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還有一所清華大學?建在親王府上,為現代醫學做出巨大貢獻
文|李思達
在今天清華大學校園西區內,人們能看到大多數以清華早期建築群為統稱的全國重點文物單位。不過,其實從廣義上來說,在北京二環以內,清華大學還有一塊重要的「飛地」,同時也是一處全國重點文物單位——這就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同時也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由於這所學校在歷史上和清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直到如今,仍有著「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第二官方名稱。
北京協和醫學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半葉。當時各在華外國教會紛紛興辦醫院,將醫學作為一門科學,從西方引入。1905年,英國人科齡(Ihos. Cochrane)在清政府支持下,在北京東單牌樓石牌坊右修建了一座大樓,作為協和醫學堂大樓,開始招收醫學生。不過,真正讓協和成為世界一流醫學院的,還是因為財大氣粗的洛克菲勒集團入主協和。1915年7月,洛克菲勒集團旗下的「中華醫學基金會」正式接管北京協和醫學堂,隨即投資收購了東單三條原清朝豫親王府的全部房地產,在此基礎上重建了一所氣勢恢宏的建築群,形成了今天的協和醫學院。
洛克菲勒買下豫王府
身處北京城內東單要地,既要考慮古都風格,又要考慮美國投資背景,兩者該如何協調?這還真是給當時的建築師何士(Harry Hussey)出了個難題。當時,洛克菲勒集團先委派美國著名建築師,曾設計過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古勵志(Charles A. Coolidge)前來考察。他在考察之後認為使用中式大房頂會造成比例失調,同時會有很多通風防火問題難以得到解決,他的意見曾得到當時清華校長周詒春的支持,認為就應該全盤西化。但何士在綜合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在古勵志方案上加以改動,採納其群體布局和空間劃分的同時,全部加蓋中國風的大房頂,甚至連鍋爐房都不例外。
在協和醫學院興建過程中,何士大量使用曾參與過清代宮廷建築建造維修的工匠,盡量在近現代的外表下,使用傳統工藝的材料。當時,為了在協和醫學院的屋頂上覆蓋琉璃瓦,何士專門找來京西為清皇室生產琉璃瓦的窯廠重製了一批。作為一個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建築師,何士對紫禁城有一種崇拜的感情,所以在協和的設計和建造上,一直力求能和整個北京內城的風格相統一:使用清水磚牆,能與北京四合院的青灰色基調融為一體;而深綠色琉璃瓦屋頂典雅莊嚴不張揚,不至於對紫禁城的金黃色琉璃瓦形成挑戰。而在建築造型上,何士將兩個入口都設計為中式傳統庭院布局,使得主體建築退離街道,並且能在北京的衚衕襯托下顯得自然和諧,從空中俯視,整個協和醫學院和北京城貼合得天衣無縫,毫無突兀之感。
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大樓,由美國社會學家甘博(Gamble)於1916-1917 年間拍攝
何士精心設計的協和醫學院,在當時便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當時北洋政府內務部派代表視察工地之後,向時任總統徐世昌做了彙報。徐世昌為此專門致電老洛克菲勒,特別指出,建築採用中國傳統風格是「有尊嚴和美麗」,因為協和醫學院建築群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面臨西方文化入侵挑戰時的一種反擊。正是因為何士等建築師和中國工匠的努力,使得協和醫學院成為過去為數不多的,建築上中西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證明了中國傳統建築,也可以用於近現代具有複雜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築。
今天,人們走到北京東單三條衚衕口,能看到一個傳統的門樓,門樓兩側有一對石頭卧獅。這對抬頭匍匐而不是蹲踞的卧獅,正是鐵帽子王豫親王家的舊物。據說當年首代豫親王多鐸戰功赫赫,天下平定之後順治皇帝為表彰其功勞,特下令允許豫親王府門口獅子是卧獅,寓意其可以從此安享清福。這裡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豫親王府改建而成的協和舊址。在昔日,這所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曾引領了近現代中國醫學發展,為中國醫學現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直到今天,這所享譽盛名的醫學院依然在繼續運作,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座文保單位,還在不斷創造新的歷史。
※宜川戰役:打得胡宗南三天日記寫的全是「痛心何極」
※浙大五校區之一,曾為教會學校,僻靜優美成最佳求學聖地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