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閣中帝子今安在:古人筆下的樓閣

閣中帝子今安在:古人筆下的樓閣

《韓詩外傳》中記載:「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

在沒有高山可攀的時候,古人就會藉助於雕龍畫鳳的高樓。登高望遠,是一種生命超脫於俗世的姿態。所見的風景或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雄渾壯闊,又或許是「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秀麗幽玄。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無論春夏秋冬如何轉換,高樓之上的景色都能夠讓人的心靈豁然開朗。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亭台樓閣都是建築藝術和園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樓」指的是兩層以上的高屋,故有「重層曰樓」之說。

「樓」多興建於江河湖海之畔,其作用一般是遠望親友或觀賞風景。「閣」指的是架空的多層樓房,一般屋檐多為六角或八角。閣與樓近似,但閣的特點是四面開窗且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供人遊憩遠眺。

我國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和岳陽樓就屬於傳統建築中的「樓」。古人登樓的目的之一是送別親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仙李白在武漢送別好朋友孟浩然東去揚州之時寫下了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孟浩然乘坐的客船沿著浩浩湯湯的長江順流而下。

李白登上黃鶴樓、依依不捨地目送好友離去的身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這是兩位瀟洒詩人的離別,在黃鶴樓的見證下,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就像那滾滾東流的長江一樣,永不枯竭。

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則在晚年登上了湖南洞庭湖之畔的岳陽樓,並將自己登樓所思寫成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洞庭湖碧波蕩漾,綿延千里,就像鋪在楚地之上的一塊天藍色的絲綢。太陽照耀下,它又像晶瑩剔透的藍寶石一樣閃閃發光。然而杜甫登樓之時已經是羸弱之軀,身患肺炎,白髮蒼蒼。

但為了一覽洞庭湖的無邊美景,杜甫還是選擇抱病登樓。登樓遠望所看到的洞庭湖水,是一首舒緩的樂曲,安慰著杜甫鬱鬱寡歡的心。

江南三大名樓中剩下的滕王閣則屬於傳統建築中「閣」的範疇。唐代的大才子王勃曾在南昌的滕王閣之上,寫下了舉世聞名的《滕王閣序》。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閭閻撲地指的是房屋眾多,鐘鳴鼎食則比喻貴族生活的豪華排場。舸艦彌津指的是贛江中船隻密集、物流興旺。青雀黃龍則形容船隻的華麗精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地處偏遠之地的滕王閣也因為王勃的這句詩而從此蜚聲海外,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標。

英姿奮發的白衣少年在眾人的注目之下出口成章,他眼中流露出的自信和光彩感動了宴席之上的每一位嘉賓。

青春旺盛的王勃就像他所處的輝煌時代那樣,渾身上下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滕王閣也用借用王勃的錦繡詩詞,為這盛世的繁華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動靜一體 方是有道心體
律己足以服人 量寬足以得人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