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中,我在等待你
高老師的芍藥園
口述 _ 高健洲
??
1 | 十二年前
▲這時候,園子里的樹已經鬱鬱蔥蔥
2006年的時候,我在林業大學上大四,被老師派去學校花卉基地幹活兒,那是我第一次去那個園子。
那天是中秋節,我和同學兩人,輾轉坐了好幾趟車,最後停在了一個村子旁。那裡的樹和藍天好高,比北京城裡的都要高一些。我們走在通往園子的一條路上,路很窄,風吹起楊樹葉子嘩啦嘩啦的,旁邊還有一片落花生的田。
我是學花卉園藝的,那個園子是我們做實驗的地方。那一次因為要把四千棵芍藥種在地里,我們提前過來放線。放線是按照圖紙,在地里量出尺寸,用石灰撒在地上作標記,這樣種出來的芍藥能有一個合適的株距。
雖然已經是秋天了,那天的太陽還是大,我們在地里折騰,太陽直愣愣曬著。以前從來沒幹過這種活,心裡想,上大學怎麼還要做這個?等放完線的時候,四周一看,一個人都沒了。然後聽到路上有人騎著自行車過來,哼著小調,我就想他怎麼那麼幸福啊。
那天晚上留在了園子里。因為之前沒打算住那兒,所以啥也沒有準備,去村子裡的小賣部買了牙刷和麵包來,也沒有月餅,吃完後坐在宿舍的凳子上發獃,那時候真的沒想過十多年後的今天還會做這個,那天晚上的月亮真大真圓啊。
2 | 園 子
▲一種叫「桃花飛雪」的芍藥
後來讀完博士,留校做了老師,研究芍藥成了最感興趣的事。
這個園子里的芍藥有上萬株了,是這些年間我們陸陸續續種起來的。芍藥品種是專門收集的,大多是以前流傳下來的傳統品種,比如『粉玉奴』,『蓮台』等等。
每年五月是芍藥的花期,很多其他的花兒也開放了,這裡會變成一片花園,也是我們最忙的時候。
早晨六點左右起床去園子里幹活。那時候太陽還沒升起來,四周安靜極了,只有鳥叫的聲音,地里有露水,每次走過鞋子都會沾濕。幹活到七八點的時候,聽見路上的人越來越多,太陽也升到了頭頂。
我們的一個工作是,在不同品種的芍藥中,篩選出可以做切花的品種。切花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捧在手裡,送給別人,還有放在自己家裡,桌上的那些鮮花。
我們要研究光照對它們的影響,測各種生理和性狀數據,通過各種方式,找出適合用於溫室培育的品種。這些事都得趕在五月花期的時候來做,所以那時候園子里比平時要忙很多。
現在我們已經選出了兩三個品種,適合在溫室里培育,每年的二三月份就能上市,不用再等到五月。
我跟我愛人求婚的時候,也是用的其中一種,它是桃粉色的,名字叫「桃花飛雪」,叫「飛雪」是因為花瓣的邊緣有淺淺的白色。
那是2014年又一個芍藥花開的季節。她也是做花卉研究的,我提前跟她說好,假裝叫她過來幫忙,打算向她求婚。誰知道那天一直下雨,到中午雨還不停,我索性冒雨去地里,采了十幾枝花。當時天空陰沉,衣服也被打濕了,但心裡還是忍不住激動。一捧芍藥送到她面前時,花瓣上還留著剛才的雨水,她表面上不露聲色,但我知道她一定開心得很。
3 | 育 種
▲用於雜交育種的花粉
想要有好的芍藥品種,最核心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育種開始,就是通過將不同的芍藥雜交,來選出一些表現特別突出的品種。
