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致公黨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國共兩黨共同認定的叛徒!
文/王國棟
在中華民國初年,有這麼個風雲人物,他官居廣東都督兼廣東革命政府陸軍部長,手握10幾萬大兵,卻為人樸實,不賭博,不嫖娼,不斂財,連孫中山都誇他才德兼備。然而因為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逃至香港當寓公,死的時候窮困潦倒,還要用母親的棺材來收斂,他就是中國致公黨的創始人陳炯明。
陳炯明生於1878年,廣東海豐人,原名捷,字贊之,又字競存。陳家世代書香,因此陳炯明年少就中了秀才,隨後進入廣東法政學堂學習,結識了黃興、陸浩東等革命黨人,成為一名革命者。
1909年,革命黨人舉行了著名的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後,有72名革命黨人的遺體被收斂後埋葬在廣州黃花崗,即黃花崗72烈士。其實廣州起義失敗是同陳炯明有直接關係的,作為起義的領導者陳炯明負責率領一隊人和其他起義人員會合,結果因為事情提前泄漏,清軍關了廣州城門,導致陳炯明這一隊人無法進入廣州城,其他起義者被迫提前舉事,在眾寡懸殊中起義失敗。
武昌起義後,陳炯明被推薦為廣東同盟軍總司令,利用計謀攻下了廣東重鎮惠州。廣東光復後,出任廣東都督兼粵軍總司令,成為顯赫一方的風雲人物。陳炯明是個老好人,不抽不賭不嫖,也不爭名奪利,在民生和教育發展方面為廣東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其當時的名聲一點也不輸革命領袖孫中山。
陳炯明與孫中山本來是很好的革命合作夥伴,孫中山為了拉攏陳炯明及其麾下的粵軍,任命陳為陸軍部長兼內務部部長,這是個僅此於臨時大總統的實權職位。1921年,因為護法運動陳炯明和孫中山產生了矛盾,陳炯明借口孫中山有言在先(孫中山曾經承諾,只要北洋政府的總統曹錕下台,他也跟著下台,結果曹錕辭職後,孫中山並沒有履行承諾),要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一職,兩人矛盾公開化,但是表面上陳炯明仍然服從孫中山的領導。
陳炯明的叛變行為源於1922年的第一次北伐。當時代表革命政府的孫中山已經秘密聯絡了奉系軍閥張作霖,皖系軍閥段祺瑞,準備聯合忠於革命的軍隊推翻以吳佩孚、孫傳芳為首的直系軍閥,進而統一全中國。陳炯明強烈反對孫中山的北伐主張,他不願意拿廣東人民的血汗錢和粵軍子弟兵的性命去冒險,拋出個「各省聯合自治」的奇葩政治觀點,並且在香港各大報紙上大肆宣傳。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大小軍閥數百人,各自占著大小不一的地盤謀發展,陳炯明的自治主張正中這些人的下懷,巴不得獨立建國,那還有心思北伐。陳炯明這一行為帶來的後果極其嚴重,要真照他的政治觀點行事,說不定中國到現在都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孫中山批評了陳炯明的荒謬想法,命令其為北伐部隊準備後勤工作,陳炯明不知道是被手下親信教唆還是頭腦發熱,完全不執行孫中山的命令。結果提前進入戰鬥的張作霖和段祺瑞被直系軍閥吳佩孚戰敗,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孫中山氣憤之下撤了陳炯明的所有實職,只保留了個陸軍總長的虛職。這下徹底把陳炯明搞火了,扣押了財政次長廖仲愷,炮擊孫中山的總統府,把孫中山趕到了永豐艦上避難。還算他為人敦厚,沒有直接把孫中山給殺了,要不然都不知道中國會混亂到什麼時候。
1923年,忠於革命的軍隊擊敗陳炯明,攻下陳的老巢惠州。陳炯明惶恐之下逃到了香港,當上了黑社會組織洪門的龍頭老大。要說陳炯明這個人也算有點真本事,把散佈於美洲各國的洪門分子組織起來,成立了洪門致公黨,併當任致公黨第一任總理,即今天中國致公黨的前身。陳炯明一向清正廉明,沒有什麼積蓄,跑到香港以後生活相當困難,但他並不願意利用洪門龍頭的身份斂財。918事變後,日本人給他送去8萬大洋,要他出任滿洲偽職,陳炯明在支票上划了個×退回去,並要求日本歸還東三省給中國。
陳炯明背叛孫中山,被國民黨拋棄無可厚非,但共產黨依然把他當叛徒看待,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孫中山的北伐計劃是得到中國共產黨的鼎力支持的,而且統一全中國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主張,陳炯明的背叛行為同時損害了兩黨的最高利益目標,因此被釘在叛徒的恥辱柱上實屬咎由自取。陳炯明先生的兒子陳定夏在加拿大和美國攥文為父親鳴冤翻案,不管是台灣還是大陸,只承認他是一個老好人,陳炯明在民族大義上永遠是個叛徒。
在香港期間,陳炯明通過中間人向孫中山傳話,希望可以回廣東老家。孫中山讓陳炯明寫悔過書,陳拒絕了這一要求,因此終身未能回到老家。1933年,陳炯明在貧困潦倒中病逝於香港,連收斂的棺材都買不起,家人只好將本來預先給陳炯明母親準備的棺材挪來裝殮他,一代梟雄落得如此下場,不得不讓人嘆息。
※野史笑談:古代一迷信狂做事愛翻曆書,竟連同房都要翻老黃曆
※女皇武則天到底叫什麼名字?歷史學家說,這個問題比較複雜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