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藏經的坐標系——187位留名大藏經的譯師及譯經年代

大藏經的坐標系——187位留名大藏經的譯師及譯經年代

大藏經的時間坐標系——大藏經中留名的187位譯師及譯經年代

後面的表格搜集了大藏經中出現的全部譯師,共187位。應該比較全了,遺漏不會超過十幾個,也就是說,譯史留名的譯師應該不超過200位。表格按譯經年代排序,有些未找到事迹,不能確定年代,就放在朝代最後。我只在網上搜了一下,很不專業。如果下功夫肯定還能再找到一些,但終究會有找不到的。把譯師資料湊齊,按譯經年代排序,就成了大藏經的時間坐標系。依此坐標系可以編出最客觀、最穩定的大藏經目錄。

前段時間討論佛經大藏版和流通版的關係時,逐漸搞明白一個道理:大藏經的主要功能是流傳後世,在時間維度上傳承;流通版的主要功能是在空間維度傳播,重點在當世在空間維度傳播就要追求閱讀方便,大眾閱藏的編輯方案是迄今最便於閱讀的一種。在時間維度傳承就要追求穩定,最適合的就是按翻譯時間編目。時間編目的優點是客觀、唯一,誰編都一樣,不會有變化。如果從宋代就這樣編目,應該會更穩定的傳到現在。因為當時的史料比後世多,應該能把翻譯時間搞得更清楚。後世史料越來越少,也就沒的可變了。

其實,早期的經錄就是按時間排序的,後來大藏經按分類編目是為了閱讀方便。但分類編目很難貫徹到底。比如,新譯佛經怎麼辦?如果貫徹分類編目,就應該分別插到所屬部類中,但那樣就得整體重修大藏經,工程太大,只好在正藏後面加續藏。如果就按時間編目,則新譯經本來就應該排在後面,續起來很方便,可以一路續到現代人的翻譯。這樣,前面保持原貌有利於穩定傳承,後面不斷增加有利於及時整理匯總後人工作,鼓勵進取。而現在這種結構,必然隨著時間逐漸不適應,過段時間再修藏的時候就得調整,結果與最初的樣子越來越遠,不利於傳承。究其原因,是時間傳承和空間傳播兩個功能沒區分開,一部大藏經要同時照顧兩個相互矛盾的需求,當然難以穩定。

今後如果再修藏,建議按翻譯時間順序編目。而傳播佛法,就每個時代編適合自己的彙編吧,不妨經常調整,甚至不妨有多種方案同時共存。因為各宗判教不同,理論上每宗都可以提出一個符合自己判教的方案。「大眾閱藏」現在的目錄最接近太虛大師的判教,分大乘三系。後來元聞法師討論,認為如果嚴格按唯識判教不應這麼編,應該把現在法華涅槃部類分別編到第二時和第三時中,會有不小調整。

下面是歷代譯師匯總表。

後漢:

1、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到洛陽

2、安世高,東漢建和元年(147)到洛陽,譯經工作約止於東漢建寧(168~171)中

3、支婁迦讖,東漢桓帝末年(公元167年前後)從月支來到洛陽,譯經的年代在靈帝光和、中平年間(178—189),比安世高稍遲

4、安玄,光和四年(181),與嚴佛調共譯法鏡經二卷

5、嚴佛調,文獻所見最早出家人,後漢靈帝光和四年(181)與安息國優婆塞都尉安玄共譯《法鏡經》二卷、《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一卷,師任筆受。中平五年(188),在洛陽譯出《濡首菩薩無上清凈分衛經》等書

6、支曜,漢靈帝中平二年(185)抵洛陽

7、康孟詳:興平元年(194)在洛陽譯《四諦經》為漢文。

8、竺大力:建安二年(197)康孟詳與天竺沙門竺大力合譯《修行本起經》

9、曇果:建安十七年(213)康孟詳與外國沙門曇果合譯《太子中本起經》。

中國譯師:嚴佛調

三國:

10、 吳支謙,從吳孫權黃武二年到孫亮建興二年(公元223-253年),約三十年間

11、 吳維祇難,吳黃武三年與同伴竺律炎。來至武昌

12、 吳竺律炎

13、 吳竺律炎共支越

14、 吳康僧會,吳赤烏十年(247年)到建業(今江蘇南京)

