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唯一重訪南湖紅船的一大代表,今天他的後人來嘉興續寫情緣

他是唯一重訪南湖紅船的一大代表,今天他的後人來嘉興續寫情緣

原標題:他是唯一重訪南湖紅船的一大代表,今天他的後人來嘉興續寫情緣


今天上午,南湖革命紀念館與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會舉行簽約儀式。同時,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會「紅船精神」教育基地也一併揭牌。未來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攜手推進「紅船精神」的研究和傳播。




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社會主義法制的奠基者,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新中國人民民主政權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董必武與嘉興南湖頗有緣分,他是唯一重訪南湖一大會址的中共一大代表,南湖紅船的仿製就是經過他確認後製造的,還數次為嘉興南湖題詞作詩。


董必武思想研究會是國內唯一以中共一大代表命名的民間研究團體,在宣傳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業績、風範方面做了許多工作。


董必武


原名董賢琮



1886年生,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書記,中共重慶工委書記,中共中央財經部長,華北局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建國後,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1886年生,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學堂,1910年畢業,獲清朝學部授予的拔貢學銜。後在黃州任教員。

1911年參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4年考入日本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在日本加入孫中山創建的中華革命黨。


1915年6月回國從事反袁活動,兩次被捕入獄。


1916年出獄後再度赴日本。


1918年回國,參加護法運動。


1919年在上海參加了五四運動,後創辦武漢中學,教授國文。


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武漢小組代表。隨後建立和發展湖北省的黨組織,任中共武漢區委委員,湖北民 運部部長,湖北省委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建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並任湖北省國民黨工作委員會主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


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學院學習。


1932年回國,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工農檢察委員會副主任。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和抗戰勝利後,是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代表解放區參加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書記,中共重慶工委書記,中共中央財經部長,華北局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國後,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出版有《董必武選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詩選》、《董必武年譜》。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延伸閱讀:董必武與嘉興南湖的情緣


南湖位於嘉興城區之南,分東西兩湖,相連似鴛鴦交頸,又稱鴛鴦湖,與杭州西湖、紹興東湖並稱浙江三大名湖。南湖煙波浩渺,菱歌漁唱,湖內盛產魚類,湖畔茶樹飄香,「南湖菱」鮮嫩甘甜,最為著名。南湖中有湖心島,島上有「煙雨樓」。此樓為兩層木質結構,紅牆碧瓦,雕樑畫棟,朱欄玉砌,蔚為壯觀。據說煙雨樓是取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意境而命名。當山雨欲來時,站在樓上觀雨,只見南湖上輕煙拂渚,微茫破霧;夾岸亭台,乍明乍滅;漁船泊靠,櫓聲依稀。其妙不可言喻。


宋以後,歷代著名文學家、詩人,都慕名來游,吟詠不絕,1912年10月,孫中山曾來南湖遊覽,並在煙雨樓假山前與各界人士合影留念。現代許多著名文學家、詩人如茅盾、郁達夫、曹聚仁等都曾來南湖遊覽,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南湖更是名揚天下。一大代表之一的董必武,一生與南湖結下了難解的情緣,這在13位代表中是絕無僅有的。


一、大黨誕生畫舫中


1921年6月初,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尼克爾斯基先後到達上海,並與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李達、李漢俊建立了聯繫。經過幾次交談,他們一致認為應儘快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李達、李漢俊同當時在廣州的陳獨秀、在北京的李大釗通過書信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即他們寫信通知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和旅日的黨組織,各派兩名代表到上海出席會議。


武漢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接到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通知後,公推董必武、陳潭秋代表湖北共產黨早期組織赴上海出席黨的一大會議。


7月初,兩人乘客輪順流東下,到達上海,住進湖北善後公會館內,那裡與李漢俊的住處相距不遠,聯繫十分便利。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召開,國內各地的黨組織和旅日的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會議。在極端秘密的氛圍下,中國現代史上劃時代的一幕――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開幕。


那一年,董必武35歲,年齡僅次於何叔衡,為與會者中第二位的年長者。會議主席張國燾這樣評價董必武:「為人醇樸,蓄著八字式的鬍子,活像一個老學究,在談吐中才表現出一些革命家的崛強風格。」在24日的會議上,董必武向大會報告了武漢早期組織的情況,得到了到會代表的肯定。


