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不要功利心!在德國,孩子是這樣學鋼琴的……

不要功利心!在德國,孩子是這樣學鋼琴的……

隨著中德兩國文化交流的深入,適合青少年的文化藝術項目越來越多。暑假將至,越來越多的家長尋思著給孩子報興趣班,或者帶上學琴的孩子到德國參加音樂夏令營。本報記者有幸採訪到知名旅德青年鋼琴家張海鷗,他在演出創作之餘,也把很多時間花在了青少年鋼琴教育領域。

他深有感悟,現在許多中國孩子學鋼琴,還屬於「被動式」的。所謂被動式,是相對西方來講,中國孩子學琴的動機,更多的並非出自對音樂的喜愛。「有些父母會想,別人家的孩子在學,不如我們的孩子也學一學;有些父母小時候有音樂夢、鋼琴夢,當年沒有事先的願望,現在通過孩子來圓夢;還有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琴,是要孩子考級、比賽,獲得榮譽,或者想要出人頭地……總之,多種多樣的心理都存在。」

「學音樂,練鋼琴,應該讓孩子以提高整體素質、陶冶情操為主要目的,要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的宏觀出發點,去接觸藝術和音樂。」過於功利的目的,本質上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學琴也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張海鷗補充道:「出名、得獎、掙大錢,彈鋼琴的人很多,但能成為鋼琴家的人畢竟是少數。本著讓孩子接觸古典音樂藝術,通過彈琴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提高他們大腦與身體協調的能力,培養孩子高雅的修養,這是我比較提倡的。」

張海鷗還強調了家長的陪伴在孩子學琴過程中的重要性。家長自身需要多接觸古典音樂,也應多位孩子創造機會,在家裡休息時,開車過程中,都可以多聽聽古典音樂,幫助練琴的孩子不斷加深印象。西方的家庭從培養孩子的音樂藝術愛好出發,父母參與和關心孩子學琴的過程,很多孩子往往有了很高的音樂修養。

對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海外音樂藝術交流活動,張海鷗持肯定態度。「這對孩子們提高對古典音樂的宏觀認識,會產生很多基本性的積極影響。通常說,耳濡目染,來德國之後他們有了更多機會去聽音樂會。包括這個社會整體上對古典音樂的推崇,也是其他地方很難比擬的。」

海外的交流活動,目的是培養和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認識,精進技巧倒是另外一回事兒。「鋼琴演奏技巧的學習因人而異,跟孩子的天賦、練習刻苦程度、老師是否對路和合適等多種因素相關。」張海鷗強調:「技巧只是一種工具,技巧最終要服務於音樂。音樂的理解與認識是要高於技巧本身的。」

前段時間,在歐洲時報法蘭克福文化中心和杜塞爾多夫貝希斯坦中心的協調下,張海鷗在杜市舉辦了大師班活動。四名中國孩子認真、用心的準備讓他很是欣慰。但孩子在風格的把握、演奏的靈動性以及個人想像力、創造力上,還遠遠不夠,需要提高。

「我和他們短暫的接觸,更多是希望給他們帶來一種感悟。這可能是他們平時較少接觸到的。他們每天練琴,每天接觸的東西比較固定,因而眼界有限。如果能讓他們聽到一種不一樣的聲音,一種不同的概念詮釋,這樣的交流對提高整體眼界是有幫助的。我跟他們交談後發現,他們很高興能接收到全新的想法和理念。」

張海鷗還希望未來在德國不同的城市舉辦更多的類似大師班的交流活動。他坦言自己也是這條路走出來的,願意與更多的華人孩子進行近距離對話,把不同的理念和想法帶給這些對音樂有熱情的青少年。不過他目前還忙於巡迴演出,未來的大師班交流會具體計劃尚未確定,也許在柏林,也許在漢堡。

採訪的最後,張海鷗不忘強調,「練琴其實很枯燥,貴在堅持。我希望家長們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要把培養孩子對藝術的喜愛、培養孩子整體的審美情趣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為了比賽和考級。」

(歐洲時報德國版張喬楠採訪報道,轉載請註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最火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法蘭、杜塞、柏林最有前途和錢途的工作在這裡!
柏林遊樂園土地被砒霜泡透了!封園掘地三尺換土

TAG: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