15、 曹魏康僧鎧,曹魏嘉平四年(252)至洛陽

16、 曹魏白延,《佑錄》傳記部分記他於正始(240-249)末,重譯《首楞嚴經》和譯出《須賴經》及《除災患經》,經錄部分則記這三經是他於魏高貴鄉公(254-260在位)時譯出

17、 曹魏曇諦

西晉:

18、 安法欽,自武帝太康二年(281)至惠帝光熙元年(306),於洛陽譯經

19、 竺法護,在武帝太康五年(284)到懷帝永嘉二年(308)為止,是其翻譯事業的顛峰時期。

20、 聶承遠,曾參與竺法護之譯經工作,最初竺法護譯出超日明經時,詞句繁瑣,幸得承遠刪綴文句,乃雅順而通達,為世人所樂讀。

21、 聶道真,聶承遠之子。少時隨父受學,通達梵語。永嘉(307-313)末年,竺法護避居西陲,道真亦隨行。竺法護示寂後,繼續傳譯工作。

22、 無羅叉,《放光般若經》於晉元康元年(291)五月十五日,由闐沙門無叉羅、優婆塞竺叔蘭口傳,祝太玄、周玄明筆受,至十二月二十四日寫訖。

23、 法立

24、 法炬,永嘉二年(308)參與竺法護翻譯普曜經。又謂,法立歿後,法炬一人獨譯出一百三十餘部佛典

25、 支法度,

26、 白法祖,

27、 燉煌三藏

28、 若羅嚴

中國譯師:聶承遠、聶道真、法立、法炬

東晉十六國:

29、 西晉聖堅譯,西秦 聖堅譯,伏秦 聖堅譯,西域人。久居涼州。

30、 東晉 帛戶梨蜜多羅,龜茲國王子,讓位出家,通經論,善密法。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到建康住建初寺。

31、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於苻秦建元年間(365—384)來長安。建元十五年(379),高僧釋道安也來長安,備受苻堅敬重;道安當時年垂七十,仍極力獎勵譯書。時車師前部(吐魯番)王彌第的國師鳩摩羅佛提,罽賓沙門僧伽跋澄和曇摩蜱,兜(佉)勒沙門曇摩難提等先後來到長安,逐漸形成新的譯經重鎮。

32、 晉僧提婆共慧遠譯

33、 東晉竺曇無蘭譯,東晉孝武帝太元六年(381),於楊都謝正西寺撰大比丘三百六十戒三部合異二卷。其後十四年,於同寺從事譯經,譯作頗多。

34、 前秦曇摩蜱共竺佛念譯,曇摩蜱(Dharmapriya)與竺佛念於西元382年共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

35、 符秦鳩摩羅佛提等譯,梵名Kuma^ra -buddhi 。意譯作童覺。西域人。晉武帝時來中國,於鄴寺譯四阿鋡暮抄解二卷,時由佛提執梵本,竺佛念、佛護譯為漢文,僧導、僧睿等任筆受。開元釋教錄卷三載,其譯時為苻堅建元十八年(382)壬午八月

36、 符秦僧伽跋澄等譯,於苻秦建元十九年(383)至長安,與道安、曇摩難提、佛圖羅剎、趙政等譯出阿毗曇毗婆沙論。

37、 姚秦竺佛念,符氏建元中,有僧伽跋澄、曇摩難提等入長安,趙正請出諸經,當時名德,莫能傳譯,眾咸推念。於是澄執梵文,念譯為晉,質斷疑義,音字方明。

38、 前涼支施侖譯

39、 東晉迦留陀伽譯,392年譯《十二游經》

40、 姚秦鳩摩羅什譯344-413,東晉太元八年(384年),後涼太祖呂光取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甘肅涼州,後秦弘始三年(401)入長安

41、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42、 姚秦曇摩耶舍譯,晉義熙(公元405年一418年)年間到長安。恰值天竺國僧人曇摩據多也來到關中。二人共同翻譯《舍利弗阿毗曇》,從後秦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到十六年(公元414年)完成。

43、 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44、 元魏曇摩流支。此雲法樂。西域人。以弘始七年(406)秋達關中。

