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三大校長》:先生之風,源遠流長

《民國三大校長》:先生之風,源遠流長

全文字數: 1034字

閱讀時間: 4分鐘

寫於2016年7月18日

嶽麓書社的傳記文學書系《民國三大校長》收集了清華大學故校長梅貽琦、北京大學故校長蔡元培及南開大學故校長張伯苓三人的門生故舊回憶三位的文章。雖不如各自傳記般系統,但這些文章都是親歷者或沐其恩感其懷所作一二事,足以窺見這三位校長某一方面或某一思想之一斑。

北大校長蔡元培出身清末翰林,曾任南洋公學校長,即上海交通大學前身。親自參與革命,與同盟會的創立有不解之緣。其任北大校長期間,提倡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提倡學術自由,一改京師大學堂老爺學生的作風。教員學生思想自由發展、自由辯論、自由發表,雜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思潮如波濤澎湃,老頑固新青年,有如洪水猛獸,皆在他的庇護下無憂無慮地競爭。造成大批人才為全國效忠,為其他大學做模範。蔡孑民先生治下的北大後成為五四運動的主陣營,實有孑民之功。其發揚中華文化,功不在禹下。他生於1868年1月11日,卒於1940年3月5日,享年73歲。生死之哀榮都非常人能及。又與共產黨接觸密切,故建國後對其正面評價頗多,此非清華梅貽琦所能及。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隨蔣介石南下後,留美任清華基金會專職管理「清華基金」。恢復清華學報,輾轉回台灣任教育部部長,兼新竹清華大學校長。主持修建原子爐,即建設清華原子研究所,以原子研究為龍頭恢復清華大學,其創辦過程異常艱辛,但與北京之清華比較非可以道里計。這位生於1889年,卒於1962年的沉默儒雅之士,雖長於物理之理科,於30年代掌柄清華大學以來,任30餘年校長,奠定了清華大學在今日中國現代化建設之基礎,使其工科及理科雄踞中國。梅、蔡兩校長均好酒,有千杯不倒之雅號,實為逸聞,梅又出自南開,即張伯苓之門生。

南開大學是張伯苓創立的,故其對南開人而言,重要性非蔡、梅之於北大、清華。北京大學脫胎於京師大學堂,清華大學又有美國庚子賠款。而於1919年創立的南開大學,全緣自私自籌款,依靠社會募捐得以發展壯大。張伯苓生於1876年,卒於1951年,享年76歲,其身材魁梧,親自主講修德課,為人處世之道親自傳授,其時教會學校除讀誦中外歷史、經史子集、中外文學文字之外,有三個新政策:第一為科學,第二為體育,第三為合群愛國。故南開以能以公為校訓。張伯苓因抗戰期間受蔣介石感召,參加國民參政會任副議長。後任考試院院長並加入國民黨。又新中國總理周恩來出自其門下,解放後留重慶,後遷北京傅作義(時任水利部部長)之西屋,卒於天津。1979年南開手冊竟不提及伯苓先生,補記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將南開夷為平地,輾轉遷至後方,與北大、清華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可見當時南開之地位,抗戰勝利後,復辦南開大學。

此民國三大校長,實長教育之牛耳,得以數千數萬計的精英得以培育,為建設中國、弘揚中華文化奠定的功績,非文字算數所能譬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郭艾倫離超巨還有距離
原創:微軟重組大幕拉開,淡化Windows擁抱AI,你能猜到下一步棋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