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有餘地的中華剪紙文化

留有餘地的中華剪紙文化

藝學之道

你有398位好友已關注...

文|田田

畫家用簡單的水墨渲染多彩的生活,舞蹈以婀娜的姿態抒發複雜的情感,歌唱家也能以美妙的歌喉唱響期待的未來,可是在這樣同樣絢爛的舞台上還有悄然無聲,默默表演的一群人,他們用一張紙,一把剪,訴說著過往,不驚不語。

我不想說誰是真正的大家,因為文化和技藝是高尚的東西。不懂得人會覺得那是在矯揉造作,懂得人也會懷疑創作的情節所在,因此我們只談眼中的浪漫和心中的情懷。

有人說剪紙是一個人的獨白,不需要粉末修飾,也不可以以假亂真,這是真正的技藝,不會為了登高堂趨炎附勢,也不會因為在民間而銷聲匿跡。按照北方傳統的話說這就是「手藝」,當然剪紙的能工巧匠當然也是手藝人。

剪紙屬於一種鏤空刻花技術,但是它的美更加精緻,不像窗欞門框上的實木雕刻也不像油紙書畫上的望而不及,它是親近的,熱情的,但也足以讓你懷念。

有位剪紙藝術家說過這樣一段話:

「關於剪紙,我彷彿霧裡探花,一把剪刀竄流於大紙上,上下穿刺,蜿蜒迂迴。過程像寫詩一樣無聊,卻別具一番重重複復的幸福。流浪陝北的記憶像流沙一樣不斷移動,偶爾趁隙出現的靈光,讓人懷念一個人在黃土高坡窯洞的日子。」

無疑,剪紙是孤獨的。這孤獨是一個人的全部,身心投入卻依然獨唱。

然而它也是火熱的,如北方的民謠、鑼鼓,如一碗高粱紅,一首《走西口》,布滿人情冷暖,風花雪月,它也同樣多情。

如果說詩歌是古人情感的表露,那麼剪紙就是人類智慧的呈現。

GIF

一張紙,輕輕薄薄,簡簡單單,誰曾想它可以包羅萬象,艷麗如花。剪刀在遊走間重建繁華井市,高山秀水,花鳥魚蟲,沒有一件是不能的,沒有眼裡看到指尖遺棄的。剪紙剪出山河,剪出大度,剪出包容和大愛。

從北到南,醇厚及嬌柔,人們也能以節氣民俗宣揚文化傳承。不管是盛唐還是當下,都把這門手藝代代相授,輩輩相傳。

往日的納吉、祝福、勸勉、警戒、怯邪、除惡、趣味也呈現出多彩的姿勢。

東剪玲瓏剔透,變化萬千。西剪別出心裁,詩情畫意。

GIF

日本民俗的剪紙就極為精緻。富士山前看櫻花是他們常見的藝術題材,同樣刻畫習俗典故的作品也並不少見。這顯然也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一草一木,一紙一剪,無不歌頌文化也無一重複做作。

適當的舍才是最大的得。剪紙恰當的利用這一偉大智慧,保留其中得重點和精華,去除無用的糟粕和無關,將藝術和追求推向文明。

這一剪融入了太多前輩的智慧和涵養,為人處世的道理。儘管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技藝已經不用單靠人力完成,但是總有一些東西是進步無法替代的,你願意全身心投入的也要有傳承的技藝所在。

沙子會埋沒金子,人們都說總有一天會發光,可是華夏兒女更應該像一枚河蚌,周而復始,水滴石穿,經過歲月長河的洗禮,愈發光亮如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登陸配置交換機竟然如此簡單
全外教、全外語授課、全國際課程就是一流國際學校么?那是你自己腦補的假象!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