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慈大傳》英文版由英國人翻譯在倫敦出版

《宋慈大傳》英文版由英國人翻譯在倫敦出版

《宋慈大傳》英文版由英國人翻譯在倫敦出版

2018年4月倫敦書展期間,英國查斯(亞洲)出版有限公司在倫敦舉辦了《宋慈大傳》(英文版)(第一卷、第二卷)新書宣傳活動。

《宋慈大傳》是宋慈傳記與小說的合本,是作者王宏甲前後37年來「發掘與歷史性地再現宋慈」的結晶,書中的斷案知識源自宋慈的《洗冤集錄》。

《宋慈大傳》中文版於2016年4月出版,正逢宋慈誕辰830周年。這部作品引人入勝的故事和蘊含的人文價值與學術價值,吸引了英國查斯(亞洲)出版有限公司的注意,於2016年年底和中譯出版社簽署了全球英文版版權輸出協議,希望通過《宋慈大傳》(英文版)在海外推廣,把宋慈介紹給全世界的讀者。

《宋慈大傳》首發式

據悉,《宋慈大傳》的英文譯者James TrappJames 曾奉職於大英博物館,是一名中國文化的精通者。James說,他的家人是這部翻譯作品的第一讀者,每天翻譯工作結束後,James都會在家裡人的要求下更新故事情節,這個故事深深地吸引著他和他的家人,他們都非常看好該書在英國的出版發行。

英 文 版 自 序——王宏甲

寫這篇文字時,記憶中的陽光強烈起來。

那是我青年時的一個中午,那年我十八歲(也許十九歲)。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像我這樣從城裡到農村去勞動和生活的青年有兩千多萬,我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知青」。那天中午,有個外村知青來到我們村的知青居住點,他帶來了一本沒封面沒封底的書,我拿起來翻翻就被吸引住了。

應該說,我被震撼!

我第一次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智慧叫推理。

也是第一次,我記住了「福爾摩斯」這個名字。

就在那個中午,我讀了書中的兩個半探案故事,那「半個」沒讀完是因為那知青要走了。書里還有許多個我來不及讀的故事都隨之走了。我有點惆悵,好像有一種能夠打開我眼界,甚至能改變我生活的東西被帶走了。

但是,某種改變已悄悄發生……就那兩個半故事,讓我在閱讀中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我忘了自身的存在,意識卻清晰地隨著故事的進展穿行在倫敦的街巷和宅邸。從此知道,有一種作品的力量,可以在你幾小時的閱讀中打開你心智的竅門。

多年後我才知道,那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寫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又過了很多年,我寫了一部中國大法官宋慈偵破案件的書,由英國翻譯家JamesTrapp譯為英文將在英國出版。此刻,在我寫這篇英文版序言的時候,我仍記得那個陽光直射在鄉居天井裡的中午,心懷感激地想,人能通過閱讀,分享到遙遠的異國人士的智慧,真好。

當然,宋慈與福爾摩斯有個很大的不同。福爾摩斯是虛構的小說人物,宋慈真有其人。就年代而言,福爾摩斯出現在英國有了電報、輪船的汽笛聲鳴響在泰晤士河上的年代。宋慈生長在大宋王朝僅剩半壁江山,成吉思汗正在漠北統一蒙古各部落的年代。不久,蒙古鐵騎就將給整個中國和歐洲留下深刻印象。

我遇到宋慈,因為我們是同鄉,雖然他已去世了七百多年。是的,你沒看錯,是「七百多年」。生命中有一種奇境,你忽然感到心靈與之相撞,發出一種光亮,便不能失之交臂。

英文版《宋慈大傳》中的宋慈手跡

宋慈的經歷也夠傳奇的。他在宋代寫出的《洗冤集錄》被後世確認為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著作。宋慈是這門學科的創立者。可是,《宋史》不見他的蹤跡。清《四庫全書》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著作幾乎都收入了,對《洗冤集錄》只在《總目提要》中存有「提要」,對作者宋慈則稱「始末未詳」。他為何被遺忘了?他的學說被來華的外國人譯成朝、日、法、英、荷、德多國文字流傳於海外,對人類法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可是那些譯著中也沒有宋慈的姓名,外國人讀到了宋慈的學說也不知世上有個宋慈。為什麼?這一切都宛若一個漂泊千古的謎。

1978年我25歲了,被這個謎吸引。我聽到有個聲音在叩我的心扉:你能用文學形式把宋慈寫出來讓天下皆知嗎?我渺小的心似乎被這個念頭嚇一跳,但接著就因之而激動了。為什麼不試一試?

