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聖賢王陽明不願讓弟子為其出書透露出大智慧,今天的人仍沒做好
世人一般認為古代能夠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聖賢只有兩人,一位是孔子,另一位便是王陽明。王陽明最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學生上課,當年朝廷讓他到南方剿匪,前方正於悍匪大戰之際,他卻在後方設壇講學。前方十萬火急來稟報戰況,他卻不慌不忙地要講完剩下的內容後再來聽。其實前方的戰情全在他的掌控之中,最後是大獲全勝。可見他對內心的修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他創立的「心學」確實蘊含著不凡的智慧。
心學作為一門不一樣的哲學,吸引大量的有志之士拜在他的門下。有些弟子開始私下記錄陽明先生的言語,想為其刊刻成書,他聽說後,對弟子們說:「聖賢教導人的時候,就像醫生用藥,都是根據病情開方子,考察病人的虛實溫涼、病理的陰陽內外,時時增減藥量。關鍵只在治病,怎樣用藥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說法。如果只拘泥於一種藥方,往往救不了人反而會害人!現在我給大家授課是針對各自的毛病開的不同的藥方,只要改正了,我說的那些話不過是無用的累贅罷了。如果你們不知道變通地死守我說的話,到時候誤人誤己,我的罪過還彌補得了嗎?」
此番話,王陽明道出了不想立言出書的原因,同時我們感覺到了聖賢的一種育人的責任感和教育的大智慧。聖賢的智慧是相通的,與陽明先生相隔兩千年孔子也傳達了相同的育人理念——不拘泥於一種藥方。
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孔子謂子貢嘗曰:『予欲無言。』他日則曰:『吾與回言終日。』有何言之不一邪?」孔子教育子貢時什麼話也不說,而教育顏回時卻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一天的話,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孔子心裡有親友厚嗎?這是因為子貢和顏回有不同的性格和學習狀態,「子貢專求聖人於言語之間」,「顏子於孔子之言,默識心通」。子貢平時就專愛研究聖人之言,不必與他多言,孔子便用「無言」來警示他多自省;顏回對孔子的話往往會默而知之,並且還會融會變通,轉化為自己的認識和學問,所以孔子面對顏回時,就如決堤的江河流向大海一樣滔滔不絕地說上一天。
尊重弟子的差異實施不同的教育方式,兩位聖賢在不同的時代發出了相同聲音:不拘泥於一種藥方。教育如行醫,沒有完全相同的病情,就是得相同的病的人,病情也不一樣。開藥方前,醫生必須要望、聞、問、切,了解病情,綜合全面的信息才能開出藥方。桌子上 擺放著很多的醫書,裡面又成千上萬個方子,你可以去翻閱它,但是你不能照抄,最後的方子是出在醫生的心裡。同樣,作為一個教育者,也要對受教育者進行全面的「望、聞、問、切」,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個受教育者,才會產生正確的教育和真正的教育。
※書法藝術是具有抒情性的,在書法創作中應如何安置我們的情感
※清著名書法家鄧石如創新了怎樣的用筆方法,為書法發展開闢新天地
TAG:修行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