外國的一些芍藥,品質會特別好,比如美國的「Coral Charm」,荷蘭的「Bartzella」,它們的花瓣相對厚一些,不容易脫落,瓶插期也長一些,開花的時候很有精神活力。因為以前外國人來中國的時候,曾經把中國的芍藥帶回去,和他們當地的野生芍藥雜交,產生了雜種優勢。雜種優勢是不同品種雜交後,它們的後代表現出比雙親更優良的特性,這在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我們也想這麼做,用野生芍藥和傳統品種雜交,培育出更好的花兒來。其實我們國家的芍藥資源很豐富,全世界芍藥屬十餘種,我們大概有七個,比如白芍、赤芍等等,主要分布在內蒙、新疆、四川、西藏這些地方。
雜交要先有野生芍藥的花粉,我們開始出去找。
4 | 去 找
▲去西藏找白芍藥的途中
找野生芍藥是一件挺難的事。比如四川那麼大,上哪兒去找?而且不一定每次去都能找得到。
去年是去的西藏,因為查到在吉隆縣的江村有開白色花的野生芍藥。
吉隆特別偏遠,是和尼泊爾交界的一個地方,到拉薩後,光開車去那裡就花了三天。那一路非常兇險,山上隨時會有滑坡,路又窄,平均時速只能在30-40碼之間。還要翻雪山,經常海拔就到了四千多,有時候一天下來高差能有八千米。
到了江村後,我們找到駐村的漢族幹部,帶我們挨家挨戶去問。拿著之前做功課時找到的芍藥照片,問他們有沒有見過這個花。有些村民說見過,結果到了他們說的地方發現不是,只是另外一種長著白色的花,就又問,找了三四個村子都是這樣的情況。
後來一直問到靠近邊防的地方,有幾個比較年輕的武警戰士,看了照片後說見過,在另一個村子,只是叫老江村,多了一個「老」字。老江村離尼泊爾更近,於是又費番周折辦了邊防證,一路過去。
老江村特別得美,像江南。它背靠著雪山,到處一片蒼翠,幾乎每一家陽台上都養著花,那裡的人喜歡紅色的花,因為日照很足,花兒特別紅,比我們這裡的更鮮艷。村口還有座弔橋,跨過一條很深的河,村民們會趕著豬過到河對面去。
那次我們是傍晚到的江村,村子後面有個山坡,遠遠地看到山坡上有一點白色的影子,心裡默念:就是它了。
那個山坡很開闊,四周零散長有小灌木,松針掉落下來經年累月,變成了鬆軟濕潤的土壤。大約有一百來株芍藥,三五成群地長在山坡上,我們去的時候,正開滿白色的花朵。
5 | 漫 長
▲已經授粉過的芍藥。紙袋子是為了避免別的花粉落上來。
這兩天,園子里的芍藥陸續開花,我們也要準備為它們雜交了。
一朵花的雜交,只有三天時間來完成。在芍藥花朵打開一小半時,去掉它的雄蕊,用紙袋把柱頭套起來。三天左右後,柱頭開始分泌粘液,用毛筆或棉簽,把採集來的野生花粉抹在柱頭上,再套上紙袋來保護它們,好像是簽訂了「婚約」,不再讓其他的花粉落上來。
然後是等待結籽。當然,也很有可能結不出來。雜交像抽籤或者中獎,不一定很好,也不一定會有結果,但會充滿期待,等著它。
到現在,我們已經把內蒙、新疆、四川、西藏四個地方的野生芍藥花粉都收集到了。花了兩三年的時間,但這只是漫漫育種路上的第一步。
去年春天我們雜交了新疆來的花粉。那段時間又焦慮又期待,經常去地里看看,雖然明明知道看也沒什麼用。下雨的時候,給它們換個袋子,不讓雨水把花粉沖走。到了八月份收果莢的時候,打開一看,居然真的結種子了。結種子意味著我們在育種的道路上又往前走了一小步,我們可以種下它,等它長大,再來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那時候好高興啊,覺得從新疆來的小伙還是不錯的。
第二年,小苗長了出來,真是令人高興啊
