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沒有這門「死語言」,植物學可能就玩不轉了……

要沒有這門「死語言」,植物學可能就玩不轉了……

近日,由中科院植物所兩位研究員主編的《拉漢科技詞典》正式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這是一部包含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工具書,歷經14年的編撰,收錄約11萬個拉丁文詞條,覆蓋了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醫學、天文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專業辭彙。

有讀者可能要問了,拉丁文不是已經成了一門「死語言」了嗎?難道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還有應用?

沒錯,拉丁文不僅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還有應用,很多學科還離不開它呢!

拉丁語是個怎麼回事兒

《鹿鼎記》中,韋小寶望文生義,以為拉丁語是西洋人拉壯丁的語言。其實,拉丁語是一門很古老的語言,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前義大利一個名叫拉丁姆(今義大利拉齊奧大區)的地方,最初只有21個字母。隨著拉丁姆地區古羅馬文明逐漸崛起,原本是地方語言的原始拉丁語也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發展到了23個字母。至於今天26個字母的形態,是因為語音流變等複雜原因在中世紀後才形成的。

16世紀的拉丁文印刷品殘頁,字母表中只有23個字母,沒有J、U和W,引自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圖書館網路資源

雖然拉丁語在羅馬帝國分崩離析後失去了官方語言的地位,天主教會卻將拉丁語定為公用語。由於當時歐洲的文化基本為教會所壟斷,因此拉丁語成為了學者們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必用語。

但是,拉丁語能在學術界大行其道,固然有歷史行程的原因,也同其自身語音明確、詞義清晰、句法結構嚴謹、語法規範穩定的特點分不開。由於這種繁複而嚴謹的語法規則,在文藝復興打破教會權威後,拉丁文仍然被廣泛地應用在法律、宗教、自然科學等領域,也被時人視作學術語言。

拉丁語複雜語法一例:陳述語氣下的動詞,在語態(主動/被動)、數(單/復)、人稱(第一/第二/第三)以及不同時態下的變格,圖片引自網路。

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拉丁語學術語言的地位逐漸被其他語言取代。目前,除天主教會仍有使用外,拉丁語基本上已成為僅存在於書面上的「死語言」了。

植物都有拉丁名

儘管拉丁語已經成為「死語言」了,但拉丁文在植物學領域仍然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就是雙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又稱二名法)。

所謂雙名法,其實是植物學家對植物命名的一種定式。粗略地講,就是每個物種只能有一個正確的科學名稱(也即學名),該學名必須由兩個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詞語構成,其中第一個詞為該物種所在屬的屬名,第二個詞為種加詞(或者叫種小名),是拉丁化的人名或地名,也可以是一個描述該種特徵的說明詞等等,比如可食用的(edulis)、中國的(sinensis或chinensis)。而由於在命名上經常出現晚出等名或晚出同名,它們在命名上都屬於非法名稱且不能使用,因此,一個物種完整的正確學名應該為「屬名+種加詞+命名人」。在科學上,只有這樣的名字,才被能認定是這個物種正確的、合法的、標準的名稱。此外,在一些組合種名的後面,還必須標明基名的命名人以及修訂者的姓名等。

茶的拉丁學名

這個規則看似簡單,但其實對於植物學發展非常重要。儘管人類很早就開始認識植物,可由於認識局限,古人對於植物的分類、命名並不十分嚴謹,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情況常有發生。加之歷史上的流變,情況就變得更為複雜。比方說,武俠小說里所說的「斷腸草」,從植物學角度看至少有30多種,馬錢科鉤吻屬、毛茛科烏頭屬、瑞香科狼毒屬、紫堇科紫堇屬,都有植物被稱作「斷腸草」——所以,打小兒生長在湖北的程靈素和原籍浙江的黃蓉如果聊起斷腸草,她們頭腦中想到的可能根本不是一種東西……

4種「斷腸草」:A、鉤吻 Gelsemium elegans (Gardn. & Champ. ) Benth.;B、狼毒 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C、烏頭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D、黃堇 Corydalis pallida (Thunb.) Pers.。圖片引自中國植物圖像庫

