
1、巨幼紅細胞貧血,即惡性貧血,患者具有貧血表現,頭暈、乏力、心悸、面色蒼白。
2、缺鐵性貧血,一是慢性失血所致;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營養不足引起;三是胃酸缺乏。
三、胃潰瘍: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存在明顯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縮變薄,並發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四、胃癌前期:慢性胃炎的癌變與胃炎性增生密切有關。有兩種情況的慢性胃炎易癌變:
1、慢性胃炎伴有惡性貧血者,癌變發生率比其它胃腸病要高出20倍以上,要引起胃腸病患者重視。
2、萎縮性炎伴腸化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
預防
1、遠離化學刺激
如口服某些藥物如水楊酸鹽類、利血平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大量飲用烈性酒、濃茶、咖啡等,均可刺激損傷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出血、糜爛,而致急性單純性胃炎的發生。
2、避開病菌因素
急性胃炎的誘發原因常見的是由於不潔飲食所致的急性胃炎,常見的細菌感染為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桿菌毒素,沙門菌屬內毒素及嗜酸桿菌。幽門螺桿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現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轉化為慢性活動性胃炎。病毒感染因素常見的有流感病毒、腸道病毒等。
3、其他因素:
精神神經功能障礙,應激狀態,各種因素所致的機體變態反應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呼吸功能衰竭、維生素缺乏病、小腸吸收不良及晚期癌腫等均可作為內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
護理
1、避免堅硬、粗糙、纖維過多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亦須避免過酸、過辣、香味過濃、過咸和過熱的食物。食物應營養豐富而又易於消化。
2、進食時應細嚼慢咽,和唾液充分混合。進食要定量和少食多餐。
3、安排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避免晚起或過度勞累。避免在情緒緊張、憤張、抑鬱、過分疲勞時勉強進食。
4、如病人突然出現大量嘔血或黑糞,且有冷汗和脈速、血壓波動,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胃炎、胃酸、胃潰瘍?5個養胃最實用方法
※腸胃不好?食療最好的養胃方法轉給自己和自己心愛的人
TAG:養胃護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