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拍出更好的作品嗎?調整這 5 大畫面要素吧!

想拍出更好的作品嗎?調整這 5 大畫面要素吧!

在玩攝影一段時間以後,你的操作已經頗為熟練,構圖、對焦、曝光等技法方面也沒什麼大問題了,卻陷入了瓶頸期,拍來拍去都是那種「沒什麼毛病但太普通」的作品,怎麼辦?

或許,你應該考慮一下,從下文中列舉的 5 大畫面要素入手,對自己的創作手法和風格做出一些調整和創新,說不定就能有所突破。

1. 動靜

當你用較低的快門速度來拍攝具有運動趨勢的物體時,它會呈現為一團具有軌跡性的虛影,這就是「動態模糊」。

在構圖時,你可以考慮通過調整快門速度,創造部分動態模糊,使畫面產生動靜對比的感覺。

當畫面中同時存在多個運動物體時,選擇好主體和用於製造動態模糊的陪體,再設置一個可以使主體清晰,而陪體模糊的快門速度。

如上圖,主體是正在走動的老太太,陪體是快速轉動的轉經筒,這就需要你選擇一個既能保持老太太靜止,又能讓轉經筒動態模糊的快門速度。

在風光攝影中,這一手法也常用來拍攝長曝光題材,如長曝光流水、長曝光雲彩、長曝光星軌等;在起風時,還可以拍攝在風中搖曳的樹枝。

你可以把樹枝放在前景處充當框架,也可以遠距離拍攝,讓晃動的樹枝末梢和靜止的枝幹主體形成動靜對比:

關鍵在於控制動態模糊部分的比例,不能太少,看不出效果,也不能太多,導致喧賓奪主;這就要求你選擇合適的陪體,並調整恰當的快門速度。

2. 大小

一般來說,物體的大小與重要性成正比,主體往往要比陪體大。通過改變角度、調整距離來控制物體在畫面中的大小,你可以清晰地告訴觀眾「哪個是主體,哪個是陪體」。

即使沒有陪體,畫面中除了背景就只有主體,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畫面比例,不能過小,否則會顯得畫面很「空」。

當然,主體的畫面比例也並不是越大就越好的,需要預留一定空間給背景元素,以提供一定的場景信息;不同的主體比例,表達出來的主題和情感可能也不大一樣。

你可以拍攝多張,取不同的主體比例,再選出最讓你滿意的一張。

主題:幾乎空無一物的桌子

主題:一顆海星

3. 明暗

可能是出於人類喜愛光明的天性,當畫面中同時存在明亮和黑暗的部分時,人們往往會更傾向於把注意力投向明亮的部分。

可以利用這一特性,把觀眾視線引向你想要的地方。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利用暗角(包括機械暗角、自然暗角、光學暗角和後期暗角)使畫面邊緣亮度降低,讓觀眾視線集中在畫面中部。

在控制曝光時,對明暗各部的處理也值得思考。

是採用「正確」的曝光,儘可能保留畫面各部分細節信息和層次,還是採用「極端」一些的表現手法,以損失部分細節信息為代價,強化光影對比?

二者各有其優劣,看你的喜好和需要來選擇吧。

4. 清晰模糊

當畫面中同時存在模糊和清晰的部分時,清晰的部分顯然會吸引更多的注意力。開大光圈,把除主體以外的其它部分變模糊,是常用的「把主體與環境分離」的方式。

不過,畫面中模糊掉的元素並不意味著就「完全沒用」,你可以在虛化部分安排一個和主體相似的陪體,形成虛實對比:

你還可以在靠近鏡頭的地方放一些色彩鮮艷的景物,再開大光圈,便會在前景處形成一團模糊的色塊,為清晰的主體提供了「美觀而又不分散過多注意力,還能提供場景感」的點綴。

5. 飽和度

人們往往喜歡鮮艷而醒目的色彩,所以日落、花海之類的題材往往會很受歡迎;但請記住,「色彩鮮艷」並不意味著「高飽和」。

如果只是後期簡單地拉高飽和度,濃到要「溢出」的色調往往會給人一種「彆扭」「不真實」而且「廉價」的感覺。

一般不建議後期提高太多飽和度,略微調整一下就行。

如果對「真實性」不做太高要求,你也可以只對畫面中的一種主色調進行調整,提高它的飽和度,同時降低其它色調的飽和度來使它更突出。

或許這樣的作品不夠「自然、真實」,但它很有藝術性和觀賞性,不是么?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用攝影技巧 的精彩文章:

只需 6 分鐘,帶你玩轉視覺錯位攝影
如何用光線賦予人像作品情感?注意這 4 點

TAG:實用攝影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