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是創造出來的!

傳統是創造出來的!

一個大山深處的洞天府地,一條茶馬大通道上的老街,一座歷經歲月滄桑的老祠堂,一位事茶至今近四十年的茶夫子;『一地、一街、一祠堂、一人』敘說著傳統安化黑茶產業從落寞至無人知曉到產業逐漸復甦的一段段佳話。

2000年從國營茶廠一把手位置退下來後,因為對恢復安化傳統黑茶的執著,事茶如痴的茶夫子—吳建利帶著她的妻子王小平(曾任國營茶廠質檢科科長)選擇了洞市老街的賀氏宗祠里開始了他們的新事業(利源隆茶業)

製作傳統安化黑茶工藝最艱難的地方就是全程手工工藝,從鮮葉採摘、鐵鍋手工殺青、揉捻、渥堆、手工篩檢、手工分選、七星灶松柴明火直焙、毛茶拼堆、手工成型……無一不是人為手工全程參與。事事親歷親為的茶夫子對此始終樂此不疲,用他的話說「每一道手工工藝,都會在茶湯里留下印跡,機械流水的工業化年代,人們會懷念手工。」

傳統安化黑茶不單單是製作的艱辛,在當時,綠茶、鐵觀音、普洱茶(生茶)盛行的市場中,傳統安化黑茶並不能吸引茶客的「眼球」,茶客評判茶的標準也都以「茶香」作為第一準入門檻。對於當時剛走入大眾消費市場的「新」品種傳統安化黑茶並不待見!說白了,就一句話「喝了一點都不香!」因為工藝的原因,確實不像之前幾類茶,把茶內的芳香物質散發到極致,它們的香是「上揚」的,而傳統安化黑茶的茶香是內斂的。它確切的說是「藏香於水」的,只有當茶客讓茶湯在口腔中翻轉,茶香才會愈發明顯的散布口腔。

安化黑茶要重振旗鼓,可能會受到一些偏見和排斥,茶夫子很清楚這點,但他並沒有因為大眾暫時的不理解而氣餒,反而他腦海中萌生了一個更大的想法,我為什麼不能做一款體現黑茶自然香韻上揚的茶呢?它的誕生是不是能把對傳統安化黑茶的偏見扭轉過來呢?更重要的是它是否能成為一座「橋樑」,引領大眾走向傳統安化黑茶領域體會其真正的魅力呢?

2004年,茶夫子開始了他「橋樑理論」的實踐,首先「架橋」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目的。茶香高揚的幾大類茶所體現的芳香類物質必然要豐富,但緊隨其後的是芳香物質的增加同時也會讓難以避免的「苦澀」味物質的增加。如何把茶本色自然香體現,又能醇和甘爽呢?

奔著這個思路,茶夫子幾乎跑遍了洞市區域所有的茶山,選擇好原料後開始了一次又一次不斷嘗試,工序不停在變,工藝重複的做,一次火焙就要燒掉幾十斤木炭,汗水浸透了衣裳,茶夫子也要在邊上守著炭火,他必須通過對火溫的調試,找到最佳的「自然香」,並讓其芳香類物質更好地迸發。

每每要到臨近傍晚,才靜下心來去品嘗當天剛出的「成果」,口感總有不盡人意的時候,失落之餘,他會一人去附近的麻溪河「劃泡裘」(游泳),冰涼的溪水似乎是清醒頭腦、排解疲勞的最佳方式,「創新」不是一蹴而就,夫人王小平的一句「我們明天再繼續吧!」讓他更堅定的走下去。

他潛心研究六年有餘,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將唯一一款用當年料當年制,口感上傳承安化黑茶醇和甘爽,兼備茶香濃郁悠長的「梅山蠻茶」研製成功!並在2010年獲得安化黑茶行業里首款國家發明專利的自主創新茶品

沿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先生說過的話:「傳統是創造出來的」!昨天是今天的傳統,今天是明天的傳統!傳統是中華民族一代代人通過其智慧一代代創造出來的,用茶夫子—吳建利的話說:「對於傳統,我們不單要有傳承的使命,更要有「創新」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化黑茶傳媒 的精彩文章:

TAG:安化黑茶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