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歸來談創新
這是我上周斯坦福和矽谷遊學感悟的第三篇。
作為從小喜歡看科幻片的人,Nasa一直是我心中嚮往的神秘機構。
1958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創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英語:National Aeronautics and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又稱美國宇航局、美國太空總署。Nasa創立以來,可算譜寫了很多人類史上的壯舉,現在NASA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與許多國內及國際上的科研機構分享其研究數據,在美國有多個研究中心。當然,也是諸多科幻電影繞不開的代表機構。
舊金山灣區在很早就是美國海軍的研發基地。矽谷也是Nasa一個重要的研究基地,2010年,Google和NASA合辦了一所「奇點大學」。
這次在矽谷,我也去參觀了Nasa的矽谷基地。
Nasa在矽谷的基地並不大,主要是太空艙,月球上的生態等等,也有深入淺出介紹太空上的各種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種種場景讓人有種不可思議,拍電影的感覺,各種科技令人讚嘆不已,想想這些都是和我們共存在同一時空的,是真實的卻又那麼遙遠,不由感覺人類探索太空真是偉大的壯舉。
Nasa的訪問讓我不由想起一個事實 ,自明代以後,我們常用「有用」來看世界。
根據英國科學博物館的學者JackChalloner的統計,從舊石器時代(250萬年前)到公元2008年之間產生了1001項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其中中國有30項,佔3%。
這30項全部出現在1500年之前,佔1500年前全球163項重大發明的18.4%,其中最後一項是1498年發明的牙刷,這也是明代唯一的一項重大發明。在1500年之後500多年全世界838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來自中國。
近代500年里,中國在發明創新方面對世界的貢獻幾乎為零,不要說與美國、英國比,我們甚至連瑞士的一個零頭也達不到。
現在中國越來越富有了,有錢人多了,航空航天事業也有極大的發展,也開始走出地球了,但我們做過的事其實都是人家已經做過了的,真正顛覆性的創新幾乎還是空白的。
是什麼造成了這麼巨大的差異呢?
在斯坦福遊學期間,我和斯坦福的教授及工作人員交流時,他們提到美國頂尖名校的中國學生甚至亞裔學生錄取率較低,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高校教授們認為中國學生聰明但沒有遠見,成績好,但真正在社會中成為精英的比例遠低於入校比例,最頂尖的學生最後並不能成為影響世界的領袖人物,而只是去做一些賺錢的工作了。雖然東西方差異很大,但我們確實是有很多進哈佛的書和補習班,應付考試面試都有一整套攻略,但有多少人出書介紹自己是從哈佛出來後做出了巨大成就的?
Nasa和矽谷一樣具有同樣的精神。
一是極度重視創新,二是極度推崇團隊精神。
在斯坦福期間,斯坦福教授、新加坡人葉傅昇教授和我們談了他的看法,在英文中對開拓創新的意思其實有很多表達方式,但中文都只用「創新」表達,語言是思維的表現,一件事如果被重視,必然在語言中表達方式多樣化。正如中文中表達吃的詞有無數。中文中對創新拓展辭彙並不豐富說明了對開拓這件事思維上就不是太重視。
紅樓夢算是中國史詩級巨著,基本是講如何經營存量的故事,很少提到如何向外拓展的。
我們習慣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對身邊的事關心,不關心所謂「天下」事。所以我們更關注生活品質的細節提高,而並不關注什麼人類未來。現在中國人的所謂新四大發明,除了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對世界、對人類有多大不可或缺的貢獻?
張維迎先生有個對中國成就的演講,他說:
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成就是建立在西方世界過去300年發明創造所積累的技術的基礎上,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每一項重要技術和產品,都是別人發明的,不是我們自己發明的。我們只是套利者,不是創新者,我們只是在別人建造的大廈上搭建了一個小閣樓,我們沒有狂妄自大的理由!
正如張維迎先生所說:牛頓花了30年的時間發現了萬有引力,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搞明白了萬有引力定律,如果我宣稱自己用三個月的時間走過了牛頓30年的道路,你們一定覺得可笑。如果我再反過來嘲笑牛頓,那隻能說明我太無知!
即使我們現在有華為、寒武紀、地平線這樣優秀的企業,但是有多少是改變人類?我們現在還在討論如何造出晶元,但即使造出了,晶元本身的概念和用途也不是我們創造的。
張先生對制度的思考當然是本源,也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做為我們個體,我們要理解這種差異,起碼做個更有遠見的人。
從NASA和矽谷的很多企業中,我更能體會創新應該更重增量,創造出更大的財富,而不是緊盯眼前小小的得失。
一,創造財富
很多時候,我們過於在於財富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們特別在意公平,我不是說公平不重要,分蛋糕的方式決定了做蛋糕的方式,這是人類的特性。但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自己眼中的公平很多時候未必是別人認可的公平。
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財富的創造上,在利益上要有捨得的觀念,更有遠見,是不要太在意短期的得失,寧願多付出,少回報,才能將本事長在自己身上。
二,團隊精神
過於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人往往無法帶領團隊走得更遠,現代商業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社會分工,社會分工要求根據我們的要素稟賦,做自己擅長的事,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
1,不要死做
職場上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管理,經營、任何一項工作其實都有很多可以參考的資料。很多事你自己沒做過,不代表就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
學會合理求助是職場上一個重要的技能。
2,專註自己的工作
起碼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不給任何人添麻煩。學會求助不代表在職場當學校。別人沒有義務教你,要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儘可能做到無可挑剔
3,了解別人的工作
想要站得更高,必須了解大局,職業的下一步是什麼往往決定了我們要了解除了自己工作外的別人在做的工作
4,提供幫助,樂於分享
三,向外看,看更大的世界,看增量,有更大的抱負
你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哪裡,你更關注哪些事,你的成就就在哪裡。想要更有遠見,就必須將眼光向外看,你的世界有多大,往往取決於你的視野有多廣。
牛頓的成就讓世人仰望,他一生基本沒離開過劍橋倫敦、林肯郡,甚至連大海都沒見過,但是他能通過大英帝國商業和全球貿易的網路連接,了解到全球化的信息,他能了解到當時的潮汐,水位,世界各地的擺鐘長度,各個地方彗星的位置,這些實測數據支撐他發現了萬有引力。
我們當然難比牛頓的偉大成就。但我們的條件比牛頓要好很多,起碼應該利用現在的條件,培養更廣大的胸懷和遠大的抱負,而不是汲汲營營於我們眼前的一點得失和利益。
只有不斷向外看,增加增量,持續創新,堅持創造,才會成為一個有更大格局的人。
TAG:景紅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