45、 姚秦佛陀耶舍,罽賓人,出身婆羅門種姓。《四分律》譯主。弘始十一年(公元 409 年)羅什圓寂,耶舍仍留在長安傳法。弘始十五年離開長安。

46、 姚秦筏提摩多譯

47、 北梁道龔,北涼永安(401~410)年中,於張掖為沮渠蒙遜譯出寶梁經二卷,收于大寶積經中。

48、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晉義熙四年(408)到長安。義熙七年(411)去廬山。義熙八年(412)秋到荊州。不久,法顯遊歷印度歸來,他們開始合作翻譯。(418-421)譯出六十《華嚴》)。劉宋元嘉六年(429)圓寂,年七十一歲。

49、 東晉法顯(334年—420年),399年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遊歷20多個國家,歷時14年,於義熙九年(413)歸國,翻譯。

50、 北涼曇無讖,北涼玄始十年(421),河西王沮渠蒙遜佔領了敦煌,迎接他到姑臧。北魏主拓跋燾派人到北涼迎取曇無讖,蒙遜殺害了他。時為義和三年(433),讖年四十九歲。

51、 東晉祇多蜜,曇摩蜜多(356~442),梵名Dharma-mitra,譯名法友,經龜茲而至敦煌,後入涼州,劉宋元嘉元年(424)入蜀,後抵建康,於祇洹寺譯出《五門禪經要用法》、《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虛空藏菩薩經》各一卷,十二年,譯出《禪秘要經》三卷。另有《虛空藏菩薩神咒經》等,凡十二部,十七卷。

52、 東晉 難提譯

53、 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浮陀跋摩,西域人。大約在公元433-437年間至北涼首都姑臧(今武威)。北涼永和五年(437年)四月八日,道泰在姑減城內閑豫宮中,請浮陀跋摩開始翻譯《毗婆沙論》。道泰筆授,跋摩口譯,沙門慧篙等300餘人考正文義。

54、 北涼道泰

55、 北涼法盛

56、 北涼 法眾

中國譯師:法顯、竺佛念、道泰、道龔、法盛、法眾

南北朝

57、 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佛陀什(buddhajiva),意譯覺壽,以廢帝義符景元年癸亥七月屈於楊都,先沙門法顯於師子國得彌沙塞律楚本,未及翻譯而顯遷化。建業諸僧聞什既善此學,於是請令出焉,即以其年冬十一月集龍光寺譯,稱為《五分律》。

58、 劉宋曇摩蜜多(356~442),梵名Dharma-mitra,譯名法友,罽賓國人。劉宋元嘉元年(424)入蜀

59、 劉宋畺良耶舍(383年-442年),意譯作時稱,西域人,劉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從西域赴建業,居鐘山道林精舍。

60、 劉宋 功德直玄暢共譯,玄暢,劉宋元嘉二十二年(445),抵揚州,

61、 劉宋求那跋摩,譯為功德鎧,古印度僧人,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徐州刺史王德仲請外國人伊葉波羅翻譯《雜心經》,中途停下。又請跋摩譯出後半部。

62、 劉宋智嚴共寶雲譯,智嚴在西域時求得的梵文本經書,到南朝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智嚴和寶雲和尚一起譯出了《普曜》、《廣博嚴凈》、《四天王》等經書。

63、 寶雲

64、 宋曇無竭,此雲法勇。姓李,幽州黃龍人。宋永初元年(420)招集同志二十五人。發跡北土遠適西方。後於南天竺隨舶泛海達廣州。譯出觀世音受記經。

65、 劉宋僧伽跋摩,梵名Sam!ghavarman 。意譯僧鎧、眾鎧。印度人。劉宋元嘉十年(433)至建康(南京)。元嘉十一年(一說十年)九月出雜阿毗曇心論;十二年正月譯出薩婆多毗尼摩得勒伽十卷。十九年(442)乘西域賈人之舶返回印度。

66、 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年),意譯「功德賢」,中天竺人。劉宋元嘉十二年(435年)到廣州,宋文帝遣使迎入建康從事譯經。

