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之後,北方漢人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來看看

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之後,北方漢人是怎麼發展起來的?來看看

從整個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用「五胡亂華」 形容那段歷史時期帶有民族對立的色彩,也不符合民族交融的歷史趨勢,因此用「少數民族南下」來指西晉時期諸多北方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亂,在中原地區建立數個政權,更為客觀。公元265年,司馬炎以「禪讓」的方式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滅吳後,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實現國家統一,社會比較安定。但西晉建立之初,就為其滅亡埋下禍根。先是分封宗子弟為諸王,掌地方重權。西晉的統治階級從皇帝到大地主、大商人生活奢侈、腐敗,對百姓的壓榨愈加深重。最終,爆發了八王之亂,整個北方地區被戰火席捲,損失慘重。這也激化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一些內遷的少數民族也紛紛反抗,而少數民族的首領、貴族趁機起兵,逐鹿中原。316年,匈奴王劉曜攻陷長安,俘虜晉憨帝,西晉滅亡。317年,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都,隨後,中原漢族的一些士族和百姓都隨之南遷到江南。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里記載:「異哉,晉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陽盪覆,衣冠南渡,江左僑立州縣,不存桑梓。」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規模南遷。

災荒、飢疫等相催逼,也不給人活路,如永嘉三年(309年)的大旱,永嘉四年(310年)的大蝗,建興三年(315年)的大蝗,建興四年(316年)的大蝗,大興元年(大興或為太興,元年為318年)的大蝗,永昌元年的大疫(322年),咸和七年的冰雹(332年)……等,凡見之史書之天災,每每使百姓「人相食啖」。

政權的穩定性及強盛性使盛世效應凸顯。強盛帶來穩定,穩定帶來強盛,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作用。如前燕、前秦,最終統一北方的北魏,都有難得的止戈休兵之世,這為百姓的安居樂業提供了最強有力的保障。

早期的胡人其實是很自卑的,非常羨慕漢人生活方式,進入北方後就深受臣服漢人貴族的印象也一定程度漢化了,胡漢貴族間間通過文化影響通婚等方式不斷加深信任之後,事實上胡漢貴族合流了。但是胡漢百姓並沒有合流,胡人平民可以隨意欺負漢人平民(早期實際上是奴隸),漢人貴族雖然胡化了,但是依舊在意識形態上領導漢人平民,隨著胡人的統治逐漸穩固,北方這種統治模式持續了很久,後來由於戰爭的原因,胡人兵員不足了,開始從漢人平民和奴隸中抽調炮灰部隊,雖然胡人廣泛看不起漢人炮灰部隊,但是漢人士兵中那些真正驍勇的人,胡人也是很佩服的,很快就領了胡姓成了新貴族了。北方漢人大體上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其實在北方五胡統治的時候,政治鬥爭的主要方向不是胡漢之別,而是統治集團中的派系之爭。胡漢貴族結成一個個政治實體開始爭權奪利,從開始的五胡興起到鮮卑獨大,大體都是這個模式在不斷內鬥中,漢族貴族到底還是底蘊深厚,靠著家學淵源不斷咱露頭角,不斷掌控基層勢力,和少部分高層勢力。

由於胡人和漢人文化水平發展的巨大差異,胡人們在內侵中原之後,都主動的或者被動進行了漢化,但是由於胡人太過野蠻和北方胡人政權混戰更迭嚴重,這種漢化經常性遭到中斷,往往某些胡人帝王也是尊重儒家知識分子,給予高官厚祿,但是常常是一念之間之後,就對漢人屠戮一孔,比如氐人的前秦王朝,統一北方之後,大興漢文化,可是淝水之戰之後,統一的前秦王朝四分五裂,北方胡人並起,中原又是遍地烽煙,北魏統一北方後,開始重用漢人,其中漢人大族崔浩成為北魏名臣,功勛彪炳,並主修北魏國史,但是一念之間,崔氏一門就被滅門,夷九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明月 的精彩文章:

漢獻帝還健在,劉備為什麼就能稱帝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武松相當於什麼官?來看看

TAG:滄海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