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歌推出Chat後,能否顛覆社交網路?

谷歌推出Chat後,能否顛覆社交網路?

1、

賊心不死的谷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社交布局,比如,他們請到了一位年僅21歲的天才CEO——13歲成名,17歲受邀進入Facebook的Michael Sayman,來擔綱一家社交遊戲創業公司Arcade的創始人。

這很容易讓我想起在兩年前,谷歌聘請了聲名狼藉的變態社區4chan的創始人,同樣是年少成名的Chris Poole加入谷歌擔綱匿名社交產品的開發。只不過,那一次Chris Poole加入谷歌之後,變成了「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各路大神加入谷歌做社交產品之後,遭遇往往都非常相似,那就是失敗!

除了Arcade公司之外,谷歌近期推出的更加重量級的產品則是聊天軟體Google Chat,外界一開始對其解讀是對標蘋果的iMessage,但這款產品的定位顯然要更加有野心的多。

說的直白一些,這個Chat希望能取代運營商的短消息按鈕(未來可能取代電話),從而成為能夠對標WhatsApp、Messenger和Viber這樣的產品(這與我們在之前一篇文章《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中提出的設想是一致的)。

實際上,Google Chat已經不僅僅是谷歌的事情,而是一個聯盟的事情。目前,Google Chat聯盟處於快速壯大發展的狀態,大家來感覺一下:

圖片來源:GSMA

仔細看一下,運營商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郝然在列,而手機廠商中,華為、中興、聯想等國產平台也位列其中。

目前,這個聯盟依舊在擴大之中,不管各方協調的困難如何,這已經是一個積極的開端,至少,全球這麼多主流的運營商並不排斥,而國內除了移動之外的聯通和電信也並不排斥,這代表了合作的可能性。

那麼,這一次,谷歌Chat會不會像他們以往的產品一樣,悄無聲息的走向失敗呢?

2、

在今年的谷歌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有人形象的表達了對本次大會的不滿,那就是:往往從「哇」開頭,然後從「哎」結尾。

實際上,谷歌在社交網路產品已經經歷了無數次從「哇」開頭,從「哎」結尾的悲慘故事。

我們先來按照時間順序大概盤點一下這些年被谷歌自己做死的社交產品:

基於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網路軟體Dodgeball,2007年關閉

「Email、微博和即時通訊的混合體」Google Wave,2010年關閉

社交及通信工具Google Buzz,2011年關閉

社交和日常生活信息搜索引擎Aardvark,2011年關閉

IM工具Google Talk,2013年被環聊取代,2017年正式關閉

地理位置社交分享服務Google Latitude,2013年關閉

在線社區Orkut,2014年關閉

社交分享工具Schemer,2014年關閉

應用內社交分享工具Space,2017年關閉

還有停止開發的Allo(主打人工智慧+谷歌助理的IM軟體),發展一般的Duo(視頻聊天軟體)以及YouTube 社區(YouTuber與粉絲溝通行互動)等等。谷歌在社交相關的產品上真是屢敗屢戰,包括之前風風火火的Google+,現在數據方面也已經很久沒有公布了,流量大幅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實際上,在全球的社交項目中,絕大部分項目都被Facebook壓著打,在中國,由於牆的作用,微信一枝獨秀,微博在社交媒體領域獨領風騷,這些年過億級的社交產品也非常的罕見,更別說去撼動二者的地位了。

這與社交產品的遷移成本有關係,尤其是在強關係的社交產品中,遷移的代價非常的大,在強關係領域要想撼動Facebook或者微信這樣的產品,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意味著,如果從強關係來著手改變社交網路的格局,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內的巨頭們也曾開發出對標微信的產品,雖然由於用戶基數大,開始時有很多人使用,但最終都失敗了。典型的如阿里的來往,網易的易信等。谷歌也一樣,開發了一個跟Facebook很像的Google+,雖然一開始用戶數量出現了增長,但缺乏「爆款」的功能,因此始終沒有走出Facebook的陰影,其負責人岡多特拉也在2014年離開谷歌。

雖然Google+目前仍然活著,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基本上,這是一款對Facebook毫無威脅的產品。

在經歷了眾多的失敗之後,Google在近期推出的Chat以及進入遊戲社交領域的Arcade就沒有那麼顯眼了,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會是谷歌眾多做不起來的社交產品中的另外兩個。

那麼,Chat和Arcade公司會有機會嗎?

