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揭秘!桂林傳統龍舟活動的前世今生,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

大揭秘!桂林傳統龍舟活動的前世今生,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

桂林的龍舟文化猶如一種信仰。隨著端午節越來越近,桂林一些地方正式進入了「龍舟時間」,耳邊彷彿響起了眾人划槳的聲音,嘿喲!嘿喲!嘿喲!

灕江給人們的印象,總是恬靜而秀美,桂林龍舟,在不少桂林人內心深處,是最為特別的符號。那麼到底什麼是桂林傳統龍舟習俗?下面就跟著了解下。

什麼是桂林傳統龍舟習俗?

桂林傳統龍舟習俗是桂林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習俗,且已桂林龍舟民俗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桂林傳統龍舟以龍王祭祀巡遊為主,它凝結了千百年來桂林當地的文化,語言,習俗,服飾、村際交流方面的眾多元素和歷史傳承。

民間:桂林傳統龍舟習俗有千年歷史

桂林民間傳承的《龍船歌》有詞唱道:古傳下,到如今,扒船本是唐朝興……

從現有文字記載則有,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的古詩《桂林》曾提到: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殊鄉竟何禱,簫鼓不曾休。

明崇禎十年1637年旅行家徐霞客到達桂林時,正值端午節,他在《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中說:「晨起,雨大注……時方禁龍舟,舟人以小艇私棹于山下,鼉鼓雷殷,回波雪涌,殊方同俗,聊資憑弔,不覺再熱。

關於十年一大劃,五年一小劃

明代鄺露所著《赤雅》曾記載:桂林競渡,舟長十餘丈,左右衣白數人,右麾白旗,左麾長袖,為郎當舞。中扮古今名將,各執利兵,傍置弓弩。遇仇敵,不返兵,勝則梟而懸之,鐃歌合舞。

十年一大會,五年一小會,遇甲戊為之,有司毫不敢詰。

桂林傳統龍舟與競技龍舟的區別

競技型龍舟,以競速為主。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其發展可以追溯至1976年舉行的香港龍舟邀請賽,此後,龍舟競賽成為現代體育項目。

競技龍舟則船身尺寸、大小、上船人數都有國家龍舟競賽標準。

桂林傳統龍舟以祭祀、巡遊、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主。

船身尺寸大都按各村祖傳船譜訂製,如搖丁人數過多,可適當增加坐艙。每條龍舟長短不一,尺寸各異,最長的可容納一百五十人左右。

龍舟裝飾有龍頭、兵神、萬年傘,除了鑼鼓手、旗手、炮手、艄公、橈手外,有時還有嗩吶手或「打鑔鑔」的,且每條龍舟均會有一面標有廟名或村名的帥旗。

桂林傳統龍舟習俗迅游流程

每逢大扒(劃)之年,從開鼓、請聖、游龍、走龍親、起水、采青、發兵、進香、舀酒到收兵,自春節開始經端午等節,直到六月六甚至九月九才結束。

其眾多的禮儀形式和規制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什麼是桂林《龍船歌》?

龍船歌是桂林傳統龍舟習俗中極富地方特色的重要內容。

祭祀龍王是一項神聖而又複雜的儀式,伴隨著儀式的進行除了複雜的程序以外,這些歌曲既有對龍王龍神的歌頌,是對風調雨順,太平盛世的企盼。

龍船歌依靠:哦、嗬、吔、呀、嘿,五個助聲詞,形成的曲調。桂林不同地方不同河段的龍船歌都有所不同;

較為常見的有:發兵歌、拉船歌、集人歌、出船歌、開船歌,遊船歌,逆水歌、轉彎歌、搶青歌、連船歌、贏船歌、長行歌,收兵歌等。

對於各村而言,龍船歌有著神聖的地位,儘管難學難唱,也沒有詞意,但不能隨意唱,過去會唱的老人都會制止晚輩隨意唱響龍船歌,怕是驚動了龍王影響收成。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

灕江有龍,還會有,還會一直在。

非物質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精神需要我們繼續去發揚。但是划龍舟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灕江龍船一個都少不了你們。

(來源:桂林人不知道的桂林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旅遊桂林站 的精彩文章:

這21個桂林人熟得不能再熟的地方納入市中心歷史建築名錄,將掛牌保護
桂林文化:值得一談的桂林抗戰題刻

TAG:企鵝旅遊桂林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