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和陌生人在車內獨處太危險,打車軟體真的不能用了?

和陌生人在車內獨處太危險,打車軟體真的不能用了?

近來滴滴順風車的社交功能引發多方關注,乘客的照片和個人信息被司機們評頭論足,令不少人大呼「太嚇人」。無獨有偶,作為打車軟體鼻祖的Uber(優步)最近也面臨訴訟,平台對司機審核不嚴,卻要受害者背鍋,這究竟是自知理虧想息事寧人,還是性別歧視成心無意更改陋習?


本以為安全到家,誰知是噩夢的開始

舊金山灣的Sophia自優步2009年成立起就是其忠實的用戶,但去年12月她用優步從公司打車回家時,卻經歷了噩夢般的12分鐘。當優步車到達Sophia的公寓大樓後,司機問她是否能陪她走進大樓,Sophia當然是拒絕了,但當她輸入大門密碼時,司機卻在她背後尾隨進入了大樓,對她實施了性騷擾,驚慌失措的Sophia狂奔上樓進入自己的公寓才逃過一劫。

事發後Sophia報了警,並得知那位優步司機是註冊在案的性犯罪慣犯,這讓她對優步的司機審核制度產生了懷疑。而有類似經歷的優步乘客遠不止Sophia一人。2014年時印度就曾爆出優步司機強姦女乘客案,當時優步高層的反應竟是懷疑案件是競爭對手的栽贓,繼而質疑受害者的驗傷報告。去年,受害女性再次起訴優步在處理問題期間處理醫療信息不當,誓要和優步抗爭到底。

去年年底,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另有2名受害女性匿名對優步提起訴訟,更多女性隨之加入,目前包括Sophia在內已有九名女性用戶對優步提起聯合訴訟,控告優步對專車的安全性做了虛假宣傳,並在性騷擾、強姦等犯罪問題上粉飾太平。起訴書稱在過去的7年中,已有上千名女性乘客遭受優步司機的咸豬手。代表律師Jeanne Christensen對《赫芬頓郵報》表示,這些受害女性生活於巨大的恐懼之中,許多人在案件發生後寧可違約也要立即搬離自己的公寓,她們換新手機、新號碼,就是害怕襲擊者會再來找她們。


司機審核制度不嚴,優步內部問題多多

優步公司在性騷擾問題上可謂劣跡斑斑,媒體相關報道層出不窮,此前還有一名司機涉嫌恐怖襲擊紐約,令大眾對優步司機審核制度質疑聲高漲。優步前員工Susan Fowler去年2月在自己的博客上公開了優步內部的職場性騷擾和性別歧視問題,之後優步新上任的總裁Dara Khosrowshahi公開表示他會關注此問題,並承諾將安全問題放在首位。

今年初,優步宣布加強司機審核,增加了軟體的安全功能,並表示此後每年將重審所有司機的背景信息,以確保沒有漏網之魚,還稱將利用新技術即時更新優步司機的被捕信息。優步宣布聘請美國國安前部長Jeh Johnson作為安全顧問委員會主席,並在公開聲明中稱,優步的每一段車程都由全球定位系統跟蹤,公司有24小時在線的安全團隊,軟體能隨時將你的乘車情況分享給朋友和愛人。

但Christensen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優步現有的制度傾向於快速通過司機審核,通常只回溯申請人7年的經歷,與申請信用卡和租房的背景調查根本不能相比,對於性犯罪記錄等也並未做出調查。受害者們的訴求之一就是希望優步能改進司機的背景審核制度,至少應在司法資料庫中做指紋匹配,提前識別慣犯。優步方面則反駁稱指紋檢查也並非萬能,有可能冤枉好人,「沒有任何背景檢查是萬無一失的,至少我們的審核是健全、公正、與目前工作內容相關的」。


服務條款要用戶背鍋,受害者被變相噤聲

在受害者們看來,要逼迫優步提升安全審查標準,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審理她們的案件。可許多人並不知道,當他們使用軟體時,已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與優步對簿公堂的權利。

許多手機軟體打開時往往會要求用戶同意服務條款,不同意就沒法使用,很多人沒有耐心讀完所有的條款,更加不會發現優步的服務條款中已經標明,所有用戶爭議必須依靠私下仲裁解決,即使是性騷擾和強姦也不例外。面對訴訟,優步直接對法院發起動議稱這些受害女性無權將案件提交公開審理,引來諸多抗議。

非公開的私下仲裁不同於公開司法審判,對商界大佬極為有利。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事人受保密協議所制約,不可公開相關信息,這也就意味著,受害者無從知曉是否還有和她相似經歷的其他受害者存在,每名受害女性都必須單打獨鬥,而通常最好的結果也只是拿到賠款罷了,責任公司根本不會重審自己的制度缺陷。Sophia表示自己起訴不為金錢,只為改變現狀,就是希望能鼓勵更多受害者站出來。女性們在對優步發出的一封公開信中直指問題根源,「秘密仲裁剝奪了女性參與審判的權利,也將優步的黑暗面隱匿於司法體系、媒體和公眾監督無法觸及之處」。

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開始發聲,一些公司想要私了性騷擾案件的做法是越來越站不住腳了,此前已有案例禁止公司通過私下仲裁解決相關問題。許多人都相信,在性騷擾問題上,僅僅依靠媒體公開受害女性的故事是不夠的,公開審判無論在美國體操隊前隊醫性侵案,還是比爾·科斯比案中都已展現出巨大的能量。加州西部法學院教授Hannah Brenner認為,人們通常會把性暴力案件作為一次性事件處理,過了就不再提,但當這些女性們團結起來,就能成為一股巨大的力量,難以被忽視。

打車軟體隱患多,女性專用車會是解決方案嗎?

在巴西,女性專用的打車軟體如FemiTaxi和LadyDriver正在佔領市場,其背後暴露的正是人們對於打車軟體的不安,美國市場也是如此,See Jane Go於2016年登陸加利福尼亞州,Safr則在今年于波士頓發布。這些聽起來似乎與此前日本電車推出的女性專用車廂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否就是解決問題的出路呢?更多人認為打車軟體公司至少應向公共交通系統學習,公布專車案件數據,讓公眾監督起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再被拘,他收了卡扎菲的錢?
不滿學院性侵醜聞處理,諾貝爾獎3位評委憤然辭職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