3、

Facebook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矩陣,包括強關係的Facebook,極簡溝通交流的產品WhatsApp,Messenger以及圖片社交產品Instagram等,此外,Facebook擅長於從全球的同行中進行「模仿」,通過收購或者抄襲,將競爭對手擠垮,或者讓競爭對手難以做大。

美國的Twitter,Snapchat,中國的微信等,全都沒有逃過Facebook的魔抓。為了讓產品部門安心,專心的抄襲,小扎赤膊上陣,在內部設立「早鳥」(early bird)預警系統,專門打了一個口號:「別因為驕傲而不屑於抄襲!」(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早鳥」專註於抄襲或者收購各類社交企業,包括剛剛誕生的小型企業(參考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文章《Facebook作過哪些惡?》)。

基本上,全球市場中,除了少數特殊地區,比如中國、日本、部分歐洲和東南亞國家之外,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法逃過Facebook的魔抓,我們在《騰訊的真正危機:微信會不會被顛覆?》一文中,放過這張圖,大家感受一下(綠色是WhatsApp,藍色是Messenger,深綠色是微信):

從圖上來看,Facebook系列的產品幾乎已經到了不可撼動的格局,但這次,谷歌沒有再進行正面的衝擊,而是發現了兩個打擊點:

1、運營商

2、遊戲

我們今天重點講講運營商,遊戲社交方向,參考微信在王者榮耀中的社交嘗試,未來,這是一塊巨大的市場,而Facebook在這方面並不擅長。

對於運營商而言,由於Facebook,微信等產品的崛起,直接吃掉了他們在簡訊和電話領域的大量利潤,尤其是簡訊領域,他們對此有切膚之痛。

手機簡訊業務誕生於1992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這20多年來,簡訊創造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收益。在智能手機普及之前,人們通過手機使用最多的溝通方式就是電話和簡訊。

我們感受一下當年的數據:2001年全國手機簡訊發送量為189億條,到2005年就已經達3046億條。而節假日簡訊增長更為明顯。2006年春節7天長假全國手機簡訊發送量就達120億條左右,按手機簡訊每條0.1元計算,120億條簡訊就創造了12億元的財富,如果加上以簡訊方式下載鈴聲、笑話、圖像等增值業務的收入,說簡訊成為了運營商的搖錢樹是絲毫不過分的。

這個好日子在2011年微信誕生之後,就開始每況愈下了,現在,普通人可能一個月也發不了幾條簡訊,但微信卻成為了日常溝通必備的產品。除了充當通知和廣告工具之外,簡訊的用途已經越來越少。

社交產品對於運營商而言打擊非常大,尤其在競爭較為充分的市場中,很多運營商的生存成為了問題。

運營商也不是沒有想過對抗微信,比如說中國移動曾經推過融合通信業務,號稱是微信+通訊錄的產品,最終由於推廣不利而告終,電信和網易曾經推過易信,最終也因為模仿微信,缺乏殺手級應用而宣告失敗。

實際上,移動的這個融合通信業務跟谷歌這次的Chat就很像了——直接把簡訊替換成自家的社交產品,與通訊錄完全融合,這個思路非常的牛,因為如果每部手機的簡訊都被換成了類似於微信(確切的說是類似於WhatsApp)的產品,發信息不用付費,還可以發語音,圖片,視頻,都不需要收費,甚至後續連通話都不收費,那麼他比起微信的優勢就很明顯——速度快,通話質量好,而且與通訊錄打通,溝通非常的便捷。——要知道,在微信中,很多人都把名字給換了,很多時候你打開後根本不知道誰是誰,給溝通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此外,隨著微信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朋友圈中出現了太多你不想看的東西,一款簡潔的,只用於溝通的產品就非常的有必要。

這也是Facebook為什麼要做Messenger,以及巨資收購WhatsApp的原因。人們需要Facebook這樣的巨無霸作為強關係的紐帶以及信息流的產品,但人們同時還希望有更加簡潔的純溝通工具。

然而,國企的作風以及「吃獨食」的心態,註定了移動融合通信產品的失敗——要做好這樣的產品,各方的利益必須協調好。比如像谷歌那樣,要把簡訊的位置換成一個類似於WhatsApp的產品,首先運營商要同意,然後手機廠商要同意,最後操作系統提供方要同意,缺一不可。此外,運營商和手機廠商要盡量做到主流的都覆蓋,操作系統方面要涵蓋大部分的用戶,並且要考慮到桌面端,因為很多人會在上班場景使用。

谷歌這次主推這樣的一個Google Chat聯盟實際上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舉動,聯合所有能夠聯合的第三方,包括運營商、手機廠商和操作系統提供商,共同對抗社交巨頭Facebook,因為Facebook吸引走了太多的時間,切割了太多的廣告費用,並且隨著Facebook的不斷壯大,已經開始正面侵蝕各類廠家的利益。

國內的情況也是如此,微信小程序推出之後,10大手機廠商在今年罕見聯手,共同推出了快應用來進行應對。原因很簡單,小程序將會侵蝕應用分發領域的大部分利益,這是手機廠商不能忍受的。

既然谷歌的Chat聯盟已經組建,剩下最重要的其實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各方利益的談判,一旦利益分割的條款能夠達成,那麼Google Chat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4、

對於一款社交產品而言,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要素:關係沉澱、信息以及交互。

由於和通訊錄直接打通,Google Chat在關係沉澱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以微信為例,在微信中,通訊錄中有的朋友,你並不一定會去加對方的微信,因為有些比較遠的朋友,你並不希望加入到自己的微信中,這樣,萬一有一天要溝通就比較麻煩,可能還需要用發簡訊這種看上去「很土」的方法,或者直接打電話。但在Chat中就沒有問題,直接發信息就可以,就跟發簡訊一樣,界面也會很美觀,而且不花錢。

