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剛曝光:華人每天吃的米飯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併發症?背後隱情令人汗顏

剛剛曝光:華人每天吃的米飯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併發症?背後隱情令人汗顏

//前 言//

雖然已經來到澳洲多年,小編的一日三餐肯定是離不開米飯的。

GIF

畢竟米飯對於中國人來說,可以搭配各種菜肴,還可以做成蛋炒飯、茶泡飯,壽司;以米飯為主材料的壽司店,更是在澳洲遍地開花。

但是,最近小編卻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科學家表示,白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導致中國人糖尿病發作率飆升?!

GIF

圖片來源:網路

一般提到垃圾食品,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油炸食品,速食麵等「快餐食品」,

那為什麼我們日常食用的米飯,居然成了垃圾食品呢?

「米飯是垃圾食品之王」這個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1.米飯到底是不是垃圾食品?

首先,「白米飯是垃圾食品」的傳聞來源,確實有理有據。

據說,這是來自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張「食品金字塔」圖,上面列舉了不同種類的食物的建議食用頻率,其中白米飯與紅肉、加工肉、黃油以及含糖飲料和糖都屬於「謹慎食用」的範圍。

這個來源已經不可考,但也並不無道理。

正如那篇曾在朋友圈中傳聞的沸沸揚揚的文章中所言:

我們平常吃的大米,其實是穀粒經過精加工以後產生的、含澱粉量極高的產品,而澱粉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會在短時間內分解為葡萄糖,提高人體的血糖水平。澱粉主食吃得越多,胰腺就會釋放更多胰島素。

人體逐漸出現胰島素抗性,難以控制血糖,進而一步步滑向糖尿病的深淵。以米飯這樣的澱粉食品為主的中國,有著糖尿病流行的天然基礎。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以個人角度來說,確實近年來因為飲食越來越好,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富貴病」的人群越來越多,且這種病變得越來越年輕化,有些人四十齣頭被診斷出有這種疾病的不足為奇。

但這些證據,可信嗎?

答案是:最多只能相信一半。

事實上,澱粉不僅不是導致中國人患上糖尿病的根源,更不如說,中華人民的智慧,可能就要得益於米飯。

澱粉經過人體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是我們大腦唯一可利用的能量物質。如果缺乏葡萄糖,大腦也隨之會缺乏動力,出現煩躁、頭暈甚至記憶力減退的狀況。

而文章中提到的米飯產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導致中國人容易得糖尿病,更是非常可笑的謠言。

確實,在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間,曾經粗劣的大米因為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精細,但中國人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實際上是逐年減少的。

(圖片來源:知乎)

那麼,如果不是因為米飯,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中國人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壓?

在這裡,小編也要糾正大家一個誤區:

實際上,我們平常所說的「垃圾食品」,可能根本不存在!

2.「不存在」的垃圾食品

肯定又有人想問了:

為什麼說垃圾食品不存在呢?難道平時我們說的炸雞、薯條、速食麵是垃圾食品,都是科學家來騙我們的?

其實不然。所謂的「垃圾食品」,其實算是隨著現代社會誕生的一個詞語。

舉個例子,就像中國人平時吃的米飯一樣,炸魚配薯條一直也是英國人餐桌上的最愛,如今來看,這兩種食物也是要被稱為垃圾食品的。

但,在人類進步的路上,這種油炸食物卻是主要的澱粉和營養來源,只是由於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獲取這些食物變得更容易了。

而過量攝入這些食物,就會導致人們的飲食結構紊亂,營養過剩,最後導致肥胖、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富貴病」,因此這些傳統食物都成了「垃圾食品」。

所以,垃圾食品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並不存在垃圾食品,只存在糟糕的飲食方式。

單純對比人類的飲食文化和演化史來說,人類現階段面臨的食物資源指豐盛是人類歷史上最高的,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讓人類再回到過去的那種飢一餐飽一餐的生活方式,相信除了減肥的人以外不會有誰還會願意。

所以,米飯是垃圾食品,只是一部分人通過製造恐慌,利用狹隘的科學理解來散步的謠言,經不起推敲。

那麼,這就表示我們可以放開肚子吃米飯了嗎?

且慢!即便米飯不是垃圾食品,還是不能多吃!

3.大米中七成營養已經沒有了

雖然說米飯中的澱粉和碳水化合物並不是直接導致糖尿病的「元兇」,但一些證據還是可以證明,一部分的米飯會導致人體血糖急速升高。

什麼是「一部分」呢?這個就得因加工方式而異。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大米都是經過精加工的,把外面那層不好吃的「外衣」給脫掉,只留下胚乳,但,這也會導致大米外衣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極大的流失。

所以,因大米的加工方式不同,流失的營養也會不同。

在這裡小編還要給大家科普一個概念叫:GI(血糖指數)。

所謂GI,是指健康人攝入含50克可吸收糖類的食物與等量的葡萄糖或白麵包相比,引起餐後一定時間內血糖反應曲線下面積的百分比。以葡萄糖為參考物(定GI值為100),目前將GI70的食物為高GI食物。

而米飯的GI明顯是很高的,與油條,白糖,薯條並列。這也就導致了許多人在食用米飯後,血糖急速升高。

這該怎麼辦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減少對米飯的依賴,但不是不吃,而是可以適度替換成GI比較低的食物,如意粉、粉絲等;也可以將白米與糙米、雜糧等混煮。

4.做飯時,方法也很重要

烹飪方式也會對米飯造成可好可壞的影響。

這是因為,大米中的砷含量比其它穀物類高10至20倍,主要原因是稻米普遍於水田中種植,這樣容易使工業毒素和殺蟲劑中的砷容易進入大米。

如果你在做飯前仔細淘米,那就可以洗掉這些殘留的砷元素;否則,一旦米飯煮好,就會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

這是來自於BBC的權威報道!

所以,各位朋友們在做飯前可別忘了:不僅要洗米,最好還加至一杯米五杯水的比例,泡一泡再倒掉,減少砷元素!

GIF

所以,

小編要說的是,米飯並不可怕,但也要適當攝入,尤其血糖偏高或家族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遺傳病史的人們,更要有意控制白米飯的量。

實在不行,五穀雜糧飯,糙米飯和意麵,也並非不是一個好的替代品。也別忘了管住嘴邁開腿,米飯熱量雖高,但適量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熱量,還能保持一個好的身體機能!

祝大家都能吃得健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更多好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患者吃了這些降壓效果比葯好百倍!
支架治療好高血壓?——你沒聽錯!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