可是我拿什麼來做這件事?

閱讀,先閱讀吧!可是,宋代出版的《洗冤集錄》早已喪失。元版本也寥寥無幾。我最初找到的是一個手抄本,從中可知《洗冤集錄》不載案件,就像醫學專著只講醫學不載醫案。但書中的勘察檢驗知識非常智慧。我能用怎樣的方式把「宋慈」傳播出去?就在那時,我想到了「小說」,想到了福爾摩斯。

焦屍案插圖 戴敦邦畫

自古以來,隱藏在事物內部的真實總是很挑戰人們的眼力。我在有了上述想法的那些早晨和黃昏,那綠樹蔥蘢蟲鳴之聲瀰漫著家鄉的夜晚,我聽到一個又一個聲音問我,宋慈為什麼能寫出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著作?我開始意識到,追尋宋慈,不是只靠在有關史籍中尋覓他的蹤跡,還不能忽視他成長的歷史環境。於是,比他的宋代建陽家鄉,比宋史更遼遠的中外世界,都在我眼前開闊起來。

我注意到,公元前44年愷撒大帝被刺殺,安替斯塔醫生進行了屍體檢驗,這件事曾長期被西方人看作是世界法醫學史上已知的最早的屍檢。其實不然。中國湖北省秦墓出土的《封診式》是寫在竹簡上的刑偵書籍,其中就記述了種種檢驗。

睡虎地秦墓出土《封診式》竹簡(部分)

舉一例:某婦女甲懷孕六月與女子乙發生爭吵鬥毆,乙女子把孕婦摔倒。孕婦流產,把胎兒包來告狀。主審官令打開包袱,只見裡面一個東西狀如凝血塊,大小如手,看不出是胎兒。端來一盆水,把凝血塊放進盆里搖晃,凝血塊逐漸展開,現出胎兒形狀,頭、身、手臂、手指、大腿以下到腳,包括腳趾都可以辨認了,只是還看不出眼睛、耳朵和鼻子。主審官又令「隸妾」檢驗這婦人陰部。隸妾報告說:婦人陰門兩旁有干血,還在流血,這不是來月經。於是派人去捉拿乙婦女。此案不僅有對尚未足月的胎兒進行「屍檢」,還有對流產婦女的活體檢驗。出土《封診式》的墓葬群被考古鑒定為「戰國至秦的墓葬」。秦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如此可以斷定,《封診式》記載的檢驗案,任何一例都比「檢驗愷撒屍體」至少早二百多年。

《封診式》記載的不是中國最早的檢驗。從《禮記》可見周代就有專門的審案治獄官對皮、肉、骨乃至「骨肉皆絕」的傷害進行檢驗。這是距今三千年前的事。從《洗冤集錄》可知,宋慈是中國悠久的法官勘察檢驗學的集大成者,並有他本人在審刑斷獄實踐中的創新。

元明以來,以《洗冤集錄》為藍本進行增刪的版本不少,有的翻譯到海外。由於我國醫史專家宋大仁的研究,我得以知道,最早傳入歐洲的是從清代版本《洗冤錄》翻譯的法文節譯本,刊於1779年巴黎《中國歷史科學藝術》雜誌。此時英國要再過三年才承認美國獨立,《拿破崙法典》還要過二十四年才問世。1853年英國《亞洲文會會報》發表評介《洗冤錄集證》論文,1873年英國劍橋大學東方文化教授嘉爾斯的譯本分期刊於《中國評論》,1924年又全文刊於英國皇家醫學會雜誌,並有單行本問世。

1981年出版的美譯本是《洗冤集錄》第一個完整的外文譯本

在尋找宋慈海內外蹤跡的過程中,我還感覺到,一部能夠開發自己激勵心志的作品,光有層層懸念和絲絲入扣的辨析力是不夠的。「丹青難寫是精神」,最不能缺乏對人的精神世界之形成的可靠追述。

有一種追求悄悄降臨到我的筆下,我懂得了可以努力在這部小說中融文學性與歷史的真實性於一爐。於是你在本書中讀到的宋慈出生、求學、成長,以及為官奉職的地點、職務、時間均與史實相符,依據的法官勘查檢驗知識則主要來自《洗冤集錄》,連判案中量刑的細節也是符合宋代刑法的。我懂得了,小說亦可通過有限的歷史事迹去寫出本質的真實,而本質的真實甚至是更高的真實。