此外,通訊錄中的朋友基本上都會是實名制,這就避免了社交軟體各種「花名」導致的傻傻分不清的情況,溝通更加的有效率。

而信息傳遞和和交互方面也沒有任何問題,Chat支持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各種主流信息的傳送,交互方面會和微信沒有本質區別。

跟簡訊一樣,信息來了之後,會在手機中出現一個提示標,表明有新的信息,從而促成大家去點擊。

這完全可以替代WhatsApp或者Messenger,而且由於是運營商和手機廠商以及操作系統方聯合定製的,產品的響應速度,傳輸速度等方面都會非常的快,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安裝,直接用,這對於新增的用戶而言尤其方便。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全球而言,如果聯盟足夠大,意味著用戶根本不需要去下載各種琳琅滿目的IM軟體,直接用手機上的就可以,這將打破各種壁壘,比如裝了WhatsApp的美國人和裝了Line的日本人,雖然互相有手機,但很難通過兩款軟體溝通,但如果雙方的手機都加入了這一聯盟,那麼互相就可以方便的進行溝通。這時候,IM軟體顯然會受到打擊。

大家可以發現這裡的便利之處:簡潔、方便、跨區域,跨軟體,凡是聯盟中的手機,都可以方便的進行溝通。

一旦Google Chat聯盟的利益分配談判獲得成功,那麼Chat將會真正威脅到全球的IM產品。

有人認為,Google Chat本身是否能成功其實並不一定,而即便成功了,與Facebook強大的功能相比較,最多也僅僅是補充,而不能代替。

我想說的是,Google Chat的難點在於各方的談判,但隨著社交產品不斷擠壓運營商和手機廠商的份額,也在擠壓著Google這樣的公司的廣告份額,三方達成一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一旦達成一致,哪怕是在某個區域,比如某個小國家進行試點,Google Chat的上述優勢就會顯現:簡潔、方便、跨區域,跨軟體,只要知道對方的手機號或者唯一的ID(需要制定標準),就能夠與對方進行溝通和聯繫,不需要下載安裝第三方IM軟體。

而如果IM產品被攻陷,你覺得對Facebook會有影響嗎?肯定會有影響啊,因為這是直接對標WhatsApp和Messenger的產品,一旦攻陷,Facebook直接會少了至少20億的聊天用戶群,而且沒有這些聊天記錄,怎麼做Facebook的精準廣告生意?關鍵還在於,如果Google Chat真的在未來發展壯大了,還可以直接對標Facebook和旗下的instagram,影響到Facebook的根本。

所以說,別小看這個當前功能極為簡單的Google Chat,一旦成功讓大部分的用戶養成了使用習慣,對Facebook將會產生革命性的顛覆。

而獲利的,當然是聯盟中的運營商、手機廠商以及操作系統方,除了社交軟體方之外,皆大歡喜。

5、

在谷歌的這個聯盟中,佔據上游的是谷歌和微軟這兩家操作系統公司,尤其是谷歌,因為IM產品主要會在移動設備中使用,如果後續加入蘋果的iOS,也依舊會是美國人牽頭的項目,底層的數據其實掌握在美國人的監控之中。

雖然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手機廠商等也會從中獲利,但無法掌控完整的數據資源,而這,是谷歌這家以廣告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最為看重的。

對於中國的廠家而言,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

我們可以直接加入聯盟,並且在未來分享聯盟產生的效益,但這並非上策,因為最肥的利潤被別人拿走,而且如此巨大的數據掌握在谷歌為首的美國企業手中,並不符合國家的策略。

最好的方法是:我國自主建立相關的聯盟,並採用自主IM軟體,自主操作系統,在國內先行推廣和試用,未來,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在技術水平達到較高水平之後,適當放開與谷歌聯盟的對接,從而不用下載任何IM軟體就能與世界進行溝通。

至少,這對外貿業務會有極大的幫助,比如說,你要跟日本人做生意,你可能需要下載一個line,跟美國人做生意,下載一個WhatsAPP,跟歐洲人做生意,下載一個Messenger,跟韓國人做生意,下載一個kakaotalk,現在,統統不用下載,手機簡訊的位置打開,直接全球溝通,甚至未來可以全球免費打電話,是不是覺得特別方便呢?

對於谷歌而言,Google Assistant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中表現驚艷,打電話已經可以以假亂真,而Google AR/VR、Google翻譯技術一直也在業內處於領先位置,如果未來Google Chat聯盟真的能做到全球一體化,那麼加上VR和助理、翻譯等技術,谷歌的「地球村」將會出現,屆時,全球各地的任何人,都可以在VR中相遇並直接溝通,甚至沒有語言障礙,而谷歌助理會幫助你瞬間了解各種文化和習俗,各種股價和外匯牌價,甚至幫助你與對方直接溝通,計算好所有需要計算的部分。

這就回到了開頭,終極的溝通形態中,遊戲難道不是一個最好的載體嗎?想想《頭號玩家》吧!

(來源:藍鯨TMT網    作者:左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從500元起步,他9年做成110億的買賣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