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100期【課堂教學】整合詩詞,眼中有情

第100期【課堂教學】整合詩詞,眼中有情

群詩分類,到了九年級這個階段,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七年級到九年級,教材內的,經典誦讀上的,籠統計算一下,數量真的不小,一首一首地背誦出來,認真地默寫過,但是,還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還是會有理解上千奇百怪的遺憾。如此一來,古詩成了巨大的挑戰,即使每一首都成竹在胸,每一首都記住了題目作者內容與大意,也會發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惋惜之事。

按不同的類別整合,既可以讓學生把全詩收入眼中,也可以對所有詩歌有整體架構。

如按內容整合:

有關酒的詩詞,不同的內容寫法與角度,表達的是不同的情感。辛棄疾的《破陣了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李白的《月下獨酌》,杜甫的《羌村三首》等,透過酒看到了什麼,怎樣的詩人,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意境。

有關月的詩詞,相同的意境,寫下了不同的情懷。李白的《月下獨酌》,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劉方平的《月夜》,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等,透過月,詩人描述了怎樣的生活,怎樣的內心,怎樣的一種情懷,怎樣的一種願望。

有關送別的,有關登樓的,有關望(遠望、近望或希望)的,有關春天的,有關秋景的,有關不同地域風景的,有關大雁的,有關燕子的,有關湖水的,有關志向的,有關氣節的……

按照內容一整理,再走近不同詩人的內心,詩人的寫作目的與情懷,立即可見。

整合詩詞人所有作品,讀詩識人。相同的詩人,不同的時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書寫內容,內容皆與內心相關,「詩言志」的主旨是永遠不變的。

整合杜甫的詩,看到了一個憂國憂民、心繫天下蒼生的詩人,明白了詩人博大而賦愛的情懷。《江南逢李龜年》寫在安史之亂之後,抒寫無窮感慨,直接抒情。時世之凋敝喪亂與人生之凄涼飄零,可讀可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平定,茅屋就是杜甫的草堂。現實催生出了理想,冰冷與孤苦凄楚的現實,讓杜甫喊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渴望。《望岳》寫於青年時期,於是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春望》寫於安史之亂時期,所見之景,無不凄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每句都帶動著讀者的心。《石壕吏》也是安史之亂時期,戰爭需要徵兵,於是,家無完家,人無「完人」,有了「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的傷感與無奈。

一個星期的詩歌複習整理與整合,學生一下子有了興緻,不僅看到了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而且,通過詩文看到了不同時期的詩人,收到的效果,遠比一首一首詩詞背誦與默寫要好上百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三朝元老,前半生碌碌無為,晚年一路升遷,戰功赫赫
「風流天子」的風流韻事,李隆基在很多方面都很風流?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