世上有許多小說,也有許多傳記。這部《宋慈大傳》是小說和人物傳記的合本。讀者可以在對照閱讀中獲得更深刻的印象。據說,柯南道爾虛構的「福爾摩斯」,真實地激發了英國人的思辨。我想告訴讀者,多年前我試圖用文學形式去做這件事的努力,是我青年時期建設自己的一個異乎尋常的開端。可以這樣說:每一行向外寫出的文字,都是在向內建設自己。今日青少年讀之,也有益於開發思辨力,是益智也勵志的。

2017年12月5日

關於《宋慈大傳》

《宋慈大傳》中文版由中譯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由英國翻譯家James Trapp翻譯,英國查思出版社在倫敦出版。此書問世頗為不易,它是作者「發掘與歷史性地再現宋慈」前後達37年的結晶。

宋慈1247年著出的《洗冤集錄》被後世確認為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著作,宋慈被尊為法醫學奠基人。在世界法醫學史上,宋慈的姓名就是中國人的驕傲。但《宋史》沒有宋慈傳。清《四庫全書總目》輯有《洗冤集錄》提要,對作者則稱「始末未詳」。宋慈學說被翻譯成朝、日、法、英、荷、德多國文字,流傳於海外,卻無人知道原作者是宋慈。這是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人。

王宏甲與宋慈都是福建建陽人。王宏甲搜覓宋慈蹤跡,從1979年起陸續發表介紹宋慈的文章,包括長中短篇小說。1987年王宏甲作為研究宋慈的專家出席首屆國際法醫學研討會,在會上作《偉大的法醫學家宋慈》的報告。

王宏甲(左一)在首屆國際法醫學研討會上

《宋慈大傳》中的長篇小說是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描寫宋慈一生的長篇小說,創造了運用勘察檢驗來破案的文學形式。英國譯者稱書中的宋慈為「中國的福爾摩斯」。有評論說,包公秉公執法,福爾摩斯善於推理,王宏甲描寫的宋慈,兼有包拯的公正、福爾摩斯的機智,還有令人驚嘆的法醫檢驗知識。稱宋慈形象的出現,使破案小說中的「包公、福爾摩斯、宋慈猶鼎三足」。小說中的斷案知識源自《洗冤集錄》。傳記嚴格追求史實。宋慈是南宋大法官,這樣的高官能不避穢臭躬親驗屍,並以親身見識著《洗冤集錄》,去世時「家無釵澤,廄無駔駿」,清正廉潔,蕭然終身。這樣的大法官在中國堪稱典範,在十三世紀的西方各國也覓無可尋。宋慈不僅是法醫學之父,也堪稱人類法官楷模。

《宋慈大傳》是小說和傳記的合本,並附宋慈生平大事年表,這種綜合表現形式有益於讀者在對照閱讀中對宋慈的一生獲得更深刻的認識。1853年英國《亞洲文會會報》發表評介《洗冤錄集證》論文,此後宋慈學說陸續由歐洲人翻譯到西方多國。今《宋慈大傳》在倫敦出版,是宋慈生平首次被英國人翻譯到歐洲。

目前,除了英文版外,還與俄羅斯尚斯出版社簽署了俄語版權輸出協議,俄語版正在翻譯中。阿拉伯語版和其他語種版權也正在落地中。

王宏甲表示:俄羅斯文學(包括蘇聯時期的文學),是我青少年時期讀得最多的外國文學,阿拉伯民族的《一千零一夜》也激發了我少年時海闊天空色彩斑斕的想像。《宋慈大傳》能翻譯到俄羅斯和阿拉伯民族,我特別開心。

王宏甲說:這開心裡彷彿有一種少年時代的陽光的溫暖,這樣的時刻我總是特別想念我的故鄉福建建陽,它不僅是滋養了我和我的親人朋友的地方,也是滋養了世界偉大的法醫學家宋慈的地方,還是滋養了宋慈的先師朱熹的地方。

王宏甲曾這樣寫道:我家鄉的歷史文化是很深厚的,建陽曾經是宋代三大出版中心之一,曾經書院林立,講帷相望,街坊巷閭,比屋弦誦,被稱為「天下圖書之府」。延至明清,雕版印刷依然繁盛。如果我告訴你,《水滸》《三國演義》最早就是在我的家鄉建陽刻梓問世的,你可能不信。但這是真的,因建陽「天高皇帝遠」,那些在京城裡不敢印的書,在建陽的民間雕坊里悄然印出來了。中國的文化是如此博大,我對弘揚家鄉的文化也只是做了一點點。僅僅在我的家鄉,也需要很多年輕人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發揚光大。

請關注「宏甲文章」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宏甲文章 的精彩文章:

TAG:宏甲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