67、 劉宋求那跋陀羅共菩提耶舍譯

68、 劉宋沮渠京聲,河西王沮渠蒙遜從弟,在河西譯出《禪要》。北魏拓跋燾攻滅涼州,沮渠京聲南奔於劉宋。宋大明末年(464)卒。

69、 劉宋慧簡,孝武帝大明元年(457)於陵鹿野寺抄撰灌頂經一卷,譯出經典凡二十五部二十五卷。

70、 劉宋功德直,時有外國沙門功德直者。不知何國人。以宋大明中(457-464)遊方至荊州寓禪房寺。沙門玄暢請其譯出念佛三昧經六卷。及破魔陀羅尼。停荊歷年。後不知所移。

71、 宋翔公

72、 宋法海

73、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曇曜,北魏興安二年(453年),曇曜被朝廷徵至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文成帝把他禮為帝師。譯經工作始於和平三年(462年)。

74、 元魏吉迦夜

75、 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梵名(dharmagatayas/as),意譯法生稱。中印度人。高帝建元三年(481),於廣州朝亭寺譯出無量義經一卷。

76、 蕭齊求那毗地譯

77、 蕭齊曇景譯

78、 蕭齊僧伽跋陀羅

79、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僧伽婆羅,意譯僧養、眾鎧,扶南國(湄公河下游)人。乘舶至揚都,住正觀寺,師事求那跋陀羅,精研方等,通解數國書語。梁·天監二年(503),曼陀羅仙自扶南國來朝時,奉敕與之從事譯經。

80、 曼陀羅仙

81、 元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勒拿摩提(?~約515年),中印度高僧,於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到嵩山少林寺,被跋陀安排於大「翻經堂」中,

82、 元魏菩提流支,意譯為道希,北印度人。北魏永平元年(508年)經西域到洛陽,受到魏宣武帝的優禮,提供其優越的條件譯經。

83、 元魏瞿曇般若流支,東魏 瞿曇般若流支譯,Gautamapraj?āruci,也譯作瞿曇般若留支,流支,般若流志,般若留支,智希,慧愛,瞿曇流支,瞿曇留支。姓瞿曇,名般若流支。婆羅門種,南印度波羅奈城人。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與毗目智仙一同進入洛陽,孝靜帝天平元年(534年)移住鄴都。元象元年(538年)至武帝元年(543年)於鄴都譯經。

84、 元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譯

85、 元魏佛陀扇多,意譯「覺定」。北天竺人。曾與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合譯世親的《十地經論》。

86、 元魏達磨菩提譯

87、 元魏慧覺等譯

88、 元魏月婆首那譯,梁月婆首那譯,陳月婆首那譯,古代中印度優禪尼國(今印度中央邦烏賈因[Ujjain] 附近)王子。六世紀中期來中國,在東魏、梁、陳翻譯佛經

89、 梁真諦譯,陳 真諦譯(499~569),梵名Parama^rtha,音譯作波羅末他、波羅末陀。又稱拘羅那陀(梵Kulana^tha )。西北印度優禪尼(梵Ujjaini^)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梵Bha^rata )。梁大同元年(546)抵南海。陳太建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陳太建元年,共譯經論紀傳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僅存三十部。

90、 後魏法場

91、 高齊那連提耶舍,隋 那連提耶舍(489-589),或稱那連提離耶舍,華言尊稱。北印度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人。天保七年(556)入高齊鄴城,不久即應高洋之請開始譯經。北周建德六年(577)周武滅齊,耶舍被迫「外假俗服,內襲三衣」。隋朝建立,開皇二年(582)被延至京(西安),重振譯事。

92、 北齊 萬天懿,雲中人,本姓拓跋。又稱万俟氏,單稱萬氏。世居洛陽,故又為河南人。少曾出家,師事婆羅門。迨入齊世,奉敕參與耶舍三藏譯經。北齊河清年間(562~564),曾於鄴都譯出尊勝菩薩所問經一部。

93、 周闍那耶舍,梵名Jinayas/a, Jn~a^nayas/a 。又稱耆那耶舍,意譯為藏稱,或勝名。中印度摩伽陀國人。北周時攜二弟子耶舍崛多、闍那崛多入華。

94、 北周 耶舍崛多

中國譯師:寶雲、曇無竭、沮渠京聲、慧簡、法海、翔公、慧覺、法場、萬天懿

95、 北周 闍那崛多,隋 闍那崛多(523~600)梵名Jn~a^nagupta 。意譯德志、至德、佛德、志德。北周明帝武成年間(559~560),偕師耶舍、跋達啰及同參耶舍崛多等至長安。北周武帝滅法時,經甘州入突厥,未久,耶舍與跋達啰相繼入寂。師與北齊僧惠琳、寶暹等相遇,共居突厥譯經,並習禪定。隋興,文帝遣使請還,敕主譯事