再比如英文中的bluebell,在英格蘭指的是風信子屬的藍鈴花(Hyacinthoides non-scripta(L.) Chouard ex Rothm.),在蘇格蘭指的是風鈴草屬的圓葉風鈴草(Campanula rotundifoliaL.),在北美則指的是濱紫草屬植物(MertensiaRoth)。在這種連植物種類都說不一致的情況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就更是困難。

英格蘭、蘇格蘭和北美的bluebell:A、藍鈴花 Hyacinthoides non-scripta (L.) Chouard ex Rothm.;B、圓葉風鈴草 Campanula rotundifolia L.;C、長筒濱紫草Mertensia davurica (Sims) G. Don。A、C引自中國植物圖像庫,B引自維基百科

因此,文藝復興時期,一些科學家就提出規範植物命名法則的事情,例如瑞士植物學家加斯柏·鮑欣(Gaspard Bauhin,1560-1624)就曾經提出類似雙名法的思想,認為應當用盡量少的詞來描述植物,因此在他著作中很多植物就表現出「雙名」的形式——不過他用的是法文,而且並未應用到所有物種上。在這些學者的啟發下,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Von Linne,1707-1778)花費了大量精力完善植物命名的相關規則,提出了雙名法。通過這種方法,林奈給已經記錄的7000多種植物進行命名,並記錄在他的著作《植物種志》中。後來,他又將這套規則擴展到動物命名上。

林奈和他的著作《植物種志》,圖片引自維基百科

雙名法的優點是十分明顯的。首先,它保證了每一種植物有且只有一個學名——即使研究者採用其他的語言,在學術交流中也必須使用拉丁學名作為植物正式的名稱——這就避免了翻譯的困難。其次,任何一個物種都可以明確無誤的由兩個單詞確定,屬名明確了該物種的分類地位,種加詞則部分顯現了該物種的特徵以及相關事宜。第三,這套命名方法不僅可以應用於植物,也可以應用於動物和微生物。

不過,儘管雙名法具有簡便性、科學性、廣泛性的特點,但是在當時並沒有被當作一個普遍性的規則。林奈死後,他提出的原則大多數被人遺忘。1867年,A·德堪多(Alphonse de Candolle,1806-1893)應國際植物學大會組織委員會要求,發表了《植物命名法》。

A·德堪多

這是基於林奈雙名法原則建立的一套正式的植物命名法規。1900年,第一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在巴黎舉行,決定在下一屆大會對植物命名規則進行修訂。然而,第二屆國際植物學大會雖然基於德堪多的《命名法》產生了《國際植物命名規則》,但因為歐美學者學術意見不同,植物學命名法規經歷了不少分歧,直到1930年第五屆大會才得以彌合。1950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第七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正式通過了第一個《國際植物命名法規》。在隨後的歷屆植物學大會上,《國際植物命名法規》都經過了一定的修訂。最近的一次修訂是在去年在深圳舉辦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這是該大會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中科院植物所作為中國植物學會的掛靠單位,積極組織本次大會。會上通過的植物命名法規,按照慣例被稱作《深圳法規》。

第十九屆國際植物學大會於2017年7月24日在廣東省深圳市開幕。

當然,現行的植物命名法規,比林奈所制定的規則要更加完善。它對於物種名稱的發表、種以下的分類群等等都給出了規定,同時也對物種分類群變更、名稱修訂等等問題做了規定。

而鑒於林奈的突出貢獻,在命名人的標準縮寫中,林奈是唯一一位可以縮寫為「L.」單個字母的人。

最後,我們來一起學幾種春天常見花卉的拉丁名。至於這些拉丁詞都是什麼意思,就請查閱《拉漢科技詞典》吧!

鬱金香Tulipa gesnerianaL.

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Lindl.

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ère) de Vos ex Henry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

海棠花Malus spectabilis(Ait.) Borkh.

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 Nakai

東京櫻花Cerasus yedoensis(Matsum.) Yu et Li

註:本文的分類及拉丁名據《中國植物志》;《中國植物志》中沒有記載的植物,其分類及拉丁名據維基百科。本文寫作得到了中科院植物所朱相雲、周世良二位研究員的指導。

來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清明專題
紅外非易失性存儲器研究獲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