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是任性惹的禍:大唐有一個因「吃」而死的詩人

都是任性惹的禍:大唐有一個因「吃」而死的詩人

文/趙心放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企業管理工作。近來年發表的各類體裁文字散見於網路和本地報刊。重慶南岸作家協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孟浩然(689-740年),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孫,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

他在古代詩人中負有盛名,同時代的大伽級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是他的鐵哥們,杜甫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他性格耿直瀟洒,崇尚氣節、喜歡幫助患難的人,但一生卻十分任性,過知天命年後僅兩載就自己找死了。看看他的人生經歷,後世人定能受到一些啟迪!

(以下為一組唐服圖片)

(一)他求仕之路坎坷,年屆不惑應試進士不第

孟浩然年輕時隱於鹿門山,兩耳不聞外事,一心苦讀詩書,弱冠之年後辭親遠行,漫遊長江流域各地,廣交八方朋友,干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開元十二年(724年),因唐玄宗在洛陽,便前往洛陽求仕,滯留洛陽三年一無所獲。40歲時游長安,應試進士不第。

孟浩然力求一鳴驚人,應試前還先做了開拓工作,曾給當時的丞相張九齡寫過一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以求引薦: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詩重點在後四句,他在委婉地求官:我想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報效國家,卻無用武之地,只能看到你們施展身手大有作為,我白白地羨慕你們喲。前四句通過水墨畫式的大筆渲染,將八百里洞庭的壯觀景象躍然紙上,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使本篇成了一首著名的山水詩。

張九齡學富五車,也十分愛惜人才,收到這首詩一瞅,就明白孟浩然的心思。要講孟浩然的水平當進士是滿夠格的,無奈文曲星不眷顧喲。他初戰失敗後就不打算重振旗鼓再戰了,張九齡一時也難找舉薦的機會。

(二)他有聰明才智,但既過分任性也缺乏臨埸應變能力

過了不久,他的朋友、朝廷採訪使韓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上朝時尋機推薦他。正巧計划走的那天,孟浩然家裡有其他朋友來。他設宴辦招待,喝酒喝得正高興時,有人提醒他說:你與韓先生有約定喲。他斥責提醒他的人:已經喝酒了,哪有時間管他老韓的事!韓朝宗聞訊大怒,但看在朋友的情面上來催促他,他依然不管不顧。

張九齡、王維非常欣賞孟浩然的才學,他到都城長安遊學時,兩人曾帶他到朝廷里的最高學府太學賦詩,滿座佩服,沒有一個人敢和他比拼。

爾後好友王維私自邀請他到自己辦公的內署(辦公室)玩。不一會聽到房外有人呼叫:皇上御駕到!孟浩然聽了嚇得屁滾尿流,趕緊爬到床下躲起來。王維是個聰明伶俐的人,可不願犯欺君之罪,待唐玄宗一進屋,就稟報了實情。

唐朝玄宗高興地說:我聽說過這個人很有才學,卻沒見過,怕什麼呀?還要躲藏起來!接著吆喝孟浩然趕快出來。唐玄宗詢問他的詩作。可能緊張過度了吧!孟浩然腦瓜霎時短了路,施禮後張嘴就背誦:

北闕休上書,南才歸蔽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號稱「梨園祖師」的唐玄宗,治國本領差勁,琴棋詩書畫卻樣樣精通,聽了那句「不才明主棄」龍顏就不悅了,慍聲說道:你從沒求我做官,我也不曾拋棄你,為啥打胡亂說?說完拂袖而去。

事後王維哭笑不得:哎喲,我的哥,你為啥不背那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裡面既有八百里洞庭的壯觀景象,也有你發揮聰明才智報效國家的願望,皇上橫聽豎聽都會滿意的,偏偏去背一首牢騷詩!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自斷了仕路也!

孟浩然摸著頭說不出話來,除了悔恨還是悔恨啊!

(三)他了結求官的願望後潛心創作成就斐然,最終死於太任性

孟浩然碰釘子後,了結了求官的願望,隱居林下寫了大量的詩,其詩歌內容多為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有一些屬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好友王維並稱「王孟」。其詩雖不如王維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創了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初唐應制、詠物的狹窄境界,更多地抒寫了個人的心懷,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得到了世人的傾慕。李白稱頌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禮讚他「清詩句句盡堪傳」。他在當時即享有盛名。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南遊襄陽訪孟浩然。孟浩然前段時間患了癰疽(一種皮膚和皮組織下的化膿性炎症,嚴重後可能誘發敗血症),經過精心治療,此時雖已好轉但還沒痊癒,郎中囑咐他要忌口,千萬不可吃魚鮮,否則複發了,以前的治療不僅白費,而且還可能危及生命。

鐵哥們聚會,耿直瀟洒重情的孟浩然自然會特別設宴款待。兩人桌上觥籌交錯,海吃胡喝,相談甚歡。有一道菜歷來是襄陽人宴客時必備的美味佳肴——漢江查頭鯿,肉嫩味鮮。

任性忘乎的孟浩然,把郎中的囑咐丟到了九霄雲外,這道菜一上桌,就大吃特吃起來。

剛過幾天,王昌齡還沒離開襄陽時,孟浩然的癰疽複發了,就此永遠閉上了眼睛,時年52歲。真的是「不聽郎中言,頃刻死眼前」。有句古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想必王昌齡對孟浩然的死一定愧疚了一輩子!

他死後不到十年,他的詩集便編定,送「秘府」保存。有《孟浩然集》現流傳於世。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的宋江為什麼終身未婚呢?
水滸中的林沖做事到底有沒有頭腦?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