96、 隋毗尼多流支,意譯為滅喜。南天竺人,出身婆羅門。南朝陳太建六年(574)到長安,從禪宗三祖僧璨參學,後至廣州制旨寺譯經。太建十二(580)年到達越南,住河東法雲寺,翻譯《大乘方廣總持經》。在越南14年,創立滅喜禪派。

97、 隋達摩笈多,華言「法密」或「法藏」。南印度人,剎帝利種姓。隋開皇十年(590),文帝詔他入京譯經。唐武德二年(619)卒於上林園。

98、 隋笈多共行炬等譯

99、 隋菩提燈

100、 隋豆那掘多

101、 隋瞿曇法智

102、 隋寶貴

103、 隋僧就

中國譯師:寶貴、僧就

104、 唐若那跋陀羅,南海訶陵國人。又稱智賢。僧會寧欲往天竺,路經訶陵國,遂共譯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寄歸交州。

105、 唐玄奘(602年~664年),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達長安

106、 唐 智通譯(647—653)

107、 唐阿地瞿多,於唐永徽三年(652)正月到長安。

108、 唐佛陀多羅,華言覺救,罽賓人(唐稱迦濕彌羅,今新疆西南部克什米爾地區)。止洛陽白馬寺,譯出大方廣圓覺了義經。佛祖統記卷三十九:唐高宗永徽六年(655)罽賓國佛陀多羅,於白馬寺譯大方廣圓覺修羅了義經一卷。

109、 唐那提,唐曰福生。梵言布如烏代邪,略而雲那提。中印度人。655年抵達長安,翌年那提受皇帝令,為採集珍貴藥草而往南海。663年回到長安。但在這之前(659年),玄奘為翻譯《大般若經》移住玉華寺,把那提三藏的梵本也帶走了。僅翻譯《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以及《阿吒那智經》三部。同年,以採藥為由得到皇帝的允許前往南方,而後未再回

110、 唐地婆訶羅,華言日照,中印度人。唐高宗儀鳳初(676)來華。自儀鳳四年(679)至天后垂拱末(688),譯出經論十八部,三十四卷。

111、 唐杜行顗

112、 唐佛陀波利,北印度罽賓國人。聞文殊菩薩在清涼山,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杖錫五台山,逢一神異老翁,命其回印度取尊勝法。儀鳳四年(679),高宗敕令日照及杜行顗譯之,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佛陀波利到了京城長安……,來到五台山附近的西明寺,和精通梵語的順貞和尚一起重新譯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113、 唐提雲般若,梵名Devaprajn~a^ ,又作提雲陀若那。意譯作天智。于闐國人。武周天后永昌元年(689)來華,奉詔於魏國東寺譯經。

114、 唐彌陀山(690—704)

115、 唐慧智(693)

116、 唐寶思惟,北印度迦濕彌羅國之剎帝利種。(693—706)

117、 唐李無諂(700)

118、 唐菩提流志,12歲時從外道出家,學習數論,精通聲明、陰陽、曆數、地理、天文、咒術、醫方等。60歲時遇大乘上座部高僧耶舍瞿沙,辯論服輸,改奉佛教。經過5年學習,通達三藏,名聲遠播。唐高宗遣使到印度聘請他來華。往返10年,至武周長壽二年(693年)到達洛陽。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完成《寶積經》編譯後擱筆不譯,專心禪觀,於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謝世,享壽156歲。

119、 唐實叉難陀(公元652~710年)梵名Sikshananda ,又作施乞叉難陀。譯作學喜、喜學。于闐人。證聖元年(695)到達洛陽,與菩提流志、義凈等重譯《華嚴》

120、 唐義凈(635~713)河北涿縣人,一說齊州(山東歷城)人,俗姓張。字文明。於咸亨二年(671)經由廣州,取道海路,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臘巴鄰旁,Palembang)至印度,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後又至蘇門答臘遊學七年。自聖歷二年(699)迄景雲二年(711),歷時十二年,譯五十六部,共二三〇卷。

