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真的了解二十四節氣嗎?

你真的了解二十四節氣嗎?

二十四節氣

故夢

 古風系精選集

蘇強 

00:00/04:44

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我曾表態說準備包攬下為大家介紹二十四節氣的任務,並為此做了一點準備工作,然而越是深入了解,越是為其中蘊藏的智慧所折服。思慮再三,我還是決定先給大家普及一點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小常識。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補充曆法,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其既表現寒暑往來物候變化,又反應氣溫高低降雨狀況,堪稱是先人觀天時萬物總結出的智慧結晶,被氣象學家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老版《三國演義》諸葛亮魯肅論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亮指其牆上所掛「卦氣七十二候圖」言)「比如這七十二候圖,它成圖於周公,將節氣周天三百六十日分類別之,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成時,四時成歲。將一年之中的節氣更替、萬物衰榮一一道明;何時虹藏不見,何時雷始收聲,何時土潤溽暑,何時霧霾蒸騰……如此只需諳熟於胸,融匯於心,運用得當,便可勝於百萬雄兵!」

可見,二十四節氣的作用不僅體現在農業生產方面,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作用于軍事作戰、展現於文學和民俗中。

中醫十分講究天人相應,認為自然界的周期性節律性變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人體,節氣的變化是疾病產生的病因病理之一。唐瞿曇悉達曾在《開元占經》中云:「立春,當至不至,兵起,麥不行,瘧病行;未當至而至多病燥疾。」以說明節氣與疾病的關係。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講述人蔘白虎湯時特別提及:「此方在夏至後,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亦顯示了節氣對中醫治療的影響。

因此,將二十四節氣諳熟於心有利於我們把握疾病的來龍去脈,達到預防預測、正確診治、合理養生的目的。

當然,這些話有些書面,大家看著也覺得無聊。若論本心講,我會萌生出講解二十四節氣的想法,大抵是因為實在不忍心看到當我提及二十四節氣時他人茫然無知仿若從未聽說過的疑惑的面孔;不忍心使這千年流傳下來的智慧精髓在我們這裡默然消逝。

好啦,接下來讓我帶著大家了解幾個字來讓我炫耀一下自己的準備工作做的多麼充足吧~

我們常說氣候、節氣,大家能分辨的清候、氣、節的區別嗎?實際上,在《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就已提出:「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

在長期的觀察勞作中,古人發現每五天就有一個明顯的候應變化——比如能看出一些花在次第開放——因此把五天叫作一候,把一年被分成了七十二候。古代中醫在看慢性病調養時,一般一次開五服藥,五天後再來複診。

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法。

節氣

一候

二候

三候

小寒

梅花

山茶

水仙

大寒

瑞香

蘭花

山礬

立春

迎春

櫻桃

望春

雨水

菜花

杏花

李花

驚蟄

桃花

棣棠

薔薇

春分

海棠

梨花

木蘭

清明

桐花

麥花

柳花

穀雨

牡丹

荼蘼

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風表

「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想想古人以花計時、靜盼花開,就莫名覺得生活被詩意化了。

古人將三候稱為一氣,七十二候也是在二十四節氣的基礎上形成的。大家對於「二十四節氣」這個說法應該是比較熟悉的,我記得小學時我就曾背誦過節氣歌,何況高考前還作為文學常識複習過。實際上在古代曆法中,每月有兩個節氣,月首者稱之為「節氣」,包括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月中者稱之為「中氣」,包括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節氣」和「中氣」各佔一半,二者交替運行,周而復始,只是今人已不再細分,將之並稱為節氣。

在此附上我超喜歡的一組二十四節氣圖

(右滑觀看四張圖片)

我記得曾有人問過我,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還是按陽曆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要先問另一個問題:我國的傳統曆法是陰曆還是陽曆?

答案是:陰陽合曆

先說明幾個曆法:

陽曆又稱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古埃及曆就是太陽曆,是世界上第一個太陽曆。現在國際通用的公曆(格里高利曆)也屬於太陽曆。陰曆又稱太陰曆,是按照月亮繞地球的公轉為準則的曆法。伊斯蘭曆算是難得純粹的太陰曆。

陰陽曆是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周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周期而制定的曆法。代表當然就是我們的夏曆,也就是農曆。農曆=陰陽曆(我會說我原來一直以為農曆就是陰曆?)中國的農曆可以理解為是干支歷(陽曆)和陰曆的組合,以二十四節氣指導工作指導農耕,以陰曆指導生活,比較好地協調了太陽、月亮的周期,實現了「陰陽合一」。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用的是標準的太陽曆。因此二十四節氣的日子基本都是固定的。

那麼節氣的「節」是什麼意思呢?古人云:三氣為一節。所謂八節,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二分二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節是個難過去的坎兒。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有些身患重病的老人會在這八節上格外難過,有些極其敏感的人也會在此時感覺身體略有不適。古人發現每四十五天自然界及人的身體就會有一個大的變化。

清彭子益曾說:「二十四節氣, 節與節之間, 是滑利的。一到節上, 便難過去。宇宙大氣, 交節必郁而後通。久病之人, 交節前三日多死。大氣鬱人身亦郁。久病之人, 腠理干塞, 交節不能通過, 是以死也。」所以古代百姓有個保健思想,就是在這八節前後吃點葯調理一下身體,以順利度過節,免得使「節」變成了「劫」。

emmmm,果真是一寫想寫的東西就停不下來啊……實在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種知識相互關聯,絕非一兩句可以言明。再寫下去怕是只能讓小陀螺給我分成上下期了,也不知道會不會被罵_(′?`」 ∠)_(你猜)

不過大家若是有什麼感興趣的,可在公眾號中留言,我一定認真學習後與大家分享。

最後說明一下,鄙人學識淺薄,所知不多,僅為知識的搬運工爾,上述內容多來源於種種論文或百度百科。

正文內容就到這裡啦,非常感謝紫蘇的分享!如果覺得紫蘇寫的不錯,記得給她一個小心心,愛你們

後期會推更詳細更豐富的內容,敬請期待!

正文:紫蘇

編輯:小陀螺

排版:三河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多原創內容

盡在沙上閑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上閑鷗 的精彩文章:

若問清盟誰可托,沙上閑鷗

TAG:沙上閑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