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頂級」的壽宴

那些「頂級」的壽宴

岳飛的孫子岳珂,在《桯史》中記錄了他在擔任公職時,和皇上共進的一頓大餐。時間,瑞慶節,即南宋寧宗趙擴的誕辰;地點,皇城紫辰殿,就是皇上平素召見大臣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其時,金兵正準備出兵犯境,未按慣例派岀使節給寧宗祝壽。趙擴有些鬱悶,得嘞,召集大臣們撮上一頓吧。

這頓皇家壽宴的飯菜質量如何,岳珂沒細說,但是對吃飯過程的描述還算具體。他一大早便趕到紫辰殿的南廊,按官職品級排隊等候。日上三竿之後,見有老戰士手執兩塊漆過油的告示牌登場,上寫八個金色大字:「輒入御廚,流三千里」,警告文武百官不得溜達到御膳房窺探皇上的吃喝。其時老趙家的地盤僅限於江南一隅,若真的被流放三千里,臣子們就得因公出國了。這招確實夠狠的。

待到御廚將皇上的各種餐具備好後,開始上前菜,「侑食首以旋鮮,次暴脯,次羊肉,雖玉食亦然,且一小碟,如今人家海味碟之制。」看起來也就是那麼回事。不過,皇上的餐具倒是挺講究,「合以玳瑁而金花托之」,兩旁還貼有黃紙條,上寫品嘗御膳官員的名字。這樣,一旦萬歲爺餐後龍體不爽,也好追究責任人。等到趙擴落座之後,吃喝儀式正式開始,文武百官要合著樂曲依次向聖上拜壽,還有伶人在一旁湊熱鬧。忙活一陣後,臣子們才能到廊下露天就餐。「廊下設纈褥,置俎於前,有餚核。」據岳珂說,皇家壽宴因戰亂已經七十年未曾開席了,因而十分珍稀,他這才「竊志之」。

宋朝皇帝的誕辰,各有各的說道。新皇帝即位,宰相的第一要務便是率領群臣上表,為其生日定個什麼什麼節,以便舉國同慶。以南宋為例,宋高宗的誕辰為天申節、孝宗為會慶節、光宗為重明節、寧宗為瑞慶節、理宗為天基節、度宗則為乾會節。「聖節」是有期限的,一旦皇上「龍馭上賓」,原有「聖節」即告廢止,由新「聖節」取而代之。退居二線的「聖上」即太上皇,由於屬主動讓位,表現出高風亮節,因而在世期間也還能繼續過「節」,接受大臣們的祝壽。南宋的高宗趙構和孝宗趙春,便屬於這一類。

除特殊時期,皇上過生日時一般都要大宴群臣。吳自牧的《夢粱錄》中便記錄了宋度宗一次壽宴的盛況,地點仍在紫辰殿。殿前先要用彩結搭建好飛龍舞鳳之形的山棚,壽宴開始前,教坊司的樂手要效學百鳥齊鳴,「內外肅然,止聞半空和鳴,鸞風翔集」。然後,文武百官開始依品位高低入座,部級以上在殿上,司局級坐於殿廡間。每位座前,「列環餅、油餅、棗塔為看盤。看盤如用豬、羊、鵝連骨熟肉,並蔥、韭、醋各一碟,三五人共用一桶漿水飯。」

壽宴開始後,先要由朝廷重臣代表同僚向皇上說些吉祥話,然後帶尚書斟酒進獻給皇帝,這杯酒是不能喝的,謂之「看盞」。皇帝接過酒示意大家同飲後,樂隊開始奏樂。樂聲中,文武百官按級別依次向皇帝敬酒祝壽,總共分為九輪。每輪敬酒,都有歌舞助興,有的還要添加雜耍。酒過三巡之後,臣子們桌前陸續送上各種吃食,計有索粉、白肉、胡餅、天仙餅、天平畢羅、乾飯縷肉羹、蓮花肉餅、假黿魚、蜜浮酥捺花、炊羊、胡餅、炙金腸、假沙魚、獨下饅頭、肚羹、水飯等二十多樣,填飽肚子當無問題。

不過,這些都是當時市面上常見的吃食,也無甚高明之處。吃皇上的壽宴得注意禮數,大聲喧嘩、吧唧嘴,固然在被禁之列,就連碗筷也不能弄出聲響,否則宴席糾察——御史便會前來整肅。有人曾寫過出席皇家壽宴的體會:殿侍高高捧盞行,天廚分衡極恩榮。傍筵拜起嘗君賜,不請微聞匙箸聲。

皇家壽宴和其他宴會,無資格者不能參與,有資格者想不參與也不行。北宋神宗趙頊剛即位,御史中丞滕甫便奏了一本,說是「今賜宴而有託詞不至者,甚非恭上之節也。請自今宴設,群臣非大故而實有疾病,無得託詞,仍令御史台察舉」。不赴御宴理應治罪,因為聖上讓臣子享用的並非美食而是「天恩」,就是鼻涕蟲,你也得恭敬領受。

(汪朗,1951年出生於北京,經歷過插隊、當爐前工等磨鍊,1978年考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分到經濟日報社,從事經濟報道30年,曾任多個部門主任、高級編輯,2011年退休。汪朗多年前曾與兩位妹妹合著《老頭兒汪曾琪——我們眼中的父親》。本文原題為《壽宴場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友新朋 的精彩文章:

怎樣避免染髮燙髮產生的傷害?
泡個養生澡吧?這些注意事項千萬要知道!

TAG:老友新朋 |