121、 唐般刺蜜帝,《楞嚴經》譯出在公元705年。

122、 唐智嚴,(707—721)

123、 唐阿質達霰,阿質達霰:梵名Ajitasena 。意譯無能勝將。北印度人。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四載︰『開元二十年,因法月三藏貢獻入朝,附上件經至於京邑,不及得入開元目錄,准敕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於安西(即龜茲)譯出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三卷、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一卷、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一卷。

124、 唐 善無畏,善無畏祖師(梵名?ubhakara-Simha,直譯為凈獅子,意譯為善無畏),乃唐密開山祖師、開元三大士之首。他生於印度烏荼國,為釋迦如來季父甘露飯王的後代。他的先人來自中印度,因國難而出奔到烏荼國,當了烏荼王。開元五年(公元717年),玄宗詔善無畏於西明寺菩提院譯經。譯經年代(716—735)

125、 唐 金剛智,719年(開元七年)到達廣州。開元八年(720),金剛智來到洛陽、長安,面謁玄宗,成為大唐國師,先後在慈恩寺、薦福寺、資聖寺、大薦福寺等處,或建立壇場,或翻譯經典,度化四眾。

126、 唐 一行683年~727年,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組織翻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陀羅尼》,一行為筆受。參預譯《大日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次年寫成《大日經疏》,此《疏》,是一行請善無畏闡釋《大日經》義,由一行記錄並發揮而成的。

127、 唐 輸婆迦羅並一行譯,

128、 唐法月,東印度人。音譯達磨戰涅羅。嘗遊學中印度,精通三藏及醫明。開元十八年(730),因安西節度使呂休林之表薦,遂攜弟子利言隨行入唐。開元二十年抵長安。於天寶二年(743)示寂。世壽九十一,僧臘七十二。

129、 唐不空,(Amoghavajra),705~774,音譯為阿目佉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又名不空三藏法師,不空大師,或稱不空智,唐玄宗賜號「大唐智藏」。開元二十九年(741)奉詔齎送國書,率弟子等37人從普賢阿闍黎重受灌頂,學習密法3年。於唐天寶五載(746)返長安。安祿山攻陷長安後,他秘密派人與肅宗通報消息。至德二載(757)唐室還都後備受肅宗禮遇。乾元元年(758)肅宗敕命將長安、洛陽諸寺及各縣寺舍、村坊凡舊日玄奘、義凈、菩提流支、善無畏、寶勝等攜來的梵夾全部集中大興善寺,交不空翻譯。所譯顯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130、 唐 惠果造

131、 唐般若,北印度迦畢試國(罽賓)人,姓喬達摩。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抵達廣州,翌年至長安。貞元四年(788)與大秦寺波斯僧景凈譯成譯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十卷,後受命與利言等九人於西明寺重譯該經。十二年(796)奉命於崇福寺宣譯《華嚴經》,十四年(798)完成,即《四十華嚴經》

132、 唐屍羅達摩(約785—?)。

133、 唐般若共利言譯

134、 唐 慧琳集,慧琳,疏勒國人,俗姓裴。師事不空三藏,內持密藏,外究儒學,精通印度之聲明及中國之訓詁。撰《一切經音義》一百卷。始自貞元四年(788),完成於元和五年(810),前後歷時二十餘年。

135、 唐 般若共牟尼室利譯,釋牟尼室利。華言寂默。德宗貞元九年發那爛陀寺擁錫東來。十六年(800)至長安興善寺。十九年徒崇福醴泉寺。復於慈恩寺請行翻譯事。乃將奘師梵本。出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十卷。

136、 唐勿提提犀魚,蓮花精進按龜茲當地的吐火羅語發音為勿提提犀魚。據《悟空入竺記》記載,悟空和尚東歸遇勿提提犀魚,求其譯《十力經》。

137、 唐惟謹,住慧日寺,文宗太和八年(834),從青龍寺東塔院法潤阿闍梨受密教胎藏法。撰有大隨求即得大陀羅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大毗盧遮那經阿闍梨真實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觀門一卷,署名凈影寺比綺院五部持念僧惟謹。

138、 唐法成,西元八至九世紀前半期活躍於敦煌的譯經僧。西藏人(一說為漢人)。俗姓吳,世稱吳法成。西元848年敦煌復歸唐朝以後,法成居住在沙州(敦煌)開元寺,專心致志於《瑜伽論》的講解。