25日、26日,利用大會休會的時間,他作為大會文件的起草者之一,與張國燾、李漢俊、劉仁靜、李達等人一起起草了黨的綱領和工作計劃。經過兩天的緊張工作,他們寫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初稿,供代表們討論。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董必武與到會代表集中精力討論和基本確定了黨的綱領,為黨的創建在理論和實踐上作出了積極貢獻。



1921年7月30日晚上,由於中共一大在上海開會的會場受到搜查,代表們的活動受到監視,會議已無法繼續在上海舉行。此時,黨的一大能否完成預定的各項議程,黨能否正式誕生,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找到一個安全的新會址。

為了確定新的開會地點,代表們進行了多次商量。當時考慮續會的地點,一是必須保證安全,不能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二是交通要方便,從上海出發可以用一天時間來回。由於上海黨組織中浙江籍人士較多,而且大多在杭州生活過,所以首先就想到了熟悉的杭州。但由於西湖遊人太多,容易暴露,而且從上海到杭州也費時太多,建議未被採納。此時,具體負責一大會務工作的李達夫人王會悟建議到浙江嘉興南湖開會,租一條遊船,以游湖為掩護在船上開會。李達曾在王會悟陪同下游過南湖,對那裡的印象也不錯,他表示:「我也去過,那裡確實很安靜。」董必武、何叔衡等代表都贊成王會悟的意見,中共一大轉移會址就這樣定了下來。


在南湖會議上,在討論對孫中山的態度時,發生了爭論。陳公博、包惠僧等認為孫中山與北洋軍閥一樣,不同意聯合孫中山。董必武堅決反對這種錯誤的看法,說明孫中山不是軍閥,根本不能把他與軍閥相提並論,主張為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應該聯合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多數代表認為孫中山比軍閥進步,應有所區別。


按照事先確定的「以一日之長開完大會」要求,南湖會議從中午11點左右開始到傍晚結束,在南湖的紅船上,完成中共一大所有議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從此誕生。會後,董必武和李漢俊起草了給共產國際的報告,總結了大會討論的主題問題。


中共一大會議結束後,董必武、陳潭秋返回武漢。在律師事務所的樓上,董必武向武漢黨組織全體成員介紹了中共一大召開的情況後,興奮地說:「中共的成立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黨指示我們做好工作,為掀起工人運動的高潮而努力奮鬥。



二、一錘定音仿紅船


由於中共一大的最後一天會議是在南湖遊船上召開的,因此,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決定在嘉興籌建南湖會址紀念館。


1958年嘉興縣委按照地委「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的指示,於當年夏天在南湖煙雨樓東配房開闢了三間房子的陳列室,陳列了「一大」、「二大」、「三大」部分的圖片、照片和資料(未對外開放)。並通過調查做了一個船模型,不過這個船模型做的很粗糙,群眾反映不像樣。但因中共一大開會用的那隻船早已無處查訪,同樣的比較完整的船在嘉興、無錫一帶也找不到了,「船」的調查研究工作也就暫時擱置下來了。


1959年2月,嘉興地委指示嘉興縣委「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委員會」去北京向董必武同志請示中共一大在南湖開會情況和有關建館問題。為了做好去北京前的資料準備工作,特別是弄清中共一大在南湖開會時所用的那隻船的式樣、大小等問題,負責籌建的同志做了一些調查研究工作。他們根據群眾回憶和提出的修改意見,做了第二隻船模型。3月23日,嘉興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郭竹林到北京,見到了中央革命歷史博物館和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的領導同志,把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工作情況作了彙報,他們對「南湖革命紀念館」建館有關問題提出了指示性的意見。在北京期間,郭竹林還訪問了中共一大代表李達同志的夫人王會悟同志,她對中共一大開會的經過情況根據回憶作了介紹。


1959年 設在湖心島的南湖革命紀念館


1959年6月6日,嘉興縣委宣傳部作出《關於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的規劃報告》,初步決定在「十一」前完成仿造中共一大在南湖開會時的用船、新建「革命歷史文物陳列室」(陳列「一大」至「八大」有關的歷史圖片、資料、文物等,建造面積約550至600平方米)、煙雨樓的修繕和南湖的環境綠化等工作。經過大量的調查訪問,根據老船工的回憶,仿製了一隻單夾弄絲網船模型送中央審定。


