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共性特徵
第十五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的網路投票還有幾天就要截止了,目前我們館策劃的「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獲得票數已超9000。展覽貫徹「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家風」的指示,以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為主題,討論了家與家族、家與國家、家與社會的三種關係。
借這個機會,我們來聊一聊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內容和特徵。今天來說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共性特徵。
在中國傳統社會,家庭教育具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其它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總結和梳理我國古代關於家庭教育的文獻,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徵。
首先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具有文化同源性的特點。我們講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同源性,主要是看在歷朝歷代中父母針對相似的事件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內容是大致相同還是存在更大的差別。這一方面可以通過一些實例來說明。
拿教育子女為官清廉一事來說。廉政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最重要的道德維度,是為官從政的基本行為準則,人們看重為官者的德行,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僅強調為政以德,同時也要求他們勤政為民。
戰國時期田稷的母親在得知兒子拿來路不明錢孝敬自己時說:「孝子之事親也,儘力致誠。不義之物,不入於館。為人臣不忠,是為人子不孝也。」晉代湛氏指責陶侃說:「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唐代李畲也因清廉一事受到母親的責備:「畲請祿,米送至宅,母遣量之,剩三石。問其故,令史曰:『御史例不概。』又問:『車腳錢幾?』又曰:『御史例不還腳車錢。』母怒,令送所剩米及腳錢以責畲。」明代鄺子輔收到兒子寄來的衣服後也責罵鄺埜:「汝掌刑名.當洗冤釋滯,以無忝任使,何從得此褐,乃以污我。」
從這幾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時代變了,但是父母對於子女為官的要求並沒有什麼不同,不僅如此,當得知子女公私不分、以權謀私時,父母都會對其進行非常嚴厲的批評和指責,內容也大致相似。這體現出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同源性。
第二,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身教作用重於言教。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一文中提到:「中國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學究。倘有人做一部歷史,將中國曆來教育兒童的方法、用書,作一個明確的記錄,給人明白我們的古人以至我們,是怎樣被熏陶下來的,則其功德,當不在禹下。」魯迅先生在這裡用了「熏陶」一詞,也非常直接的表明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是在「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進行的,孩子們大多是在生活中無意識地接受教育。
老子所謂的「不言之教」,正是以自身的行為所進行的潛移默化教育的結果。孔子主張「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隋代顏之推也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嘗試使用以身示範的方法,主張家長要注意表率示下,其在《治家》篇中提到:「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前文提到的《庭幃雜錄》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此書是袁衷、袁襄、袁裳、袁表、袁袞五兄弟根據父親袁參坡、母親李氏夫婦平時對他們的訓示回憶、整理而成,這些內容大多不是板著面孔地說教,而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使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第三,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係造成了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愛子與教子的最大矛盾,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難點之一。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向來有慈嚴結合的傳統,所謂「教子宜嚴」並不是說對於子女要一味的訓誡,而是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更講究循循善誘,寓理於情。
比如「孟母教子」的故事就是一個成功將訓誡與引導完美結合的例子:「孟子少時,既學而歸,孟母方織,問學所至,孟子自若。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今而廢之,是不免於廝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祖師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明代司馬光在愛子與教子的問題上也抬出自己的觀點,他說:「慈而不訓,失尊之義;訓而不慈,害親之理;慈訓曲全,尊親斯備。」所以我們說,慈嚴結合作為我國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是值得當代社會大力提倡的。
中國傳統家教文化是古人對於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結晶,作為文化領域的觀念形態,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同根性。如今,我們強調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並不是要教條主義與本本主義地將其挪為今用,而是希望通過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文化內涵,在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借鑒古人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透過對傳統底蘊的解讀與現代對接,為當代家庭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視角,達到「以史為鏡,知往鑒今」的目的。
※館裡的展品:簡史「三寸金蓮」
※北京警察博物館閑逛記:從呃開始,以呃結束
TAG:博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