但結了籽也不能說成功了。它是有生命的,未來長什麼樣,什麼性格,現在都不知道。而且就算最後得到了一個特別好的花,也還需要觀察,因為它是一個新的品種,還不穩定,可能會發生變化,要經過好幾代的觀察,如果一直是穩定的,才算是有了結果。常常的,從雜交到培育出我們想要的那種花兒,十年八年就過去了。
所以在芍藥育種這條路上,我才剛剛開始,還是個很小的小朋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直以來,這件事是由蜜蜂和風完成的。光是這園子里的花兒,就有上萬隻的蜜蜂和風在幫它們雜交。我們兩個人,每天從早上六點忙到下午五點,每天也就一百多朵,忙十天也就一千多朵,即便現在有了一些科學技術支持,雜交成功的概率依然很小,也有一些運氣的成分,所以如果能成功,要算是大自然的恩賜了。
真正做育種的人都明白這個,生命有它成長的周期,就是去做就好了,有結果的話,肯定會高興,但如果沒有,也在情理之中。
6 | 此起彼伏
花季里,園子里會格外熱鬧
在這個園子里,也有老師在做芍藥花型、花色、花香的研究。除了芍藥,也種著不同的花兒。
相關領域裡的研究者,圍繞它們做著各式各樣的研究和事情。每年從四五月開始,先是牡丹,再是芍藥,然後是萱草、月季、鳶尾、紫薇……依次開放。每次開花,都是這個園子最忙的時候。這些天萱草開了,它是在傍晚開放的,研究萱草的老師和同學,還在萱草田的旁邊搭了帳篷,好在它開放的時刻來觀察它。
我們在地里幹活的時候,蟲子們也特別忙。有酸棗一樣大的蜜蜂,肚子上黑黃相間的,在我們頭頂上飛,聲音巨響;也有的蟲子特別小,小的像一粒沙子;夏天的晚上,牛蛙會出來,叫聲此起彼伏的,連成一片。
7 | 黃色芍藥
▲在荷蘭,人家庭院里的花兒,黃色的芍藥是其中常見的。
最後想再講一個芍藥的故事。
上世紀的日本,有一位育種學家,叫伊藤東一。因為想得到大自然里沒有的黃色芍藥花,他就用黃色的牡丹和白色的芍藥來進行雜交。
牡丹和芍藥看起來很近,也是一個科的,但想讓它們雜交成功,其實特別特別難,是業內公認的難題,這件事情伊藤先生做了二十多年,配了數千對花兒,最後才得到了一些種子。
伊藤把這些種子種到花園裡,但沒等到它們開花,他就去世了,他的愛人接著打理這個花園。7年之後,1956年,這些珍貴的植株開了花,但伊藤夫人年紀大了,沒有察覺到。美國一位研究芍藥的學者慕名去花園拜訪的時候,才發現它們。
這些花兒轟動了上世紀的園藝界,世界上有了黃色的芍藥。因為他,後來的育種者備受鼓勵,以後的牡丹和芍藥雜交出來的花兒,人們都把它們都叫做伊藤。
這個事情是多麼好,也多麼需要耐得住寂寞啊。
■
▲此刻,園子里的花兒們
??
高健洲 1983年生 35歲
大學老師
■
一點感受
我們曾做過很多關於花朵的內容,關於春天裡的喜樂和好事。暮春里、初夏中,芍藥花也是好光景中特別讓人喜歡的一種。一朵,一簇,擺在案頭,十分好看。
我們常常從詩意和文化的角度來對這些美好的東西進行呈現和分析,作為一位科研人員,高老師與芍藥的淵源是我們理解這些事物的另一個角度,我們案頭的花兒,有各種各樣的好看,這些好看中,有一代又一代專業從業者的工作和嘗試,和其中理所應當的漫長和耐心。
一切都值得努力和等待,平平淡淡,也鮮妍可愛。
芍藥_林曦水墨作品
??
采編 _ 李平、余非
攝影 _ 松鼠
個人圖片提供 _ 高健洲
黃色芍藥的圖片來自周法華
也感謝張逸璇同學對我們的幫助
出品 | 小世界工作室
▽ 看看他們的東西 ▽
TAG:林曦的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