139、 唐 法全,宣宗大中(847~859)年中,住長安玄法寺,

140、 唐 法天

141、 唐義操集

142、 唐達摩流支

143、 唐波羅頗蜜多羅

144、 唐智慧輪

145、 唐菩提金剛

146、 唐達磨棲那

147、 唐武徹

148、 唐若那

149、 唐伽梵達摩

150、 唐三昧蘇嚩羅

151、 唐解脫師子

152、 唐阿目佉

153、 唐輸婆迦羅

154、 唐金剛福壽

155、 菩提仙譯

156、 唐遍智

157、 唐空蜝

158、 唐般若聽羯啰

159、 唐瞿多

160、 唐含光記

161、 唐憬瑟集

162、 唐般若惹羯羅撰

163、 唐般若力譯

164、 唐神愷記

165、 唐阿謨伽撰

166、 唐金俱吒撰

167、 唐跋馱木阿譯

中國譯師:玄奘、義凈、一行、惠果、杜行顗、李無諂、惟謹、法成、法全、法天、義操、武徹、含光、憬瑟

168、 宋法天(?~1001),中印度人。原為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僧。宋開寶六年(973)來中國,初住漉州蒲津,譯出聖無量壽經、七佛贊等。至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由州府官上表進之,召入京師,造譯經院。七年,與天息災、施護等於譯經院,各譯所攜梵本。

169、 宋施護(?~1017),北印度烏填曩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二月,與天息災三藏同抵宋京,蒙太宗召見並賜紫衣。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十二月二十六日示寂

170、 宋天息災,北印度迦濕彌羅國人,是中印度惹爛馱羅國密林寺僧,施護則是北印度烏填曩國帝釋宮寺僧。他們原系同母兄弟,在太平興國五年(980)一同攜帶梵本來京,七年六月,譯經院成,與施護、法天等共同譯經。雍熙四年奉詔改名法賢。

171、 宋法賢

172、 宋惟凈,俗姓李,金陵人,南唐後主李煜之甥,七歲出家。大平興國八年(983)朝廷選惟凈等五十名兒童學習梵文,學成後任譯筆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受賜「朝散大夫光祿卿」。

173、 宋法護,中天竺國人,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到汴京(今開封市),於至和元年(1054)受賜六字師號「普明慈覺傳梵大師」,嘉祐三年(1058年)示寂,世壽九十六

174、 宋 慈賢,遼 代譯經僧。中印度摩揭陀國人。東遊入契丹,被尊為國師,詔入譯經院。遼道宗清寧八年(1062)頃所完成之契丹本大藏經中,並未收錄上舉諸經,故此等經典或為清寧八年以後所譯出者

175、 宋日稱等譯

176、 宋紹德等譯

177、 宋智吉祥等譯

178、 宋金總持等譯,至徽宗大觀(1107)中,猶有譯經三藏金總持。獲終於嘉裕三年。

中國譯師:惟凈、紹德、金總持

179、 元 沙啰巴,釋沙啰巴西國積寧人。總丱即依癹思巴帝師剃染。習諸部灌頂法。後因迦啰思巴帝師薦於世祖。命譯中國未備顯密諸經。

180、 元管主八撰

181、 元智慧譯

182、 元 真智

183、 元 安藏,安藏(公元?-1293年),畏兀爾人,今新疆吉木薩爾人,是元代著名翻譯家。

184、 元 釋智

185、 清 喇嚇嘎卜楚薩木丹達爾吉譯,清 達喇嘛薩穆丹達爾吉譯,五世達賴

186、 清 工布查布,工布查布是烏珠穆沁旗人,為康熙皇帝撫養長大,精通蒙滿藏漢多種文字。雍正時任西番學總理,乾隆七年(1742年)洮州禪定寺崇梵靜覺國師來京,與他談起《造象量度經》一事,鼓勵他翻譯成漢文。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把它全部翻譯出來

187、 清 阿旺扎什

中國譯師:達喇嘛薩穆丹達爾吉、工布查布、阿旺扎什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造表

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寫文章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 閱藏分享 |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參學在首爾 漢傳佛教的傳承沒斷層
什麼是修行?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