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眾怒!美國強遷使館引殺戮,給中國重大啟示

眾怒!美國強遷使館引殺戮,給中國重大啟示

美國和以色列笑臉盈盈背後是慘無人道的屠殺,迄今為止,58人遇難,超過2700人受傷。

14日,遷至耶路撒冷的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舉行開館儀式後,當天巴勒斯坦民眾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處爆發大規模抗議,與以色列軍隊發生衝突,共有5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超過2700人受傷。

耶路撒冷問題是阻礙巴以和平進程的癥結之一。特朗普2017年12月打破數十年來的美國外交及國際共識,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決定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如今,這場血災預示了美駐以使館搬遷正在打開一個潘多拉盒子。

長安街知事App注意到,這件事情再一次說明,美國的霸權主義邏輯:一、強權即真理,只要力量足夠強大,美國就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哪怕是導致衝突流血;二、強權即力量,只要力量足夠強大,美國就可以任性妄為,外界的不滿妨礙不了特朗普對美國強硬政策的推行。

聯合國調查被拒

針對美國耶路撒冷新使館開館引發巴以衝突一事,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14日擬發布一份聲明,呼籲對加沙地帶暴力衝突展開獨立調查。但這份聲明被美國攔下,最終沒有被採用。

綜合法新社的報道,這份被扼殺的調查至少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展開獨立、透明的調查。聲明草案中指出,巴勒斯坦平民在行使其和平抗議權利過程中死亡,聯合國安理會對此表示憤慨和悲痛。安理會呼籲對上述行為展開獨立、透明的調查,以明確責任。

另一方面,美國的行為非法。聲明提到,任何意圖改變聖城耶路撒冷的角色、地位及人口構成的決定和行為都不具備法律效力。這一說法現實是指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

然而,美國用強權回應,即便是美國的行為非法,即便是聯合國,也無法妨礙美國的行動。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一語道破美國這種行為的實質,忽視聯合國安理會的決定已經成為了美國外交實踐的日常,是美國的名片。美國在地緣上並沒有將使館遷往耶路撒冷的必要,只不過是想通過此舉來助燃中東戰火 。

美稱以殺人正當

這是一個血腥的場面。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開館前後,以色列軍警與抗議搬遷的巴勒斯坦人發生激烈衝突。數萬名巴勒斯坦人當天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舉行抗議示威。一些示威者焚燒輪胎,現場升起滾滾濃煙。示威人群還向以軍方面投擲石塊。駐守邊境的以色列士兵則發射催淚瓦斯並實彈射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以軍狙擊手射殺了大量巴勒斯坦抗議者。

以色列媒體報道稱,這是2014年加沙戰爭以來巴勒斯坦人單日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當天在拉姆安拉宣布,從15號起,巴勒斯坦為加沙地帶死難者降半旗哀悼3天。

然而,這樣的結局在美國看來卻是「勝利」,以色列殺人屬於正當防衛。

代表美國出席使館開館的特朗普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表示,這些抗議正是問題所在,美國必須以力量說話,力量才能帶來和平。

白宮副發言人沙阿更直接表明,這些抗議是由被美國認定為極端組織的哈馬斯所發動,因此以色列的反擊屬於正當防衛。我們關注到今天在加沙持續發生的暴力,造成這些死亡的責任在哈馬斯的身上,哈馬斯故意並且憤世嫉俗地進行挑釁,如同美國國務卿說的,這讓以色列有權防衛自己。

美國必須以力量說話,以色列的反擊屬於正當防衛,這就是美國的強權邏輯,只要拿出力量,黑的可以說成白的,非法可以說成正義!

巴以衝突再升級

以這場血腥的衝突為新的開端,特朗普搬使館會搬出難以預料的後遺症。

CNN的報道指出,根據1947年聯合國的巴以分治文件,宗教聖城耶路撒冷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其最終地位需通過談判確定。在過去幾十年的多次和平倡議中,耶路撒冷地位待定的狀況一直沒有改變。現在特朗普打破這條「慣例」。

在這個事件中,除了美國,沒有贏家。

對於以色列來說,以色列人恐怕很難高興起來。以色列歷史學家湯姆?塞格夫表示,以色列如此強大,但與此同時他們很難感到完全安心,因為他們仍然和國內近200萬、鄰國數百萬阿拉伯人對立隔絕,未來仍然極為黯淡:經歷整整一代人,與巴勒斯坦人達成長久解決方案的前景仍然撲朔迷離。

對於巴勒斯坦來說,很難預料形勢會如何惡化。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猶太人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加沙地帶的局勢尤其緊張。南部是日益達到高潮的抗議示威,北部是以色列與伊朗方面在敘利亞不斷升級的對抗衝突,如果再把黎巴嫩捲入,形勢將更加複雜。但是,對巴勒斯坦而言,以暴制暴並無任何好處。

對於特朗普來說,此番遷館是他兌現競選承諾的又一表現,向支持者證明自己言出必行,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乃至2020年總統大選給自己加分。

輿論普遍認為,美國大使館搬遷、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完全扭轉了近幾十年美國的中東政策。很顯然,和平才是中東各國的最大期盼,但特朗普的行動已經攪亂了這一切。

中國態度及啟示

對於此次巴以衝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包含以下要點:

一、反對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中方對加沙邊境地帶暴力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表示嚴重關切,反對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呼籲巴以雙方、特別是以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

二、通過對話解決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問題。陸慷說,中方一向認為,應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儘快恢復巴以和談,通過對話解決耶路撒冷最終地位問題。

三、中方始終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陸慷強調,支持在「兩國方案」基礎上,通過巴以談判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中方願同國際社會有關各方一道,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最終妥善解決作出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15日是巴勒斯坦的「災難日」,70年前的今天,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成為難民。後來,巴勒斯坦人將這一天定為民族「災難日」。昨天則是以色列的「建國日」。

無論是美國選擇作為舉行開館儀式的昨天,還是造成巨大流血衝突事件的今天,美國的行為都有暗示和警示意義。

對於美國而言,力量即強權,強權即真理。而事實上,對於推行霸權主義的美國來說,力量恰恰是戰亂之源。但是,力量同樣可以用來維護和平,美國此舉警示我們,中國只有加快發展自己的實力,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才能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奇葩1:賄選副部失敗後,他拿出300萬再選一次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