中央辦公廳向毛澤東彙報,毛澤東提議請董必武好好看看。董必武仔細察看後,基本上作了肯定,指出:船模式樣是對的,只是大了些,新了些,漂亮了些;船模做得很精細,但不夠逼真,復原工作應該「新工舊做,整舊如舊」。同時指出,當年開會的是一條極普通的遊船,遊船後邊還帶了一隻小船。居住在北京的李達夫人王會悟也補充了「船艙內有一條夾弄貫通各艙」的細節。



就這樣,在中共一大會議參加者董必武和中共一大南湖會議安排者王會悟的共同指認下,基本確定,當年中共一大會議是在單夾弄絲網船上召開的,船後帶一隻拖梢船。由此,船的問題得以解決。根據董老的審定意見,嘉興縣委宣傳部複製了遊船:船長16米、寬3米,前艙搭有涼篷,房艙設有床榻,一條夾弄把前、中、後艙和房艙貫通。客堂間的屋頂有氣樓,篷懸明燈,擺放著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和古舊朱漆的椅凳茶几,顯得典雅樸素。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紀念館在煙雨樓正式建成,對外開放,陳列展出1:1仿製的紀念船和「中共一大史料」。



董必武所書「煙雨樓」匾額


三、數次題詞憶南湖


從1959年起,紀念船就停泊在湖心島岸邊、煙雨樓前,供人瞻仰,人們親切地稱這艘中國革命的領航船為南湖「紅船」。

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在京漢線的列車中,又一次回憶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回憶起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王盡美與鄧恩銘,寫下《憶王盡美同志》:


四十年前會上逢,


南湖泛舟語從容。


濟南名士知多少,


君與恩銘不老松。


詩中「君與恩銘」系指出席中共一大的濟南代表王盡美與鄧恩銘。他們當時都是年輕的共產黨人。王盡美1898年生,參加中共一大時僅23歲,病逝於1925年;鄧恩銘1901年生,參加中共一大時僅20歲,1931年英勇就義。董必武的這首詩,樸實無華,但深切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懷念之情。儘管時間過去了40年,中國革命也取得了勝利,但「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對與王、鄧等一起參加中共中共一大會議,在南湖遊船建黨的情況記憶猶新。   



1963年12月,董必武應邀為中共一大南湖會址題寫了一副楹聯。


「煙雨樓台,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雨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


這副對聯,突出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大意義,對中國革命從星星之火,蓬勃發展成燎原之勢,直到取得最後勝利、建立了一個嶄新的中國的艱難歷程作了十分形象的概括。這副楹聯懸掛在南湖煙雨樓的廳堂里,守望著煙波浩渺的南湖。而在南湖畔,紅船靜靜地停泊著,它以別樣的方式見證著一個時代的重生。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坐火車自廣東返回北京。途徑嘉興時,他吩咐停車。其時正值清明,細雨紛紛。董必武攜夫人何蓮芝重遊南湖,78歲高齡的他神采奕奕、精神飽滿、步履穩健,遊覽了南湖煙雨樓、中共一大史料陳列室、南湖遊船。他登上紀念船,回顧中共一大召開時的情景,在當年開會的中艙與夫人合影留念。在仔細地察看船艙內外後說:「這隻船,我回憶是造得對的,造得成功的。」回憶起當年代表們在遊船內秘密聚會,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情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當天下午在嘉興縣招待所,應省地縣領導同志之請,為南湖革命紀念館題詩:


「革命聲傳畫舫中,


誕生共黨慶工農。


重來正值清明節,


煙雨迷濛訪舊蹤。」



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情感深沉凝重。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祭奠先烈的日子,董必武在清明時節來到南湖,回顧從南湖小船開始的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緬懷為革命勝利獻出寶貴生命的無數先烈,不禁心潮澎湃,一句「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道出了無限的深情,對中國共產黨在風雲激蕩中誕生、成長並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偉大革命勝利充滿了懷念之情。 (文字資料來源:嘉興市委黨史研究室)

來源:禾點點 記者 金亮屹 鄭文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興人網 的精彩文章:

帥爆了!嘉興這支特警突擊隊 空中集訓照曝光!

TAG:嘉興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